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许知远:我们为什么对历史充满好奇

时间:2009-10-18 17:17:45  来源:许知远
 

  

编者按:提供本文只是出于传递一种史学资讯,不代表我们赞成其中全部观点

 

我主要依靠外国人写作的历史书来了解中国,这令人悲哀,不是吗?我的书架零乱地摆放着刘东主编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剑桥中国史》与我能找到的所有费正清与史景迁的作品。如果没有它们,我想我对中国几乎一无所知。

  到了27岁时,我还爱上了卡尔·马克思,我发现这个无处不在的的德国人,竟然如此才华横溢、趣味盎然。我已看到了那么多关于鸦片战争的材料,但没人比他短短的一篇文章更有吸引力。更令人绝望的是,当我试图更深入理解毛泽东与邓小平时,我依赖的传记仍来自于罗斯·特里尔、理查德·伊万斯。尽管他们掌握的史料绝不比国内的历史学家更丰富,但他们却知道如何将那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片段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之下。

  像任何中国青年一样,我学习了至少6年的政治课,却不知道基本的政治哲学,我们学习了黑格尔、马克思与列宁,却不知道他们真正迷恋的是“历史的方向感”。1949年之后的几代人在剧烈冲突、相互否定的两种历史观中成长,一方面他们被要求信仰“历史决定论”——在历史前进中,你不要站错队;但同时,所有人又被灌输了一种反历史的姿态——既然中国已经开始建设新社会,那么历史就变成了无用的废话,人们陷入了新的崇拜,所有旧传统都应该被破除。于是,对历史的无知与傲慢的双重情感一直左右着中国人,历史变成了令人生厌的教条。

  如今这一切再次得到修正。人们发现,在理智的混乱与情感的匮乏交杂的时刻,历史能提供更多的思路以应对困惑,甚至为情感提供安慰——当代人通过攻击或赞美历史来表达对今日的肯定或否定。历史还有助于我们重新获得某种自信,当你为眼前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而感到不适时,你会知道在我们漫长的过去,还存在着一些更为动人的岁月。当然,在这一切因素中,最为关键的理由仍是,我们对于自己的过往充满好奇。我们想知道,我们为什么走到了今天这一步。我们也想知道,每一代人在面对各自时代的难题时,他们如何在迷惘与恐惧中表现出了大胆探索的勇气。

  

 

 

 

  优秀的西方学者笔下的中国历史引人入胜,是因为他们将中国放在一个变化的全球图景中来看待:一个漫长的传统国家如何在新世界的冲击下艰难而不情愿地转变自己,传统的连续性与新社会的诞生是如何地紧密相连,一代代中国人在应对这种痛苦转型中所表现出的勇敢或怯懦。

在过去几年中,对历史写作的热情再次出现。在书店中,再次充斥了汉学家们的作品,孔飞力、史景迁正变成新一代青年了解中国的途径。钱穆、傅斯年等1949年前的历史学家重新被挖掘出来,他们的作品令人大吃一惊——原来我们自己的历史学家们如此优秀。一位意义独特的人物仍有着巨大的号召力,去世于1999年的黄仁宇尽管绝非一流历史学家,他所得意的“大历史观”也并非具有独创性,对于“数目字管理”偏爱也显得过分武断,但他对20世纪历史的强烈的个人感受,则赋予了历史强烈的吸引力。同时,国内不同背景的历史学家,参照不同的流派来重新进行历史写作,尽管他们没有西方汉学家们相对一致的学术训练与写作方式,却至少打破了中国人写作历史的模式。《走向共和》质疑了历史的轨迹,猜想了历史的可能性,《1901:帝国的背影》则力图学习年鉴派的方式,事无巨细地重现历史的横截面,一些记者则开始拼命学习美国记者型历史学家的作风,一部二流作品《光荣与梦想》的流行,表明我们对于历史丰富性的没有辨别的追求……

  乔·奥威尔曾说,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了未来;而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历史。没人能使历史恢复其本来面目,但我们需要不懈的努力,使历史恢复它原本的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是一场西西弗的神话,每一代人都必须重新进行诠释。

 

2006年02月14日 时代信报

 

历史课程网系纯粹公益性历史教育网站,除本站原创及作者惠赐大作以外,本站图片文字等信息均由其它网站收集整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即来信(ncct@china.com.cn),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