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罗申佑:历史教研手记五则

时间:2009-10-18 17:16:14  来源:罗申佑
 



  
       浏阳市教育局教研室,湖南 长沙410300

  四年多来,作为教研员,我们记录了实验教师成长的足迹,就课堂教学而言,老师们有效教学的成功的课例很多很多,令人高兴,但有问题的课例更令人深思,对我们更有参考价值,下面叙述几则相关的我的教研手记。

      1、对讲授法的偏见

  在新课程教学中有一种普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害怕使用讲授法,历史课上对生动的历史故事和鲜活的历史人物、壮阔的历史场面等不再叙述了,害怕戴上接受式学习的帽子,害怕讲授法被人认为是旧课程教学的翻版。有的史事干脆让学生来讲,由于学生缺乏准备,也只能是照本宣科,使历史课堂变得十分乏味。而由于没有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学生学习兴趣无法调动,历史思维也难以深入,教学效果难如人意。我们听到的有关的课例有:“甲午中日战争”、“西安事变”、“三大战役”等,教师不讲生动有趣的故事了,让学生表达历史过程,课堂感受味同嚼蜡。

    点评:新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并不完全否定继承过去的一些传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的优点。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讲授法是必要的,它可以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历史思维,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2、对“假问题”的所谓探究

    课例:“历史学科的假问题”。较早提出这个命题的是山东的教育专家李希贵。他通过听取新课程的历史课,发现一堂历史课,老师提出了17个问题,提问了23个学生,回答108人次,师生互动为38分钟,占课堂教学时间的95%,但其中大部分提问其实是一些“假问题”,这类问题为问而问,不假思索就可以回答,没有思维价值。与此一对照,我们也发现在我们的新课程教学中确实存在这类现象。如有一个典型课例: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有一位教师只让学生大部分时间来填表格,提问题只顾了“是什么”类型的知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未用课文中的“动脑筋”等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基本上让学生可以不思考就可以答题来进行所谓的合作探究,置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而不顾。

    点评:“历史学科的假问题”违背了发问的初衷,只能造就表面热闹的课堂,虽有形式上的互动但无益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3、形式主义的合作学习

    在新课程教学中,也有不少教师以为在课堂上一定要体现合作学习。不管有没有必要,凡是问题都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课例:有一位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明朝建立于何时?明朝是怎样建立的?采取了哪些加强君权的措施?”其实,这类问题课文写得非常明确,学生是可以通过自学自行解决的。典型的做法是还有的教师让学生跨组合作学习,由十几个学生组织成学习小组来进行所谓的合作学习,课堂处于无序状态,实际上多数学生根本就没有机会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类课完全变成了形式上的作秀。

    点评:形式主义的合作学习违背了基本的学习策略,造成低效和无效教学。合作学习一般适宜于自行探究没有解决问题的情形下才合作探究学习(即“跳起来摘桃子”),它取决于学习内容的层次性和问题的难度。

    4、学科特色不容忽视

    课例:七年级上册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某教师将“动脑筋”题“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地区发现了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改为一个想象题“今天在丝绸之路上能挖出什么(文物)?”虽有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但忽略了历史学科的特点应是讲求实证,以物证史,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学习历史应从了解史实开始,用课本中的“动脑筋”题更能体现学科特点。

    课例:八年级上册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某教师将课文内容列表归纳为“交通通讯、文化生活、社会习俗”三个方面,并分析其变化内容和作用。课中教师提问:“哪个方面变化好些?哪个方面变化更重要些?哪个起最基础的作用?”教师的本意在说明“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显得尤为重要,但学生都不认同。原因是在分析时未结合课文较好地渗透文明史观,未使学生明确中国物质文明的变化是最根本的变化,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学生对本课的基本线索“近代西方工业社会文明向中国社会发散其巨大影响,促使中国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乃至社会习俗都发生着深刻变化”这个隐性知识并没有掌握好。

    点评:历史教学要兼顾史实、史论和史法,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思考历史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学会从人类文明演进看历史。

 

 

    5、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的关系问题

    课例:八年级上册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插入分大组讨论和知识抢答赛的教学环节,课内问题未解决就急于让学生上网查资料,这种做法明显与教学内容不协调。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一是和教学内容不和谐,因为教学内容是悲壮的和沉痛的,而教学方式方法却是活跃的和轻快的;二是和教学手段不协调,多媒体使用节奏控制不好,学生课内学习主题内容都未掌握好,就舍本逐末让学生上网拓展知识查资料,实在是得不偿失。

    点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与内容,也要兼顾师生的实际情况,要注意自然和谐,不可为方法而不顾实情,为手段而不讲究实效。

    主要参考书目:

    朱汉国、王斯德等.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联系地址、邮编:
 
    罗申佑:湖南省浏阳市教育局教研室   410300(邮编)
 
    电话:0731-3682061(办);

    E-mail:LyLsy136@126.com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