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丝绸之路有海陆之分
最新热门    
 
从海陆变迁看浙东沿海新石器早期遗址的形成背景

时间:2009-7-24 13:54:11  来源:不详
    近年来,在浙江东部杭州湾一带连续发现了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包括萧山跨湖桥、下孙、浦江上山、嵊州小黄山等。这些遗址已测定的年代大都落在距今8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但文化面貌与已知的长江下游新石器文化有所不同,有些还呈现出看似进步的特征,因而引起学界很多人的关注。最近,张之恒先生通过与相关遗存的比较分析,认为嵊州小黄山遗址应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前段,已测年代数据显偏高,不应采用。并连带提出,杭州湾南北的宁绍平原和嘉兴一带“由于受全新世前期海侵的影响,在距今9000~8000年前不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没有可能发现距今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见本报2006年2月17日7版)查阅各种地学资料,我们不能同意这一观点,以下就此提出粗浅看

    一、全新世前期的海陆变迁
 
    在更新世晚期,由于冰川气候的强烈影响,我国东部沿海海面普遍下降,造成黄海全部和部分东海陆架裸露成为陆地。此后随着冰期结束气候迅速回暖,海平面急剧上升进入海浸期,其间曾有几次间歇性停顿,形成几级明显的水下阶地和埋藏贝壳堤、潟湖、泥炭沼泽、河道、三角洲、海滩等,这是对黄渤海陆架地貌的最新一次大规模塑造。根据冲绳海槽西侧水深155米海底贝壳堤的14C测年数据14780 ± 700年,地学界一般认为,距今15000年前后我国东部沿海的海岸线约在现今水深150—160米附近。对海浸期的地质遗迹也获得了多个14C年代数据,如水深112米处陆架和三角洲的年代为距今12400 ± 500年和11300 ± 500年,水深64米和63米处三角洲的年代为10000 ± 600年和8640 ± 100年,水深56米处泥炭沼泽和海滩的年代为12400 ± 200年和11340 ± 550年等。依据这些地质遗迹和测年数据,地学界关于黄海和东海全新世早期的海岸线位置主要有两种观点,或认为距今12000年的海岸线应在现今水深100~110米附近,距今10000年应在水深50~60米;或认为距今14000年的海岸线在水深100~110米附近,距今12000年在水深50~60米。总之,海岸尚在现今海面以下,当时的长江三角洲尚在现代以东数百公里。(如图)
 
    关于海岸线何时抵达现代位置,萧山跨湖桥、下孙等遗址的最新发现提供了重要证据。根据初步的发掘报道,下孙遗址的文化层被厚达4米的海相淤泥直接覆盖,这层海相堆积的最上部发现密集的海生生物遗骸,包括中国绿螂、藤壶等。另外还有发生干旱的迹象。因此,发掘者认为遗址的废弃由于干旱与海侵造成的,并注意到藤壶蛀穿遗址木构建筑的现象,认为遗址废弃的时间距离海侵不远。该遗址出土木头标本已测定的2个年代数据均在公前5800~5700年左右(经树轮校正),所以把海水淹没遗址的时间推定在距今7500年前后可能是比较适宜的,比发掘者推测的距今7000年之际略早。我们从灰坑中出土较多的鱼类、贝类遗骸还能看出,遗址使用期间应距海岸不远。该遗址现今海拔在0米以下,其南约2公里的跨湖桥遗址地势稍高,也被厚达4米的海相淤泥覆盖,测年也和下孙一致,所以可以推测,长江三角洲在距今7500年前后海面始达海拔0米附近,即现今海岸位置。再联系上述全新世早期的海陆变迁过程,可知距今7500年以前海岸尚在现今海面以下,海侵尚未对现今沿海地带造成明显影响。因此,张之恒先生认为杭州湾一带在全新世前期已受到海侵影响的观点是值得商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