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夏欣:《紫日》直击历史
从颓垣败瓦中再生《庞贝
最新热门    
 
《紫日》:由一部抗战电影想到的

时间:2009-10-18 17:19:04  来源:金兵
 

《紫日》:由一部抗战电影想到的

金兵
  
思想教育是历史教育承载的一项重要功能。我们的历史教育是向善的,教人原谅,教人宽容,教人善待别人,这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这不应该成为我们历史教育、思想教育的全部。因为,这个世界并不全是美好,还有丑恶,我们在教学生向善的时候,还要教他们辨别丑恶,教他们与丑恶斗争。
  
不久前,看了冯小宁执导的电影《紫日》,没看完,只看了其中的一段。影片的男主人公是抗战时期的一个普通农民,母亲被日本士兵杀了,他被日本人强迫做劳工,后来逃了出来,遇上了一个苏联红军女战士,并俘虏了一个日本女学生。影片就以三个人在远东亚寒带森林里的跋涉作为叙事背景。
  
影片里有这样一段画面:男主人公和他的母亲被一队日本兵绑在院子里的柱子上,一个日本士官要求一个新兵刺杀男主人公的母亲以练胆;另一个画面是男主人公在森林里同苏联女战士商量怎么处置被俘的日本女学生,女战士给了男主人公一把刀,要他去杀死那个日本女学生。两个画面交叉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结果第一个画面中,那个日本新兵在士官的强迫下,终于端起枪当着男主人公的面,用刺刀捅死了男主人公的母亲,而且又发疯地捅了第二刀、第三刀、第四刀;而第二个画面的结果则是,密林深处,男主人公终于没有下得了手,为自己的“无能”发疯般地嚎叫,并且最后带着那个日本女学生一起走,尽管他们的口粮仅够两人食用!
  
在这段叙事中,这部电影用一般惯常的反思抗战的手法告诉观众,日本帝国主义是如何残暴地虐杀我无辜同胞的,而我们中国人又是如何的善良、如何的宽容!另外,电影里日本士官逼迫士兵杀人的那段画面还告诉我们,战争的真正的罪魁是日本一小撮军国主义分子(如电影里的那个日本士官),日本的普通民众是无辜和被迫的(如那个日本新兵和女学生)。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电影也可以算是历史教育的一种形式,虽然它经过了一些处理,在知识性方面可能做不到完全真实,但从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角度来说,它无疑和学校历史教育是一致的。然而,这部电影里面也凸现了我们历史教育中的很多不足。

 


  
我不反对这部电影宣扬的和平主义的理念,关键在于这样的历史教育不应成为我们的全部。我们的历史教育宣扬的理念,一向是追求四平八稳,总是强调客观、全面和理性,但同时它却抑制个人对历史的主观体验。对于抗日战争历史,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在了解抗战时期无辜同胞受害的史实后,往往会立刻形成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之情,甚至有些人会在气愤之余说出侵略中国的日本鬼子统统该死的话;但往往在这时却有人站出来,以权威的口吻告诉你,那些跑到中国侵略中国的日本士兵绝大多数都是被迫的,他们也是无辜的,他们也有许多客死他乡,日本也有许多家庭因此而破碎,我们要把战争的罪恶归结到一小撮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头上;还会有人告诉你,战争给双方都带来了痛苦,都造成了破坏。
  
当我们的历史教育沉醉于追求这类超脱事外的“公正”和“客观”的时候,很多青少年瞬间勃发的爱国热情很可能就此被扼杀了,他们慢慢地变成了失去激情的温吞水。四平八稳、八面玲珑的历史观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任何时代通行的,但是它忽视了个人对历史的主观感受,在宣扬理性的同时,却忘记了我们的历史教育对象是有感情、懂爱恨的人。从这点看上去,我们现在的历史教育是不成功的,它的不成功在于:过分强调了理性,忽视了人的主观感受。不可否认,我们的历史教育在灌输这种理性的同时也抹杀了人对于历史的感性认识,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历史教育效率低下的原因。
  
抗日战争已经过去60年了,我们的青少年学生正如某些国家的右翼势力所希望的那样,在渐渐地将那段历史淡忘,是否我们也要检讨一下自己的历史教育。我们的历史教育让青少年认识的是怎样一个抗日战争,又是怎样引导他们认识抗日战争的,这一问题不只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更是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

作者简介:金兵,江苏省盱眙中学,211700
原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11.1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