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王云弟:河北人民版《历史》教科书扫描

时间:2009-10-18 17:23:14  来源:王云弟
 

王云弟:河北人民版义务教育新课标《历史》教科书扫描 
 
    教材改革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国家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行“一标多本”的背景下,全国一些专家学者、中小学优秀教师及出版机构,按照教育部颁布试行的历史学科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推出了八套教科书,河北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七—九年级)便是其中的一套。

    一、总体概况

    河北人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七—九年级)(以下称“河北人民版《历史》教科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组织实施,包括教科书的编写、推广,以及教学资源的开发及试验区教师的全面培训。教材的总主编为河北师范大学教授秦进才博士,编写人员分别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以及一批直接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的一线特级教师。经过编写人员的不懈努力,2002年11月河北人民版《历史》教科书由国家教育部获准立项,2003年10月和2004年5月七年级上、下册及八年级上、下册分别通过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并于2004年秋全面进入试验区。河北人民版《历史》教科书有彩色和黑白两种版本,共六册,包括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下册及九年级上、下册,分别供义务教育阶段七到九年级使用。

    二、教材建构的基本原则

    河北人民版《历史》教科书全面遵循国家课程改革精神,充分吸取已有的新课标教材优秀成果,力图打造一套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精品。以此为最高目标,本教材建构的基本原则是:


    1.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试验稿)》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基本依据,融科学性、思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充分发挥历史教科书的育人功能。


    2.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方针,充分考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无论是在教材结构体系的建构和内容的选择,还是在栏目设计、呈现方式及语言表述等各个方面,都坚持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合谐统一,突出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性、自主性和领悟性,使其在合作中探究历史,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提高能力,以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历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为宗旨,力图把教材打造成一个信息互动和学习互动的平台。


    3.坚持历史课程改革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根本理念,力图打破单纯的历史学科体系,淡化传统的历史阶段分期,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避免成人化倾向,变历史学教学为历史教学,全面吸收学科研究、教育教法研究以及教材编写等各个方面的优秀成果,摈弃传统教材的繁、难、专,注意同一历史时段中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内容之间的联系和渗透,注重学生学习内容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与结合,慎重选择教材内容,建构新颖而富于特色的内容结构体系。


    4.以主题单元形式来建构教科书的结构体系。它在充分尊重历史发展时序性及相互联系的前提下,以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经济、文化、科技的相互渗透为基础,坚持历史学学科特点与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契合,历时与共时结合,整体综合与相对独立结合,从而全面建构整个教材体系以主题单元为基本结构理念的逻辑架构。

 

 

    三、教材体系结构

    河北人民版《历史》教科书以主题单元为核心理念和结构形式,把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学习内容分成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大模块,每一模块下确立若干主题,每一主题即为一学习单元,每一主题单元下包括单元学习导言、单元常规课文若干以及单元活动与探究课。全套教材共有中国历史16个主题单元,世界历史12个主题单元。其中,中国古代史7个,中国近代史4个,中国现代史5个;世界古代史2个,世界近代史5个,世界现代史5个。以中国古代史为例,7个主题单元分别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它们涵盖了从我国远古时期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历史。


    1.单元学习导言


    单元学习导言包括:对课程标准要求的分析、单元主要内容概述、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同期中外历史发展特点简介、学习重点和学习建议。其目的在于:简略勾勒本时段历史演进的轮廓、线索与发展大势,阐明该时段的历史特点,横向概括本时段各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使老师和学生掌握主题单元的基本线索。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主题单元导言即分别简述了从猿到人的历程、农耕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化为食物的生产者)、氏族部落的出现(定居生活与氏族村落)——炎帝和黄帝的诞生。三个发展段落的主题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


    2.单元常规课


    河北人民版《历史》教科书单元常规课打破现行的一系列历史教科书课文不分栏的构成方式,将课文内容分成了既紧密联系又相互独立的若干栏目,从而使得每课各相关内容脉络清晰、一目了然,它一般由学习主栏、学习提示栏及学习辅助栏三部分构成。为使三个栏目突显醒目,教材在版面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将页面分成左右双栏,其中学习主栏占约四分之三,学习提示栏占约四分之一,而学习辅助栏则通栏位于课文的最后。

 

 


    (1)学习主栏目


    学习主栏是每一常规课的主体,它包括课前导语、正课文、副课文及图片组成。


    课前导语通常以设问的形式对课文学习内容进行提示,其目的一是点出本课学习内容的重点,即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应该了解和把握的内容,另一方面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祖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其课前导语便首先点出人类的起源问题,我国及西方关于人类起源问题的传说,科学界对人类起源问题的研究结论。由此引出了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祖国境内的早期人类”问题。课前导语以黑体字排印。


    正课文是学习内容的核心,一般是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少数则为拓展内容的主题句,以宋体字排印。例如,课程标准要求“以元谋人、北京人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为此,七年级上册第1课便以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三个子目进行讲解。分别讲了元谋人的生活年代、发现过程、考古发掘的内容及其名称来历;讲了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地域和体质特征等。由于课程标准讲的是“以……为例”,并不排斥增加相关的知识点,因此教材在完成课程标准内容要求的前提下,适度拓展,增加了富于典型意义的山顶洞人这一知识点,作为学生了解的内容。它在正课文上只有主题句,主要文字在副课文。


    副课文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同时增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可读性和适应性,对课文起过渡、说明、补充、拓展的作用,以楷体字排印,是供学生阅读的部分。


    图片同样是课文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大量的历史文物图片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它们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历史地图则是历史发展和有关学习内容在空间上的展示,它们有助于学生在时间与空间的维度上把握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历史文物图片和历史地图是历史知识与学习内容的形象化显现,是课文内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考虑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教材对大量的图片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编排,色彩丰富,图文混排,或大或小,错落有致,整套教材版面形式清楚明晰美观生动。


    (2)学习提示栏


    学习提示栏以左右分栏的形式设在课文的一侧,是单元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以栏目的形式把现行教材混乱的教学提示统一规整到一起,包括对课文内容的注释,提供丰富信息的小资料,以及大量辅助建立学习互动的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插入内容。它既是一个为学生提供丰富信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宝库,又是一个调动学生学习参与主动性、建立学习互动的平台,同时又是课文内容的一定形式的拓展和补充。它们往往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穿插使用。例如,七年级上册“西周的盛衰”一课,在“周初大分封”一目讲述到有关周初分封的原则时,便在提示栏设置了“想一想:西周确立嫡长子要遵循什么原则?”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讲述“国人暴动”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共和行政”的来历,便在提示栏里进行更为翔实的注释。

 

 


    (3)学习辅助栏


    学习辅助栏以通栏的形式设在课文之后,以楷体字排印,内容包括温故知新、问题探究和日积月累三个小栏目。温故知新是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一二道简明新颖的自测题,通过学生的自测自评,考查掌握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情况,有助于学生把握学习效果。它题型多样,有连线题、简述题、填表填图等,梯度推进,知识检测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问题探究是按照课程改革要求和学生认知水平,结合课文内容及社会现实,设置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拓展视野与思维,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例如,七年级上册“孔子和百家争鸣”一课的问题探究是:结合你在语文课和通过其他途径了解的《论语》,说一说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观点,与同学交流你对这些观点的看法。第13课“秦朝的统一”的问题探究则是: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查找资料,和同学或家人交流一下你对秦始皇的看法。不难看出,这些问题不仅现实感强,为学生的参与提供较大的空间,而且在提问方式上也富于亲切感。日积月累则是紧扣课文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适度的扩展,以增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扩展性和开放性,它一般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历史人物、轶闻趣事、历史知识点滴等为主,带有学海采珠的意味,只要求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掌握。例如,八年级上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设置了“唐太宗‘怕’魏徵”的内容;第11课“宋朝的社会生活”,安排了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


    3.活动与探究课


    国家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即是要改变传统教学强调学生被动学习与机械接受的定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河北人民版《历史》教科书引入了单元活动与探究课,设在每一主题单元的最后一课,活动主题与单元学习主题有相当紧密的联系,内容包括课前导语、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及活动建议几个栏目。课前导语旨在对活动与探究的核心理念进行阐释,而活动目标、准备、过程及建议等相关内容,则旨在给出某种提示性的指导或线索,它们只是学生活动的一种参照,并非要求学生完全照本宣科。如果可能,学生亦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另行设计相关的活动与探究内容。例如,七年级上册第25课“成语故事寻源竞赛”,通过学生对一系列相关的成语故事材料的收集,来串联一段生动的历史,并以此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意识。第19课“丝绸之路导游”,通过学生的一系列活动与探究,培养识图能力和历史空间观,并培养合作精神与口头表达能力。八年级上册第15课“做一回宋朝的改革者”,力图通过学生的主动参进而思考改革这一时代主题,以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


    单元活动与探究课,充分考虑了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了学习的过程性,它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和能力,对于教师观察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形成过程性评价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是各个单元学习主题有机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种程度是单元主题学习的更进一步的延伸和深化提高。


    另外,每册教材的最后还以附录的形式,编排了历史大事年表、课外读物推荐及历史学习网站推荐。

 

 

 

    四、教材特色

    河北人民版《历史》教科书亦正是采用了如上所述的体系结构,其特色也就十分显明。


    第一,教材体系结构独具特色。根据国家课程改革精神和《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它努力打破历史学科体系,改变了以断代史来分配和划分历史教材内容的传统结构布局,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来建构教科书的结构体系,在将全部内容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大部分的基础上,统一编排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主题单元和课目序号,这样既使学生对整个历史内容有一个整体连贯的认识,又有助于降低学习难度,便于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历时性和时段性特点。同时适当增加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比例,以符合历史发展和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第二,教材内容与结构逻辑性强,使学习者一目了然。正因为整套教科书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来建构,因此它的逻辑性十分清楚,其逻辑架构是:模块→主题单元→单元课文→课文栏目→课文子目→主、副课文,这样一级一级层层累积,且环环相扣,整体与部分既相对独立又合谐统一,并力图从形式上来突显这一逻辑架构。第三,版式设计新颖生动,美观大方。为了突显教材的逻辑架构,河北人民版《历史》教科书打破同类教材页内不分栏的做法,以左右分栏的形式将课文部分分为学习主栏目和学习提示栏两个栏目,学习辅助栏则为课后通栏,从而对课文内容、教学插入内容、学习辅助内容以及大量的资料信息进行有效的归整统一,解决了那种因为混合编排所带来的凌乱与逻辑晦暗。此种编排还使文物图片、历史地图和课文文字内容能更有效整合,既增强了历史内容表述的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又有助于解决由于图片与文字大量混排而造成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力分散和阅读中断的老问题。同时,这一编排也使得教科书的平面视觉效果更加突出,既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又清楚明晰、统一合谐。第四,语言生动,张弛有度,符合学生阅读习惯。河北人民版《历史》教科书充分考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行文力戒“成人化”、“词典化”的语言和说教式、灌输式的语气。内容布局妥帖,有张有弛。语句整齐匀称,表述准确,朴实生动。编写者在编写的过程中对每一内容字斟句酌,来回反复修改,细细打磨,通常都是在完成初稿后首先请同年龄段的孩子或学生阅读,听取他们的意见,由此感知教科书的语言风格是否符合学习者的心理与认知水平。例如,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社会”中,其课前导语是这样表述的:“经过漫长的旧石器时代,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已经不再是打制石器而是磨制石器。他们从山洞和丛林中,来到平原地区,搭建起一座座房子,开始了定居生活。他们除了打猎、捕鱼,还开垦田地,种植稻谷粟米。农耕在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难看出,其语言风格简洁朴实、亲切自然,弃绝了那些堆砌性的形容词和修饰语。

    五、教材配套资源

    河北人民版《历史》教科书在打造教科书精品的同时,还打造一个开放性的学习平台。为此,编辑出版了和教科书全面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地图册》、《历史填图册》、《新课标新同步学生练习册》,以及多媒体课件和教学挂图等。它们和教科书一起共同构成了整个河北人民版《历史》教科书系统,是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王云弟(1964-),男,四川达州人,河北人民出版社编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