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赵克礼:历史与历史知识

时间:2009-10-18 17:13:07  来源:赵克礼
 


赵克礼老师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22/151403/index.shtml

 

 

历史与历史知识 
 

我曾经多次问过中学历史老师:“我们给学生教的是什么?”很多人不加思索地回答我:“历史!”我再问:“我们教得真的是‘历史’吗?”很多人开始踌躇,不再理直气壮地回答。我说:“去年我们历史文化学院要求大一学生,必须在网上相互交流大学一年的收获,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感慨‘上大学后,才知道中学时代的历史老师都在骗我们’,不知各位历史老师有何感想?”老师忿忿不平,众说纷纭。
   

很久以来,我们都认为历史教材所表述的、历史老师所讲的,都是历史。因此,我们便信誓旦旦地讲:这是真理!并要求学生认认真真地去理解和记忆就行了。对此,我们已经习惯了,也心安理得了。
   

那么,“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人类活动中已经发生过的、不可再现的往事。这是由物质世界存在的方式之一——时间的特性决定的。“历史”必然地要发生在一定的时间之中,而时间则具有只能向前发展的一维性特征。既然历史不可再现,我们教给学生的,就不是历史,而只能是后来人对已经发生过的“历史”的认识与表述,换句话说,是“历史知识”。历史知识的依据来源于口传历史资料、文献历史资料和考古历史资料等等。但是,受文献记录者、研究者个人学识、阶级立场、哲学观念、宗教信仰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不管我们自己如何地去伪存真,追求历史的真相,但是,却没有一种方式能够证明我们所讲的历史是和原来发生过的历史是完全一致的。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采用不同的史料来阐述,即便同一史料,不同的人也会做出不同的认识。据现在并不遥远的“南京大屠杀”,在中日的教材里表述出来,经过、结果就截然不同,更何况距今数千年前的历史呢?
   

假如我们的中学历史老师,一开始便告诉学生,我们所学的是“历史知识”,它并不是历史的“克隆”物,而是后人对已经发生过的“历史”的认识,学生就会不再迷信书本知识,而带着思考的头脑来学习。假如我们告诉学生,书上的历史知识,仅仅是后人的一种倾向性认识,我们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掌握的史料和观点来重新解释,探究学习就有了必要和切入点。
    说“历史知识”不等于“历史”,并没有完全否定课本知识的价值,而是在更为理性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知识”的本质,知道在历史学习中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也就为培养具有历史思辨能力的人创造了条件。 

 

 


 

人类为什么需要历史知识
  

“人类为什么需要历史知识 ?”换个角度说,就是“历史教育的价值”是什么?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长期困惑学生和老师的问题。
   

人类自远古走来,是一个从蒙昧走向文明、由低级文明不断走向高级文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有许多话要一代接一代地向下诉说:首先要说的,便是作为非兽类的“人”是怎么来的。无论是盘古开天地的故事,还是尧舜禹的传说,直到马、恩“劳动创造了人”的理论,都在解释着“人”的渊源;其次,要说人类自出现以来经历过的坎坎坷坷,和因此而具有的智慧和勇气。《诗经》里的“国风”和《生民》篇,就在从不同角度讲述着这样的故事;第三,还要告诉下一代,古人的经验告诉我们,那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资治通鉴》站在统治者的高度,来回顾以往的大事,总结得失,但是,究其本质,和老祖父以自己和他人的阅历来教育、劝解子孙是一样的。
   

人是怎么来的;人是怎么一步步由低级走向高级的;人应该做怎样的事和不该做怎样的事,这便是历史知识的粗线条。一句话,历史知识就是通过对人类历程的回顾,告诉下一代怎样“做人”的学问。人类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更像“人”一样活着,并不断地向着更高文明而发展,因此,便有了历史知识,便有了历史教育。
   

离开了育人的目标,历史知识便没有价值。忽视“人”的历史教育,是违背人类创造和拥有历史知识本意的教育,因此,也是走入歧途的“历史教育”。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