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杭义寿:小论文:从课外走进课内

时间:2009-10-18 17:10:56  来源:杭义寿
 

小论文:从课外走进课内

 
杭义寿


内容摘要:本文是笔者对历时两年多的教改实验的初步总结。在教学实践中把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作为“三维目标”的载体,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互动,形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的统一。其主旨在于由“分数至上”转向追求“分数之上”,跳出分数,超越高考,使历史教学回归到“有生命”、“有情感”和“有生活”的常态。历史小论文的尝试从课外引入课内,直至进入高三试题,这体现了教改的循序渐进与尝试的艰难。本文从学生的阅读、置疑、选题、立意、提纲、成文,到老师的指导、选材、命题、阅卷、点评等程序的探索也具有可操作性。
 

关键词:新课标、小论文、三维目标、学生发展

旧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虽然在教学目的方面也有相关要求,但局限于知识要求具体、能力要求泛化、情感目标缺位。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则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和规定了高中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即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从教学大纲变为课程标准,把教学目的改为教学目标,这不是简单的更换概念,而是把知识与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明确提出,同时把政治思想教育拓展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从而实现历史教学中知识学习、能力提高、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的有机统一。两年多的新课改实践,围绕“三维目标”不断的思考、探索,在寻求的诸多途径与方法中,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不失为一种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载体。
 

●  问题的背景

2003年上海高考历史已经开始写小论文了,分值30分,这是03年上海历史试卷最大的变化。完全开放性的命题,着力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对历史的感悟。同年我从《历史教学》上了解到,美国从小学开始就要求学生按要求查文献,写论文。反思自己的教学,学生除了能考高分外,对治史的规范要求毫无所知。受上海试卷与美国教学的启发,我开始了让学生在课外学写历史小论文的最初尝试。04年春应聘到外校,因对广东高考不了解,只好停止了这一尝试。


2004年7月参加了广州市教研室组织的历史新课标新教材培训会,这对我触动很大。在大会分组讨论时经常听到不少老师对新课程的抱怨和不满。在听了专家、学者的报告后,我觉得教材一下子全变了,谁都会暂时感到无所适从,况且新教材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如教材“形变”多于“质变”、专业化与成人化的倾向严重。但是,发现问题后只去发牢骚是毫无价值的。新课程,既然是处于试验阶段,问题肯定是不会少的。问题的关键不在问题本身,而在于我们对问题的态度。是牢骚满腹?是徘徊观望?还是不断探索?这完全取决于各人的选择。消极的态度,则会停滞不前、落后于人;积极的态度,则会抓住机遇、赢得主动。当然,有些问题的确需要上面解决,如不成熟的教材需要专家学者的不断完善,但更多的是要我们一线老师在实践中探索和积累经验。


2005年《现代时报》报道:中国足球队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国足在参观时,不鞠躬,不默哀,还有两名队员不该笑却嬉笑。作为历史教师看到这则报道心里是何滋味呢?即使是愤怒也不算为过吧。但冷静地想想,这与我们的历史教学有无关系呢?再看看校园里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呢?由此,我想到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历史?虽然每天都面对它,但我们从来没有认真地思考过。


我们经常告诉学生:历史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留下的脚印,需要后人来解读;历史是一种崇高的灵魂,更是一种精神;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使人明智。

然而学生会这样告诉你:历史是年代、地名、人名;历史是原因、过程、影响;历史是记忆、记忆、再记忆;历史就是背多分。


历史课到了这般地步,是学生的可悲,更是教师的可怜。是谁扭曲了历史?是谁使历史变得干瘦如柴,毫无情趣?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分数至上使本应当是“有思想”、“有情感”和“有生活”的历史失去了它所固有的精神、文化、智慧与情感,而变成一堆毫无意义的僵死的东西,把原本“活生生”的历史抽去了灵魂而变得“死气沉沉”。难怪许多学生从小就对历史产生了抵触情绪。我们可问过学生,在各门课程中最喜欢历史的有多少?再看看每年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历史专业的又有几人?现在要反思的已不仅仅是高分低能,更该反思的是高分而不会做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反观“国足”们的表现也就见“奇”不“怪”了。两年多的新课改使实验区的历史教学的确改观不小,但穿旧鞋走新路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虽然“情感目标缺位”的现象有所变化,但更多的还是贴标签式的教育;书上写的、老师说的并没有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因此,我从05年开始又继续进行历史小论文训练的尝试,以寻求三维目标实现的有效载体,从而为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提供平台。
 

   
●  课外的尝试

   
《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历史教学应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这一切的起点应该是学生能够发现问题。由于长期以来的“你教我学、你说我听”,学生已提不出问题,没有了问题意识。为此,我用“问号式”教学取代了“句号式”教学,特别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提出问题是自觉探究的开始,也是学写历史小论文的基础。


如学完辛亥革命后,我让学生围绕孙中山的评价学写历史小论文。我指导学生在总课题下选择“子课题”时,切口要小,不宜大而全,最好针对一种观点加以论述。由于小论文的写作安排在周末回家进行,我仅从方法上进行指点:


(一)选题:观点要明确。要从不同角度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

(二)素材:围绕主题查找资料,提炼加工。

(三)提纲:围绕主题编拟提纲,做到层次分明,论据清楚。

 (四)成文:做到观点与材料统一,史论结合。


学生自选的子课题丰富多彩,其中多数同学选择的是:第一,孙中山把毕生的精力全部献给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你认为“国父”毕生最大的追求到底是什么呢? 第二,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不断激励后人奋勇前进!你觉得“中山精神”对你启发最深、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呢?


同样的子课题同样的材料从不同的视角思考可以做不同的文章,关键是理解材料、独立思考,立论有据、自圆其说。如同样选择第一子课题的柴品卉同学和温雅同学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和平统一;走向共和。梁剑帆同学与曾佳阳同学面对第二个问题也是不一样的回答:屡败屡战,愈战愈勇的精神;个人前途与民族命运紧密联系的精神。


批阅学生小论文与批改历史问答题的感觉真是太不一样了。有的开头精彩,有的条理清楚,有的论证严密,有的论据典型,有的结尾富有启发性,有的文字优美,有的语言流畅,而更多的是以鲜明的时代感、责任感、使命感而令你感动。
柴品卉同学在《国父最大的追求——和平统一》一文中的开头如是说:和平统一是孙中山投身革命、愈挫愈勇的精神动力。虽然他一生充满了血与火,但他从辛亥革命后就力主和平统一,减少内乱。北京政变后,他虽然重病缠身,但毅然抱病北上,争取和平统一。


温雅同学在《国父最大的追求——走向共和》一文中结尾如是说:封建专制是影响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导致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源。因此,推翻专制实现共和成为“国父”毕生最大的追求。
  

梁剑帆同学的《屡败屡战不是败》论据典型:从1895至1911年,孙中山十次起义,都以失败告终。屡败屡战显示的是勇气与坚强,而不是失败;屡败屡战,斗志更强。


 

学习历史不仅要明白她是怎样走过来的,还要弄清她将走向何处,这就是历史与现实的互动。互动的关键是强烈的时代使命感这一灵魂。只有它才能在历史与现实以及未来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信息通道。历史小论文的撰写促进了学生理解历史演变,感悟社会发展,促进了学生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与交流。我在阅读《从救人到救国》一文时真切地感受到了学生历史使命感的萌动。


曾佳阳同学《从救人到救国》一文的结尾充满了鲜明的时代感、责任感、使命感:孙中山这位医学博士,本想救人,却走上救国之路。我认为学习“中山精神”首先要有崇高的理想,才会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要把个人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在中学时代我们就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勤奋学习,为将来更好地投身现代化建设事业练就过硬的本领。


学生的精彩文章摆脱了太多的教条主义与条条框框的束缚。这里没有标准答案,没有是与非,没有对与错,没有僵化的定势思维;只有智慧的火花,只有开放的思维,只有个性的飞扬,只有独立的体验、思考与感受。
 

 

 

   
●  考试的变革

历史小论文的教学之所以局限于课外的尝试,根源于“分数至上”的影响。高三教学更关心新课标的高考怎么考。你怎么考,我就怎么教,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时至今日,依然只有上海高考考查了历史小论文的写作能力。高考指挥棒决定了谁也不会轻意把历史小论文引入高三的正式考试。虽然我们经常对学生说,不要太看重分数,但我们老师、我们各级教育部门甚至包括整个社会往往把学生的分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不要太看重平时的分数,容易做到;但要不看重高考的分数,即使在新课程实验区也是不可能的。高考分数对学生、老师、学校有多大的影响,它对新课改的影响就有多大。现在社会对学校的评估,学校对老师的评价,高考对人才的选拔,其主要依据除了分数,又能是什么?


追求“分数至上”是人们对现实做出的本能的回应和无奈的选择,而跳出分数,超越高考,追求“分数之上”应该成为我们对教育理想的追寻!老师如何教,学生就如何学,要转变,首先是老师转变。从2006年起,我们把历史小论文引入高三的正式考试。随着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以来,校园里很快掀起了“大国崛起”热。我也不失时机地将其解说词引入历史课堂,因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当然也是考试资源。在高三月考中我出的最后一题是:


以历史与现实的眼光阅读与理解《大国崛起》中的几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

注意:

1、必须联系历史史实论述。

2、应突出主题,并涉及本题提供的两则以上的材料,不要泛泛而谈。

3、题目自拟。要求:主题明确,史实清楚,逻辑性强,表述流畅,有独特见解。


材料1: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一剧中,有“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这样的台词,但这并没有影响伊丽莎白女王坐在包厢里看戏。


材料2:牛顿去世,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里一向是王公贵族的墓地,牛顿成为第一个安息在此的科学家。


材料3:一次英国首相皮特对《国富论》作者亚当·斯密说:“博士,您不坐,我们是不会坐下的,哪里有学生不为老师让座的呢?”。


材料4:先贤祠,被称为法兰西思想和精神的圣地。两百多年来先后安葬在先贤祠的72人中,有思想家、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其中仅有11人是政治家。


材料5:战胜法国并俘虏法国皇帝的元帅毛奇就曾经说过:“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
  

材料6: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材料7: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


附:阅卷时从以下四方面分层次给分:

(1)选题:题论相符,确切明了;题论基本相符,不够确切。

(2)史论: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与论分离;史论不符。

(3)观点:能够突出某一主题;尚能突出某一主题;主题不清。

(4)文字:文字通顺;文字较通顺;文字散乱。


面对同一组材料,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就会有不同的解释。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不会把教材中的“结论”当成绝对的教条。以下论题体现了学生对材料富有个性的解读:
曲昕《看大国崛起之路,开科教发展之河》;邓岚岚《大国崛起之路照亮了中国》;陈曦《曙光到来的原因》;欧然《文化崛起》;侍莹莹《强大源于自由》;伍嘉欣《靠知识走上大国之路》;陈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钟浩《崛起的背后》;曾钊倩《思考——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梁琪嘉《思想解放蕴含巨大的潜能》;康路《思想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李素荣《文化对国家的影响》;张慧《中国,路在何方?》;周欣宜《大国盛兴之奥秘》;李璐茜《第一生产力》;于彬《经济的推动力》;刘芷颖《日不落帝国“不落”的原因》等等。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传递信息的重要部分。以上大多数题目做到了醒目、舒畅、简洁、别致。有的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有的富有个性,能抓住人的视线,使人观其题便欲睹其文。
   

由于这类试题通常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在讲评时把写得较好的欧然同学的《文化崛起》一文作为范文进行点评,从而对全班进行方法指导。
       

附:原文兼点评

                         
《文化崛起》
 
(点评:主题突出,观点鲜明,比较准确地把握了材料信息。)

在科技进步,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化理应受到各国的重视。只有经济而没有文化的民族将会是一只气球,升高却最终爆炸。

(点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当英国女王宽容莎士比亚时,一个大国的崛起已成定局。开明的态度不仅有利于艺术的繁荣,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没有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警醒,欧洲就走不出中世纪的迷雾。体现整个法国对文化尊崇的法兰西先贤祠,造就的不仅是伟大的文化,更是伟大的民族。德国洪堡大学的2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更让人震撼于文化的力量。为什么战后德国只用了20年就从废墟中重新崛起?因为文化是不会毁灭的。

(点评:在上段点题的基础上,紧扣材料与相关史实论证观点,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中国,路在何方?中国要和平崛起靠什么?历史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要落后,一打就垮;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

(点评:从理论上论证自己的观点。)


世界大国的崛起告诉我们,中国的崛起离不开文化,文化的崛起与经济政治同等重要。普及教育,创新科技,推广文化才能为强盛奠基。中国人沉浸在大唐盛世的迷梦中太久了,现在该创造一个崭新的崛起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崛起。

 (点评:中外联系,历史与现实互动,进一步升华主题。)
 

阅卷感言:这些文字,出自教材或老师之口与源于学生之心的自然流出,其效果肯定是不同的。在这里,历史不再是空洞的、抽象的、苍白的说教;它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的统一;它是学生用心灵对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理性思考;是学生对祖国和人类的真诚关注;是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将沉睡的历史激活,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感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这种内在的动力才是持久的、可持续的。学生赋予历史以灵魂和现实的思考,必将点燃内在的热情,激发高昂的斗志。这种内化的心灵感悟比空洞的说教好过千倍,胜过万倍!

 

  
●  永远的逗号

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老师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的需要,也就是为学生的发展营造宽松的氛围、搭建成长的舞台、寻求有效的载体、提供表现的平台。历史小论文可能不是实现三维目标最好的、更不可能是唯一的载体,但实践证明它是有效的载体之一。不管寻求怎样的平台,我们都应该立足于课堂教学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在历史的天空中翱翔,让他们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中亲身体验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学生听一千次不如亲身体验一次,教给学生思想,不如让他们在探索中求得真知”,这是我从历史小论文教学中获得的最大的感受。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让我明白了许多,改变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学生成长的过程,也是老师提高的过程。在教育改革日新月异的今天,任何教学方法只能够借鉴而不可以复制。同样我们也不能把自己今天的教法复制到明天。我们可以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但不能形成僵化的教学模式。要想使自己的教学越来越接近新课程的精神,越来越接近学生的需求,我们只能选择永远处于研究状态下的工作。
   
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这仅仅是我在教改中迈出的第一步。在新的征程上,将永远没有句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