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樊远庆等:追求止于至善的历史课

时间:2009-10-18 17:10:32  来源:樊远庆
 

 

追求止于至善的历史课堂

读《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有感

 

樊远庆 李艳梅

 

 

历史课堂教学,是历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历史新课程视野下,课堂教学的技能训练显得尤为重要。不管是即将步入教师岗位的历史专业的师范生,还是已经从事历史教学的中学教师,都需要在技能训练方面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近日,由何成刚主编,陈亚东、夏辉辉副主编的《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一书(以下简称《技能训练》),正是在当代历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对这一问题作出的可贵尝试。总体说来,《技能训练》一书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特点。

 

 



 

一、   资料搜集与理论分析相统一

 

《技能训练》的编写者,由历史学与教育学博士、优秀一线历史教师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得他们在理论与实践上达到了高度的结合。历史课堂教学,需要丰富和翔实的史料作为教师讲解历史知识、渗透历史思维的主要载体。在《技能训练》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搜集典型案例和史料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本书中,每章的“案例节录”、“拓展链接”等环节都含有大量的材料。据粗略统计,仅在第五章中,“案例节录”便多达20处。这些案例,“具有相当的原创性,许多都来源于课改实验区的优秀案例,视角独特,剖析深入,启发性大”(前言)。在材料来源上,既有新近出版的历史教育方面的专著,如朱汉国主编的《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初中历史》、赵亚夫主编的《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等,也有发表在高水平专业期刊(如《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的论文,还有不少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资源,如“中国历史课程网”等。广泛的资料来源,为课堂教学技能的细致解剖提供了可能。

 

本书的作者并非仅仅满足于罗列资料,而是站在理论的高度,对所列材料进行深入分析,体现出作者对新课标的准确把握和对史料的深入理解。以教学情景的应用原则为例,在讲述“内容真实”的原则时,作者选择了夏辉辉以Google搜索新闻的形式设计的“《中国报道——1915-1919新文化运动》情境的应用”这一案例。在案例之后,作者对此做了针对性地分析,指出:“老师用虚拟的形式,将真实的历史事件编辑成新闻报道,从而更好也更有趣地揭示出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既没有脱离历史的真实,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实在是难能可贵。”(121页)在这里,作者对材料所作的分析,对于读者理解编写者的旨趣,准确把握“内容真实”这一原则有积极意义。

 

分析是对史实与史料的解读,其作用是简单地堆积材料所无法取代的。因而,善于分析,是历史教学的较高层次。《技能训练》在材料搜集和理论分析上的有效融合,成为本书质量的重要条件。

 

二、   倡导教学与研究相统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不仅承担教学的任务,教师还需要进行科学研究。《技能训练》是一本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的参考书,在编纂思想上,是为历史教师服务的。这一目标,反映到本书的编写上,是它紧紧围绕着“技能”而展开,从而使其生命力与教学技能的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本不能切实提高教学技能的参考书,是不可能得到教师认可的。本书编者是明确地意识到了这一点的。这从本书的章节结构和内容安排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任何一门艺术都需要熟练的技能作基础。历史教学也是如此。读者不难发现,在本书中,“策略”、“技术”、“艺术”、“应用”、“处理”、“设计”等词汇的出现频率是很高的。它们的相通之处,便是突出了“技能”的核心价值,体现了“技能”的内在要求。

 

在《技能训练》的十章中,第三章“历史课堂教学的环节处理”、第五章“历史课堂情境的创设”、第六章“历史课堂中的提问和讨论”和第七章“历史课堂中的影视教学”、第九章“高中新课程的专题教学技能”等集中探讨了历史教学的几项主要技能。这些技能既是当前历史课堂教学技能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一堂历史课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每一位老师都有他自己的教学特点,在策略的选择上也就有着很大的差别。然而,“技能”对于每一位历史教师来说,又是多多益善的。《技能训练》一书,在技能的多样性和教学手段的多元化的总结方面,不能不说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的。

 

这里,我们不妨选取“历史课堂教学的环节处理”一章为研究的个案。作者这样写道:“历史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环节巧妙勾连起来的,其教学的艺术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导入、过渡和结课三个环节的教学技能技巧无疑是整个课堂教学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44页)在介绍导入的方法时,作者总结了“直问导入法”、“温故知新法”、“质疑启发法”、“设置悬念法”、“格言导入法”、“视频导入法”等十八种具体方法。不仅如此,书中还提出“针对性”、“启发性”、“简洁性”等明确要求。当讲述结课的艺术时,书中概括了“归纳总结法”、“首尾呼应法”、“承上启下法”、“延伸拓展法”、“讨论补充法”等十种方法,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这些对于拓展历史教师的教学技能,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类似的例子,在书中还有不少。应当说,本书在突出“技能”,服务教学方面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应当注意的是,《技能训练》的作者,在以教学为首要任务的同时,提出了教师应当“提高史学素养”这一命题。正如书中所写的那样:“只要把教材吃透就可以无忧地端好历史教师这碗饭的时代随着新课改的来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面对新课标与多版新教材,只有打下深厚的史学学术功底和历史教育功底才能做一个新时代合格的历史教师。”(14页)这种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自觉意识,是非常鲜明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现实需要,研究型教师成为时代的呼唤!”(219页)这种自觉,来源于丰富的教学经验,是作者多年教学的心得,也源于深厚的理论素养。教师教学既要依据教材,又要超越教材。而超越的基础,就是扎实的史学修养。教学与研究,不但不应是分离的,相反应当是相得益彰的。教师既要研究教法学法,也应当研读高水平的史学著作,包括通史、断代史和专门史等领域的历史著作。在这方面,《技能训练》一书已经为我们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与要求。

 

三、   反思与提高相统一

 

历史学是一门反思的学科。历史教学的技能需要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作为一本教师参考用书,《技能训练》主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是教师以一定的教育教学原则为指导,以自身的教学活动作为考查的主要对象,理性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和自身素养的过程。”(220页)书中对教学反思的这一定义,可以说抓住了反思的精神。从这个角度来讲,本书的设计和编写,符合心理学家林崇德所说的“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这一理论。

 

就这本《技能训练》而言,在反思的自觉意识上是极为突出的。首先,本书的每一节几乎都包含“实践中的问题”这一单元。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将这些单元知识联系起来,可以看作是对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多种问题的总体盘点和清理,是对目前历史教师提高教学技能迫切性的有力论证。如批评影视教学中的问题,指出“片段与教学主体脱节”、“片段使用效益停留表层”。这些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点评教师提问中的弊病时,认为设问的封闭性、难度的不合理、以论带史、不加引导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书针砭教学中的弊病,并非有意批评目前的历史课堂教育,而是旨在反思,着眼于如何针对问题作出改进,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其次,本书以“历史教学的反思和研究”一章结尾,事实上透露出编者的匠心独运——在反思中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与研究中提高。对此,《技能训练》提出了不少引人瞩目的观点,如认为:“大多数教师对反思的理解限于对教学过程或收获得失的回顾和经验总结,其实反思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思’,更在于‘反’。‘反’一个意思在于‘返回去’寻找观念的根据,另一个意思在于‘跳出来’思考自己的行为和观念”(224页)。作者从“观念”上论述反思的重要意义,对教师的反思方向作了指导,给人深刻的印象。关于说课、听课、评课的讲解,其中心思想也是在反思中追求提高。饶有兴味的是,作者在本章的三节中仍然设置了“实践中的问题”一目,指出反思不仅仅是“问题反思”,也不等于追求完美。如果说,历史教师的教学反思是对教师的第一层追问的话,那么,历史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则是对教师反思的再反思,是更深刻、更高境界的探索。在这连续不断的反思中,教师的技能得到了提升。我们相信,这样的反思方式,会给历史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气象,包括教师教学理念的及时更新和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改进。

 

《技能训练》在探索历史教学技能方面提出了不少颇有新意的观点。这正是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之所在。然而,毋庸讳言,本书虽论述了历史课堂中的若干主要教学技能,但在某些环节上,仍然留下了可以继续研究和讨论的空间。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沙田中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