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海棠山摩崖石刻中的关老爷像及其藏蒙文刻文
  • 沙陀的族源及其早期历史
  • 隋末唐初东突厥与中原势力的关系
  • 古希腊“英雄时代”辨析
  • 伊达拉里亚人起源考
  • The Sogdian Paintings at Afrasyab (Old Samarkand)Concerning Chinese Subjects
  • 吐鲁番出土古代维吾尔文献*
  • 唐代西域的可萨汗国和犹太人入华
  • 夏至战国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过程(论纲)下
  • 西突厥与拜占廷金币的东来
  • 最新热门    
     
    回族与其他一些西北穆斯林民族文字形成史初探—从回回字到“小经”文字

    一.前言
    伊斯兰文化在中国有久远的历史。以唐元以后入华的西域人为主体形成的回回民族中,有相当部分其祖先母语为波斯语。在回回人尚处于从外来移民至新形成的少数民族阶段,波斯语在中国既是一种外语,也是一种少数民族语言,即回回人的共同语。经过数百年与汉民杂处的过程,回回人逐渐接受了汉语作为自己民族的共同语。
    从事回族与中国伊斯兰文化研究的学者多注意到,在日常生活中,直至今日波斯语的一些词汇仍在回回人中使用着,在学术著作中多将它们划入“经堂语”的范围。新近出版的学术著作把“经堂语”解释为“回回等族伊斯兰教经堂解语解经的一种汉语形式宗教语文”,并提出“从起源上说,经堂语不过是通过宗教用语的形式将回回人在语言演变过程中的遗存了下来,因而其语言现象主要是双语制和混合语遗存。”[1]这就是说,“经堂语”中存在大量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的词汇,是回回先民母语底层的反映。
    在当代,回回人除了在“经堂语”中保存了自己的部分母语词汇以外,部分回族与西北的东乡族、与撒拉族人民中还流行着一种用阿拉伯文与波斯文字母为基础拼写的文字。这种文字通常被称为“小经”。多数“小经”读物的语言是汉语。此外在东乡族中还流行东乡语“小经”。东乡人把用波斯文、阿拉伯文字母拼写的“小经”称为tuxua qiaodin,即汉语“土话小经”的音译。东乡族的“小经”是在回族“消经”文字的强烈影响和启发下产生的。[2]
    实际上,这种文字至今没有统一的名称。这种文字的名称写法不一。在多数情况下被称为“小经”。如在作者收集到的经堂教育用书油印本《回教必遵-小经释意中阿对照》,《小经东热岁黑乃》,影印本《穆民教诲(小经)》,《小经<古兰>》等。[3]
    “小经”又称为“消经”。“消经”的名称亦见于不少穆斯林民间出版物。如笔者收集到的经常教育用书油印本《中文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