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莫天:如何看待西方侵略
秦桧终于盼到今天第一部
历史上的今天 五四 运动
最新热门    
 
戴问天:二战岂儿戏,焉能“乱弹琴”?

时间:2009-10-18 17:18:48  来源:戴问天
 

 

  

  林子明先生在《书屋》2005年5期发表了一篇趣文,说二战“一场场战事就像锤子剪刀布——苏军克日军,日军克美军,美军克德军,德军克苏军”,“战争也存在着生生相克的原理”。拜读之后,只觉得对这位屡在《书屋》相见的作者,真要“刮目相看”了。好在先生尚不乏自知之明,文末说:“不过这也许属乱弹琴。”当然,怎么“弹琴”是先生的自由,不过对于二战那样几千万人流血牺牲的亘古悲剧,我以为还是不“乱弹琴”为好。

 

  战争初期,德国对苏联,日本对美国,确实都占了上风,但先生由此得出“德军克苏军,日军克美军”的结论,恐怕就太缺乏战争常识了。侵略一方在战争初期获得暂时性的胜利,可以说是战争的普遍规律,古今中外鲜有例外。道理很简单,侵略者总是居于主动地位,做了充分准备,而且多在对取胜有很大把握的情况下才发起进攻,还经常采用突然袭击的办法。被侵略一方则总是处于被动地位,虽然也做了准备,甚至像法国马奇诺防线(Maginot Line)那样不可谓不充分的准备,但仍然难免出现防不胜防的情况,尤其是在敌人采取突然袭击或者“奇袭”的时候。面对纳粹进攻,马奇诺防线完全失去作用,就是一个经典例子。

 

  从整个二战历史看,真正“克”了德军的,并不是美军,而是苏联红军;真正“克”了日军的,也不是苏联红军,而是太平洋战场的美军和坚持抗战八年的中国军民。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以后美军(以及英、法等同盟国军队)之所以显示出对德军占很大优势,是因为纳粹德国的战争力量已经在苏联战场消耗殆尽。欧洲战事结束后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势如破竹,也是因为中国军民坚忍不屈的抗战已经消耗了日本军国主义很大部分的有生力量,而美国在太平洋战场更已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战争最后一年的德国和日本,都已经应得上西汉名将韩安国说的那句话:“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1〕

 

  先生说德军那种“天上飞机俯冲,地面坦克隆隆”的机械化闪电战对苏军有效,但对美军无效,“效果可能适得其反……美国若提早转入战争体制,在1941年与德军交战,德军估计要输”。这些说法完全违背史实。纳粹德国进攻波兰、法国以及苏联的时候,正是它气焰最嚣张的时候,取胜靠的就是空中优势和装甲部队的优势。但是到美国与它交战的时候,德国这些优势早已失去。在哪里失去的呢?不是在别处,正是在苏联战场。美国第一次与德国交战是1942年11月在北非战场(即“火炬行动”),对手是曾几何时还气焰嚣张的隆美尔(Erwin Rommel,1891~1944)。但这时的“沙漠之狐”已经在阿拉曼战役中被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国军队打败,只剩下不满员的四个师,连同意大利军队,也只有五百辆坦克、三百架飞机,而且从阿拉曼战役起,德军后勤补给就已经出现严重问题,不论兵力、装备还是士气,都远不能和苏联战场的德军相比。而且这个时候纳粹德国正竭尽全力在斯大林格勒与苏联红军作殊死拼搏,根本无力顾及其他地方。希特勒出兵北非,本来就只是为了援助陷入困境的墨索里尼,那里对德国并不重要。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曾经对以“火炬行动”取代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提出异议,说希特勒不会为了北非而从苏联战场抽走一兵一卒。当然,将军们懂军事,但是不懂政治,而最后决定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军人们只能服从政治家。

 

  1944年6月的诺曼底登陆,无疑是美、英等西方盟国对纳粹德国打得最辉煌的一仗,所“克”的德军比“火炬行动”时的对手要强大很多。但是,就是这一仗的德国军队,也远远不能和苏联战场上的德军相比。先生文章说二战后期“西线德军还保存着完整力量,拥有数千辆坦克、数千架飞机、数万门火炮的两百多万人的成建制部队还在”。真是天外奇谈。事实是,从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动用五百五十万大军(拿破仑当年进攻俄国大军的十倍!)进攻苏联开始,他用于与苏联作战的兵力一直保持在五百万以上,最高时达到六百二十万,始终占德国总兵力的三分之二或者更多。而且,由于到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为止欧洲大陆上整整四年“西线无战事”,德国精锐部队全部投入了苏联战场,留在西欧、北欧、东南欧广大地区充当“占领军”的只是“二流”部队,就连防守英吉利海峡、后来成为盟军诺曼底登陆对手的部队也是这样。先生说的那样一支“完整力量”在哪里?

 

 

  战后美国军事当局曾经组织一些纳粹将领为战史研究提供资料,曾任德军西线司令部作战部长的齐默尔曼中将便承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实际上西线军队中所有强壮的士兵和补给都不断地被运到东线去了,结果西线的兵力和战术部署完全成了东拼西凑的大杂烩。可以十分坦率地说,那里的指挥官、部队以及装备都是二流的。从1943年起,西线军队的基本力量只是一些用陈旧武器装备起来的超龄士兵。”所谓“大西洋壁垒”,大部分火炮,乃至地雷,甚至铁丝网,都是从齐格弗里德防线(Siegfried Line)拆下运过来的。而那条防线是二战开始前德国准备对捷克、波兰动武的时候,为防备法国履行与捷、波两国签订的条约从西面进攻,沿莱茵河修建的,但始终没有使用过。

 

  西线德军总司令长期由隆德施泰特担任。他出身普鲁士军人世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东线与沙皇俄国作战,这时已经年近古稀,是德军一位“元老”级人物。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的时候他是两个集团军司令官中的一个,负责南路进攻。1940年德国进攻法国,他是主力部队A集团军的司令官,指挥了从阿登山地突破对方防线的最主要的军事行动。1941年希特勒以北、中、南三个集团军进攻苏联,他指挥南方集团军。那年11月他因为反对希特勒的冬季作战计划而退役,不过第二年7月又重披战袍,出任已整整两年无战事的西线德军总司令。有趣的是执行希特勒冬季作战计划打了败仗的北、中两路德军指挥官李勃和博克,这时反而都不得不引咎退役。到1944年6月盟军诺曼底登陆时,他又过了将近两年太平日子,可以说是一员“福将”。这两年德军在苏联战场的失利全都与他无关,所以他是德国军队里惟一从未打过败仗的元帅。附带说说,博克便是那位在望远镜里看到了克里姆林宫红星的德军元帅。

 

  隆德施泰特防守的地区,在大西洋方面有长达一千七百海里的海岸线,在地中海方面还有三百海里,他的部队却只有五十个师。而且这些部队中一半是新组建尚在训练的新兵师,或者在苏联战场受到重创,撤下来进行休整、补充的师。最让这位老元帅生气的是,一俟这些部队整编、补充完毕,就又开赴苏联战场。所以齐默尔曼中将说:“我们的战斗序列有相当的迷惑性,它常常给人以拥有许多师的假象,实际上都是些空架子。”为此隆德施泰特一再要求希特勒派兵增援,并且要派“真正的作战部队”。但是希特勒哪里还有“真正的作战部队”可派?后来虽然勉强补充了九个师,但那都是把原来非战斗人员重新编组拼凑而成的。尤其可笑的是,其中还有六十个所谓“东方志愿兵营”,主要由原来的苏联战俘组成。纳粹德国当然不指望用他们和苏联打仗,但居然还认为他们愿意和美英等西方国家作战。先生文章中说的“数千辆坦克,数千架飞机,数万门火炮”也都没有从梦境开到现实世界的西线战场上来,所以那里的德军一些“装甲师”实际上只是“装甲步兵师”。

 

  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西线德国海军只有很少的巡逻艇和鱼雷艇,连小型军舰也没有,更谈不上大型军舰了。尤其糟糕的是,英吉利海峡很浅,潜水艇无法活动。这样一来,西线德军实际上成了一支完全没有海军,且“少了一只胳膊”的军队。飞机少,汽油不足,这里德国空军的实力与美英空军相比约为一比五十,差距悬殊,不得不把全部飞机从沿海地区撤回巴黎附近。显然,那已经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避免被消灭。诺曼底战役盟军使用了上千架滑翔机运送伞兵,如果德国还保持哪怕从前一半的空军力量,这些无动力飞行器也会成为它练习射击的“靶机”。这时,在欧洲包括德国本土在内,制空权已经完全掌握在盟军手里。除物质上的劣势以外,这时的德国更有飞行员所缺乏的致命弱点,那就是,不列颠空战中它损失的飞行员就比英国多,因为空战在英国上空进行,被击落的英国飞行员跳伞后都落到自己的土地上,很快便可归队重新参加战斗,被击落的德国飞行员就都进了俘虏营。后来德国飞行员虽然基本上补充过来了,但在苏联战场遭到更大损失,这一次就再没能恢复。一战、二战德国空军都涌现过不少“王牌飞行员”,而且从击落敌机数字看,德国“王牌飞行员”要远远超出英法等国的“王牌飞行员”。但是到1944年,德国空军在飞行员素质上的优势也已经不存在了。

 

  这时德军新兵师也早已比不上战争初期的同类部队。一方面,希特勒已经把征兵年龄上延到六十岁,下移到十六岁,新兵可以说是老的老,少的少,惟独缺少青壮年。而且,训练时间短,只有六至八周。1982年圣诞节我是在哈茨山里一个德国朋友家度过的,那位朋友便曾经是一个“娃娃兵”。他说自己当年很倒霉,因为是被法军俘虏的,那时法军很穷,俘虏营生活很差,要是做美军的俘虏就好了,生活比在德国军营还好。在德国,第一批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名叫“可口可乐”的软饮料的人,便是被美军俘虏的德国兵。应该承认,当年美军对被俘虏的德军确实很讲人道,甚至可以说很优待,但这就与它后来在朝鲜、越南、阿富汗以及伊拉克对待战俘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这些部队的军官许多竟是伤残者,装假肢的人并不罕见。就连预备部队参谋长、1944年7月20日刺杀希特勒的“主犯”斯陶芬贝格,也是在战争中受了重伤的人,他左眼完全失明,右手被炸掉,左手也失去两个手指。听起来也许有一点像是说笑话,这时西线德军的第七十师竟然是由患胃病、需要特殊饮食的人组成的;还有一个营,完全由患耳疾的人组成。从治疗或者安排生活角度看那自然比较方便,但打起仗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有一段防线由于地形复杂,被认为不大可能被盟军选为主要攻击点,派驻的竟是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的第三十机动旅。——不过这些部队后来在与盟军作战时仍然打得十分顽强。

 

 

  到1943年底,“元首”派了已是败军之将的隆美尔前来参与西线指挥。三年前进攻法国的时候,他还只是隆德施泰特手下一个坦克师长。1944年初隆德施泰特的部队被分成两个集团军,分别由隆美尔和布拉斯科维茨指挥;隆美尔指挥的B集团军负责从荷兰到布列塔尼半岛以南卢瓦河地区,布拉斯科维茨指挥的G集团军负责比斯开湾和法国南面的地中海地区。后来盟军登陆全部都在隆美尔的防区内。

 

  尽管苏联一再催促西方盟国开辟第二战场,美英两国也早在1942年就曾答应过年内开辟第二战场,后来推到1943年,但他们还是以种种理由拖到1944年6月才在诺曼底登陆。这时苏联红军早已转入大反攻,并且在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及其他几个战役中消灭了敌人大量的有生力量。别忘了,希特勒把他一半装甲部队投入了库尔斯克战役,战败后他的装甲力量就再也没有恢复过来。这时斯大林已经不再提西方盟国开辟第二战场的事,因为即使他们继续按兵不动,苏联红军也能完成彻底消灭法西斯的任务。尽管直到今天西方不少人仍然坚持说当年迟迟不开辟第二战场有充足的理由,但是齐默尔曼等德国将领早就承认:“如果1943年在西线任何地方发生大规模进攻,德国确实没有足够的部队应付。”

 

  从这些历史事实人们不难看出,1944年美军所“克”的德军已经是“强弩之末”。然而,就连这样的德军,美军“克”得也相当吃力,并不像先生说的那么威风,一路“穷追猛打”到德奥边界。登陆以后半年盟军才打到德国西部边界,而且1944年12月德军还在比利时南部阿登地区反扑过一次,打得美英军队十分狼狈,其中美军有两万多人被围困后投降。丘吉尔为此打电报向斯大林求援,要求苏联红军在东线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以减轻西线盟军的压力。斯大林当即命令红军一百五十个师于1945年1月23日发动一次大规模攻势,迫使希特勒从阿登地区撤走包括党卫军第六装甲集团军在内的很大一部分兵力,前往东线支援。由四个装甲师和五个步兵师组成的党卫军第六装甲集团军,是阿登地区德军(总兵力九个装甲师,十四个步兵师)的绝对主力,把它调走以后,如果巴顿将军还不能尽显“英雄本色”,好莱坞电影大师们还能拍出《巴顿将军》那样为他树碑立传的电影吗?

 

  德国装甲部队在东线已经一再败在苏联红军手下,如果说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它还“但有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的话,那在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以后就连“招架之功”也没有了。然而在1944年的美军面前,德国装甲部队仍然“瘦死的骆驼比马还大”,因为美军主力坦克只是一种诨名“谢尔曼将军”的中型坦克,那远不是德军“虎式”重型坦克的对手,甚至也不是德军“豹式”中型坦克的对手。面对德军装甲部队,美军“地面一道火墙”是“推”不过来的,它是靠了空中那道“火墙”才“克”住这只“瘦死的骆驼”。美军真正的“杀手锏”是狂轰滥炸(二战期间有一个专门名字,叫“carpet bombing”,即地毯式轰炸)。西线德军坦克大量是被美军飞机炸毁而不是被美军坦克击毁的。美军能够使用这一“杀手锏”,与它强大的经济实力有关。而且二战以后还一直都在使用,在朝鲜战场、越南战场、科索沃战场乃至伊拉克战场,人们都可以看到美国空军狂轰滥炸的场面。当然其技术是更加先进了,从轰炸机发展到了巡航导弹。也许应该提醒人们注意的是,这一“杀手锏”在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并不那么有效。例如,美国在地图上只是小小一块的越南投下的炸弹竟超过五百万吨,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它在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欧洲战场所投炸弹总量的三倍还多,而那并没能让越南人民屈服。

 

  先生提出:“二战最理想进程是这样的……当1940年德军占领全欧洲时,美军就应该参战,单挑德军,而苏联可以腾出手来,单挑日军。”只要对二战进程中各方军力消长情况有一点起码的了解,就不难看出先生这个说法是多么荒谬。当年美国人可没有先生这么“勇敢”,不要说“单挑德军”了,就是配合一下苏联,分散一点它进攻苏联的兵力,美国(还有英国)也是不敢的。战争头一年是苏联最困难的时候,1942年5月莫洛托夫曾经飞到伦敦,接着又飞到华盛顿,要求美英两国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引走德军四十个师(那只占当时苏联战场德军一百八十多个师中的一小部分),但丘吉尔和罗斯福都强调困难而避免作明确答复。历史事实是他们把开辟第二战场从1942年推迟到1943年,然后又推迟到1944年6月。就这样,他们对付已经是“强弩之末”的德军仍然那么吃力。在德军气势正旺的二战初期让美军“单挑德军”,并且把它作为“二战最理想进程”,恐怕只有先生才能想得出来,对于那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则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事。

 

  苏联红军1945年8月9日开始进攻日本“关东军”,15日日本政府就宣布无条件投降。连同在朝鲜半岛的部队在内的七十五万日军败得那么快,似乎难以想象。这时的苏军“克”起日军来,确实显得非常容易。但是,如果因此就认为应该像先生提出的那样,让苏军在二战初期“单挑日军”,就又错了。

 

 

  从军事行动本身看,这时苏联红军除人数占优势(一百五十七万),是日军两倍还多以外,更重要的是武器装备上的优势。苏联动用的坦克和重炮,是日军完全无力抵抗的。根据美国国防部的资料,整个二战期间各主要交战国生产的坦克数量是(各种类型都包括在内):美国六万零九百七十三辆,苏联五万四千五百辆,英国二万三千二百零二辆,德国一万九千九百二十六辆,意大利四千六百辆,日本二千四百六十四辆。在这些国家里,只有德国和苏联生产了重型坦克。日本不但生产的坦克最少,而且装甲、火力都差得多。实际上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从来没有发生过在欧洲和北非那样的坦克战,日本的坦克只用于对付步兵。当苏联把它对德国也显示出优势的装甲部队和炮兵转而对付日本的时候,那优势自然就太明显了。

 

  但是,苏联红军在装甲部队和炮兵上的优势,并不是二战开始时就有的。根据战争期间随军采访的苏联《真理报》记者波列伏依写的战地报道可知,当苏联红军发起大反攻进入乌克兰、白俄罗斯西部边境的时候,草丛里仍然可以看到战争开始时扔在那里的大量坦克,它们都已锈成一堆废铁。红军士兵告诉他:“我们那些坦克可真不怎么样,别看跑得挺快,可是过于单薄,太不顶事,用枪弹就能打穿它们。”又指着被打坏的德国坦克让记者看,“个头大,车身又坚固,就是中口径炮弹也休想把它的装甲打穿”。但是,苏联很快就在这方面赶上来了,仅仅过了几个月,在德军向莫斯科前进的路上,已经遇到苏联第一批T—34坦克。德国人说那是1941年“最吓人的装甲车”,在有些地方它简直是直接冲进德军炮兵阵地,从大炮上压过去的。然而,T—34还只是中型坦克,后来苏联又生产出了更厉害的ИC-2重型坦克。

 

  到1942年春天,苏联在坦克、飞机的数量与质量上都已经缩小了与德军的差距,但就大炮而言差距仍然明显。这时德军在苏联战场有五万七千门,苏联红军只有四千九百门(另有两万门小口径迫击炮)。不过到这年冬季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时候,苏联生产出了被士兵们亲昵地称为“卡秋莎”的多管火箭炮。到出兵东北的时候,红军步兵手里的主要武器已经是冲锋枪,而日军还是“三八大盖”。先生说:“从纯军事学角度看,美、英、苏、德军的单兵素质均不如日军。”不知道这个认识是从哪里得来的。从单兵军事技术看,最能说明问题的大概是射击。而二战最好的狙击手都出在苏联红军里。从单兵装备看,日军比美、英、苏、德军都差,首先枪支就不如别人。日军表现突出的只有一点,就是“武士道精神”。但那种精神能吓倒美国兵,却不能吓倒抗击侵略者的中国军民。德军上将布鲁门特里特战后为美国写军史材料时承认:德国许多高级将领“既不了解俄国人,也不了解俄国士兵”。“东方人和西方人很不一样。东方人更能吃苦……俄国妇女身体强壮,干起活来像男人一样。”“俄国士兵在夜战和森林战中表现出高超的技能,他们喜欢白刃战。”

 

  美国对二战最重要的贡献,其实是作为同盟国的“兵工厂”,或者它自己说的“Arsenal of Democracy”(民主的兵工厂),在物资上给了各国巨大支援。在德国中学历史教科书里,有一张表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个主要参战国军备生产情况(单位:亿美元,以1944年价格计算):

 

  

   1939年 1941年 1943年 1944年

  美国 6 45 375 410

  英国 10 65 111 110

  苏联 33 85 139 165

  德国 34 60 138 166

  日本 20 49 60

  

  美国生产的军用物资,很大一部分按照“租借法案”支援了同盟国。从1941年3月到1946年9月,按照这个法案给同盟国提供的援助(叫做“Lend-Lease AID”)共达四百八十六亿美元,其中最大部分(近三百一十四亿美元,占总数的百分之六十四点六)给了英国和英联邦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以及印度),近一百一十三亿美元占百分之二十三点二五给了苏联,约三十二点三亿美元(占百分之六点六五)给了法国,还有大约十五点六亿美元(占百分之三点二二)给了中国。如果没有美国这三百多亿美元军事物资的援助,英国即使有丘吉尔那样意志坚强的领导人,要坚持下来恐怕也不大容易。近一百一十三亿美元援助对于苏联,当然也是一个不小数字。不过与英国相比苏联的情况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它自己的军备生产也已达到十分可观的规模,基本上与对手德国持平,而且从飞机、坦克、火炮的性能与质量看都毫不逊色,所以它所依靠的主要还是自己的力量。这可以参见美国国防部的资料。二战期间交战双方军用飞机(各种类型)的产量是:美国三十万三千七百一十三架,英国十二万一千五百九十四架(其中相当部分是在加拿大生产的),苏联十五万八千二百二十架,德国十一万九千八百七十一架,日本七万六千三百二十架。

 

  第二次世界大战把苏联的军事工业“逼”上了一个新台阶,不但反映在数量上,而且也表现在性能与质量上。战后的苏联乃至现在的俄罗斯能够成为一个武器出口大国,与此有很大关系。在军事工业被“逼”上新台阶的同时,苏联的整个重工业也被“逼”上了新台阶。苏联是一个资源大国,有上“台阶”的条件,而这恰恰是德国、日本所不具备的,是它们一个致命弱点。当然从根本上说,它们的失败验证的还是那句老话:“多行不义必自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