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从炎帝传说研究早期中华
湖南泛炎帝文化遗址旅游
梁武帝是被活活饿死的
最新热门    
 
炎帝是沿江河拓展农耕的汉族先民首领

时间:2009-7-24 13:46:17  来源:不详
,炎帝以“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就说明了,以炎帝为首的汉族先民中的农耕者,随着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以定居农耕者的生产和生活需要,随继产生了供社会物品交流和贸易兴盛所需的市场。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又必将推动和促进了汉族先民农耕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

此外,炎帝还“作弦琴”,发明“神农琴”。这反映了炎帝神农氏时期,汉族先民在生产劳动之际,创造音乐,以匡正天下。炎帝神农氏“作蜡祭”,说明汉族先民中的定居农耕者,已有了依据农业生产规律而确定的年节。神农氏“制针灸,作巫方”,尤其是广为流传的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表明了汉族先民在炎帝时,通过生产和生活实践,逐步懂得并掌握了医药和治疗,有力的保障了汉族先民的体质健康。特别是神农“重八卦,为六十四爻”,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推动了古代华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2、炎帝神农氏的拓展农耕

随着炎帝部族的汉族先民农耕生产发展,特别是农耕者对农田的需要,必然导致以炎为首的汉族先民,不断向外寻求新的耕地。于是,炎帝神农氏率农耕者向各地的拓耕,就出现了在古代华夏的传说中,许多地方都有炎帝神农氏的活动史迹。

如果从文献记载来看,炎帝率领一支汉族先民从姜水流域出发后,沿江河流域大致的迁涉路线是,“初都陈,后居曲阜”,“崩葬长沙”。这就反映了,以炎帝为首的一支汉族先民,从姜水流域出发,沿着渭水、黄河等大河,向着东方拓展农耕。还有一支以炎帝为首的汉族先民,则是从姜水流域出发,沿着汉水进入长江流域,向东南地区,或者其它方向进行拓耕的。

 炎帝率领汉族先民的一支农耕者,从姜水流域向东沿着大河发展农耕文化。炎帝“初都陈”,陈大约在今河南淮阳和安徽亳县之间,现在淮阳还存有神农井遗址。“后居曲阜”,曲阜在今黄河下游的山东省境内。反映炎帝神农氏之时,汉族先民的农耕文化,已经发展了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华夏文献还记载了炎帝“崩葬长沙”。长沙则已远至长江流域的中国南方地区。历史上秦汉时期所置的长沙郡,辖境包括今湖南和广东、广西北部,这就反映出传说时代,有一支以炎帝为首的汉族先民,已经沿着沟通长江和黄河的水系,拓耕到了中国南方的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


三、        炎帝和汉族的多元起源


在人类文明史上,汉族先民一直是以独步于时的农耕文化而闻名于世的。然而,从汉族将炎帝和黄帝并列为自己的始祖来看,无可置疑地折射和证明了,传说时代沿江河流域拓展农耕的汉族先民,是在与从游牧或半游牧转入农耕定居的汉族先民,通过在华夏大地上互相碰撞、交融和实现农耕化的途径,同时完成了族体和血系上的交融,才铸成了以炎帝和黄帝为代表的,古代华夏民族的融合为一体。所以,汉族先民中最早的农耕者首领炎帝,在汉族族体的形成和多元起源上,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炎帝实际上代表的是汉族先民所经历的一个历史发展时期。对于炎帝所代表的历史发展时期,既可看作是汉族先民最早的农耕阶段,又可看作是汉族先民初始的社会阶段。炎帝所经历的具体时间,在古代华夏文献记述上是大同略微的。

《春秋命历序》记载了炎帝神农氏:“传八世,合为五百二十岁。”《帝王世纪》则云:“炎帝……生帝临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厘,次帝哀,次帝榆罔,凡合五百三十年。”而《史记·补三皇本记》又提出,炎帝“立一百二十年,崩葬长沙……之子曰柱,亦曰厉山氏,〈礼〉曰:‘厉山氏之有天下,’是也。神农纳奔水氏之女曰听詙为妃,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厘,厘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轩辕氏兴焉。”

炎帝时期的汉族先民所经历的时间大约为五六百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在这段历史时期中,炎帝率领汉族先民不断的拓耕,遂使他们的足迹遍布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炎帝子孙在华夏宜农地区的垦殖滋息,在古代华夏传说中主要反映为,烈山、共工、四岳、台骀等四支炎帝后裔的迁移和分布。〔2〕沿江河流域迁徙拓耕炎帝后裔,在各宜耕地区开垦生息的同时,以自己稳定发展的农耕文化,与当地的原住民,或从游牧、半游牧地区进入宜耕地区的居民互相交融,并且在互相交融彼此汲取过程中,完成古代华夏民放的农耕化。

传说时代以炎帝的代表的、沿江河流域发展农耕文化的汉族先民,也就是在与其他族体发生接触和交融中,实现了汉族多元起源的族体的形成。

1、      &n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