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日本魏晋隋唐史研究的新成就
  • 2003年国内辽夏金史研究综述
  • “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 克孜尔石窟考察与研究世纪回眸
  • 唐代摩尼教史研究综述
  • 嚈哒人的体貌
  • 《辽史》说略
  • 唐朝对河北地区的经营及其变化
  • 2000-2002年的中亚史研究综述
  • 20世纪黎轩、条支和大秦研究述评
  • 最新热门    
     
    东亚译语考——兼论元明与朝鲜时代译语之演变

      在世界文化史上,东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长期以来,东亚各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离不开兼通双方语言或多种语言的翻译人材。“象胥”、“译”、“典客”、“舌人”、“译官”、“译语”、“通事”等,均指历代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国家交往时,负责传译的人员。同样,口译人员也普遍存在于东亚诸族中。东亚诸族中深受汉文化影响的朝鲜半岛、日本也使用“译语”这一术语。
      考诸文献“译语”这一术语,在东亚诸国史籍中含义有三,一是指充当翻译的口译人员;二是指翻译之事;三是指互译语言[1]。唐代,大量日本人进入中原学习,日本人习称遣唐使时代。这一时期,日本、渤海、新罗等东亚国家的职官制度深受唐制影响。政府中亦设有“译语”之职。到了元明时期,随着编撰“至元译语”、“华夷译语”等多种对译辞书的出现,“译语”作为口译人员的涵义逐渐消失,只保留了互译之事和对译语汇这两种意义。但同一时期的高丽则不同,据《高丽史》记载,在高丽“译语”仍指口译人员。朝鲜王朝受明、清影响较深,也编撰了许多他国语和朝鲜谚文对译语汇。本文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中国和朝鲜半岛为中心,考就东亚“译语”自唐宋、高丽时期主要指口译人员,到元明朝鲜时代,主要用来指他国语和本国语的对译语汇的演变过程。

    一“译语”一词的由来

      “译语”作为口译官,在东亚诸国中普遍存在,考究其渊源是十分重要的。
      (一)《礼记·王制》篇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2]。这是中国最早有关口译人员称呼的记载。由此可知,周与四夷交往时,对通东、南、西、北四方周边民族语言的人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