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试论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
试论民族因素对苏联调停
试论冯友兰的“释古”
试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
试论中西方上古社会的平
试论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
试论顾颉刚先生的疑古思
试论唐武宗灭佛的原因
试论明代的州县吏治
最新热门    
 
试论周恩来的人格精神

时间:2009-7-24 13:56:20  来源:不详
然后交有关部门处理。外宾送给他的礼品,也如数交礼宾司,自己从不留下一样。 
     大家都记得周恩来晚年胸前一直佩戴的“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这就是他一生只讲奉献,从不索取,把个人有限生命完全溶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的伟大人格和高尚情操的真实写照。今天,我们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正是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革命事业的继续。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革命干部,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应继承先辈们所开创的事业,继承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的事业就能无往而不胜。 

    四、周恩来的人格精神,还体现在他那出众智慧、临危不乱,多谋善断的非凡决策和指挥能力上 
     翻开中国革命的史册,在每一个重大斗争回合中,周恩来都是力挽狂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周恩来在重大决策活动中不仅能够慎重稳妥地进行决断,而且还善于在极其复杂而又微妙的事态中驾驭事态的变化,显示了丰富的决策经验和临危不乱的决策胆略。 
    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举行的有29个亚非国家参加的会议上,由于帝国主义的煽风点火,会议一开始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倾向、两种不同的路线。有的人在会上提出所谓“共产主义威胁”、所谓“颠覆活动”以及宗教信仰等问题,矛盾实际上指向中国,会议气氛一度相当紧张。周恩来洞察帝国主义的阴谋,坚信团结反帝是亚非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团结绝大多数与会代表,力排帝国主义对会议的干扰,调解某些与会国之间的分歧。4月19日轮到中国发言。周恩来在发言中指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周恩来又指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还以确凿的事实和有力的论据,令人信服地回答了所谓中国没有宗教自由、中国进行“颠覆活动”的问题。周恩来表示欢迎所有与会代表亲自到中国参观,特别是到中国东南沿海和边境省份参观。周恩来最后热情地呼吁:“让我们亚非国家团结起来,为亚非会议的成功努力吧!”周恩来的发言博得亚非各发展中国家的称道。他所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进步人类的普遍支持。在发展中国家团结战斗的历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1971年“9·13”事件发生,林彪等人的阴谋败露后慌忙要坐三叉戟专机叛逃,周恩来获悉后,立即下达了限制飞机起飞的命令。当林彪等人强行坐机逃跑后,周恩来立即向毛泽东汇报,向全国下达了禁空令,将黄永胜、吴法宪作了控制,令李德生前往空军作战室进行指挥。当叛机在向蒙古方向逃窜,飞出国境后,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在京的政治局委员会议,通报夜间发生的情况,说明了应付万一的准备。第二天,边防部队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14日下午,周恩来获悉三叉戟飞机坠毁于蒙古温都尔汗附近。此时,周恩来已经连续50多个小时没有休息。他在风云突变,斗争深入的复杂情况下,以其卓越的决策智慧临机决断、巧妙制敌,使全国避免了一场内乱。 
    五、周恩来的人格精神还体现在务实求真,明达磊落,睿智超群的气度,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不争功不诿过的自谦品德上 
   凡是和周恩来一起工作过的同志都深切体会到,他不仅是一位平易近人,可敬可亲的领导,而且是一位细心体贴、无微不至的长者。抗战时期,一批同志跟随周恩来从莫斯科回国。一到兰州,他不仅在政治上一再对大家作了耐心的关照,在人身安全上作了细致的布置,而且连一些生活上的细小事宜,也都一一考虑到了。正是从一句话、一件小事上,大家感受到了周恩来那炽热的情感,无私的心。所以,当他们顺利到达延安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