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楊景堯: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記載「台灣」之比較

时间:2009-10-18 17:25:22  来源:楊景堯
 


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記載「台灣」之比較
楊景堯/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
中華民國兩岸文教研究學會理事長
  壹、前言
    兩岸政府都聲稱對「台灣」擁有主權,究竟在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中,從古代史到現代史,記載「台灣」的內容有多少?內容有沒有差異?這是繼研究者先前完成「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比較研究」之後,又一新感興趣的問題。
    在此一研究,採用大陸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於二○○一年最新出版的「中國歷史」七年級上、下冊及八年級上冊。台灣版則是利用九○學年(2001)入學國一的學生,所使用的「國民中學歷史」第一冊、第二冊及「認識台灣」歷史篇,都是由台北的國立編譯館主編出版。使用年級是國中一、二年級。至於九十一學年度(2002)入學的國中學生,由於是採九年一貫課程的第一屆,將「歷史」納入「社會」,本研究暫不納入比較研究。

貳、課本主文之異同比較
  一、台灣與中國最早關係源起
   (一)大陸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98頁
    三國的統治者都注意發展生產。魏國修建許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產明顯恢復和發展起來。蜀國的絲織業興旺,蜀錦行銷三國。吳國的造船業發達,促進了海上交通的發展。吳國船隊曾到達夷洲,加強了內地和台灣地區的聯繫。
    二三○年,孫權派將軍衛溫等,率領一萬多名官兵,乘海船橫渡台灣海峽,到達夷洲。吳國的丹陽太守根據將士的見聞,寫「臨海水土志」,介紹台灣的地理、風俗、人情。
   (二)台灣的「認識台灣」(歷史篇)(第三章14頁)
    西元十二世紀前半葉(當北宋與南宋之際),已有漢人移居澎湖,並且到台灣從事貿易和短期居住。十四世紀後半葉(元末明初)以後,澎湖和台灣本島漸成為漢人和日本人走私貿易和海盜活動的據點。」(以上是提綱的一部份)
    在本文第一節的「漢人在澎湖和台灣本島的活動」(14~15頁)
  記載:
    「古代漢人對台灣有種種稱呼,眾說紛紜,到了元代文獻上出現用瑠求來稱呼台灣。明朝以後,漢人曾經用小琉球、東番、大員和台灣等名稱來稱呼台灣全島或部份台灣。
    西元九世紀末葉(唐末)就有漢人在澎湖活動,十二世紀前半葉,已有漢人移居澎湖,並且到台灣從事貿易和短期居住。元朝曾在澎湖設巡檢司。
    澎湖為明朝的版圖……因此台灣本島透過澎湖,與中國大陸的接觸更為頻繁,也成為漢人捕魚、貿易、走私和海盜活動的場所。」
    從十六世紀後半葉起到十七世紀二十年代,主要海盜的代表人物先後有:「林道乾、林鳳、顏思齊、鄭芝龍。後來鄭芝龍率眾向明朝投降。
   (三)兩岸異同比較
    兩岸歷史教科書記載台灣最早與中國發生關係的時間並不一樣。大陸版顯然認為比較早,強調內地與台灣發生關係早在三國時代就開始。可是台灣的「歷史」第一冊並未述及中國古代與台灣的關係。只有「認識台灣」(歷史篇)講得比較多,但是最早產生關係是西元九世紀末,大約是唐朝末年才開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直到明朝也只有將澎湖列入版圖,台灣本島並未包括在內。不過大陸版的教科書並未提起此事。
  二、鄭成功與台灣的關係
   (一)大陸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94~95頁
    明朝後期,荷蘭殖民者侵佔了我國寶島台灣。清初,在東南沿海一帶堅持抗清的鄭成功,決心從荷蘭殖民者手裡收復台灣。一六六一年,他率領將士,乘著數百艘戰艦,從金門橫渡台灣海峽,抵達台灣西海岸。當地居民送來酒食慰勞歡迎。鄭成功一面指揮艦隊駛進荷蘭軍盤踞的台灣城和赤嵌樓之間的海灣,切斷兩座城堡的聯繫;一面命令數千步兵迅速登陸,包圍赤嵌樓,斷絕城裡的水源。赤嵌樓的荷軍出擊,遭到慘敗,只好投降。
    鄭成功艦隊出發後,在澎湖遇上暴風驟雨,停泊了幾天,大風仍然不止,鄭成功抱著「冰堅可渡」的決心,毅然率領艦隊頂風冒雨,
劈波斬浪,繼續前進。鄭成功的艦隊到達台灣鹿耳門外。鹿耳門港門
狹窄,暗礁淤灘星羅棋布,水又很淺,大船平時無法通過。荷蘭殖民
者沒有在這裡設防。鄭成功率隊趕在大潮時,出敵不意地通過鹿耳門
登陸。鄭成功大軍如從天降,荷蘭殖民者大為驚恐。
    鄭軍繼續圍攻台灣城,荷軍頭目揆一派使者來見鄭成功,表示願意年年進貢,要求鄭軍退出台灣。鄭成功嚴詞拒絕說:「台灣一向屬於中國,如果你們繼續霸佔,我們就堅決進攻,把你們驅逐出去!」
揆一不聽警告,龜縮在台灣城裡頑抗。後來,一支荷蘭艦隊前來增援。鄭成功指揮艦隊迎擊,大獲全勝。台灣城內的荷軍被圍困八個月,
有的戰死,有的餓死,僅剩六百人。一六六二年初,荷蘭殖民者被迫
投降。台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鄭成功在台灣設置府縣,加強管理。他把軍隊分派到台灣各地墾田,並招來福建、廣東移民墾荒地。鄭成功還派人攜帶農具、耕牛,
去高山族村社傳授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使台灣的農業生產迅速擺脫
落後狀態。他又親自率部下,帶著茶、布等日用品,到高山族村社訪
問。高山族人民熱烈歡迎他們。
    一六八三年,清軍進入台灣,鄭成功的後代歸順清朝。第二年,
清朝設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台灣府的設置,加強了台灣同祖國內
地的聯繫,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
    大陸版七年級下冊108頁:清朝統一台灣以後,開放四個港
口,作為通商口岸。
   (二)台灣版「認識台灣」(歷史篇)23~28頁
    西元一六四四年,清兵進占北京後,明朝部分遺臣在南方,先後擁立幾位宗室為王,組織政府,繼續抗清,而延平王鄭成功在一六四六年起義於金門,並派部將施琅等人到南澳招兵買馬,以廈門、金門為反清基地。鄭氏在中國大陸抗清期間,金門曾是鄭軍駐防、練兵和運補糧餉的後方補給站。鄭氏在中國大陸抗清遭受重大挫折後,決定進取其父鄭芝龍曾占領過的土地肥沃、有發展潛力、戰略地位重要的臺灣。
    一六六一年四月下旬,鄭成功將金門和廈門交由他的兒子鄭經留守,率軍約二萬五千人先抵澎湖,然後轉進臺灣,迅速登陸,展開對荷蘭人的進攻。次年二月荷蘭人投降,鄭氏允許荷蘭人攜帶武器、財產、糧食和日用品離臺灣。從此鄭氏統治臺灣,建立臺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
    政治制度的初建
    鄭成功進取臺灣後,在赤崁(今臺南)地方設承天府,此為當時的行政中心,負責處理政務;承天府以北設天興縣,以南設萬年縣,
各置知縣掌理縣務;稱臺灣為東都,熱蘭遮城改名為安平鎮,並在澎
湖設安撫司,從此漢人的典章制度正式移植臺灣。
    實施墾殖
    鄭成功率領大軍登陸臺灣之初,臺灣農業尚不發達,難以供應所需糧食。後來鄭經又帶來大批軍民,糧食匱乏乃成為當時亟需解決的問題,因此積極從事墾殖,以增加糧食。墾殖的核心地帶在承天府和安平鎮附近地區,但北邊到今之淡水、基隆,南邊到恆春也有零星的墾殖。
    鄭氏實施墾殖,在政策上採軍屯、民墾和官墾並行,而以軍屯為主。軍屯是由當時的中央政府,將軍隊派遣到各地駐紮,就地開墾土地從事農耕,農暇時行軍事訓練,有戰爭時則上戰場。這一辦法可讓軍隊自耕自食,解決軍糧匱乏問題。今臺南縣左鎮、高雄市左營等許多地名,都是因當時的軍屯所在而得名。
    軍屯的實施,仍然沒有完全解決當時臺灣的缺糧問題,因此鄭氏還大量吸納中國大陸移民來臺墾殖。藉著移民的開墾土地,提高了臺灣的農業生產量。但鄭氏控制外的原住民各族,大體上仍然維持原有的生活方式。
   (三)兩岸異同比較
    1.台灣版將鄭成功「抗清」定位於「起義」;其在中國大陸「抗
清」遭受重大挫折後,決定進取有發展潛力、戰略地位重要的臺灣,
因此將荷蘭人逐出臺灣,建立臺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大陸版直指「荷蘭殖民者侵佔了我國寶島台灣,在東南沿海一帶堅持抗清的鄭
成功,決心將荷蘭殖民者手裡收復台灣,並強調荷軍頭目揆一派使者
來見鄭成功,表示願意年年進貢,要求鄭軍退出台灣。鄭成功嚴詞拒
絕說:台灣一向屬於中國,如果你們繼續霸佔,我們就堅決進攻,把
你們驅逐出去!……一六六二年初,荷蘭殖民者被迫投降。台灣重新
回到祖國懷抱,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由上可以感覺出台灣版將鄭成功「抗清」定位於「起義」是指鄭成功對統治政權不滿;其收復台灣也僅係鄭氏在中國大陸「抗清」,
遭受大挫折後,尋求另一抗清基地,建立的漢人政權。而大陸版強調
台灣一向屬於中國,鄭成功因為反對荷蘭殖民者侵佔了中國寶島台灣
,率軍將荷蘭驅逐出去,台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因此,是中國歷史
上的民族英雄。
    2.鄭成功是否真如大陸版所記載,說過:「台灣一向屬於中國」
這句話,值得考證。至少在明朝以前,根據台灣版「認識台灣」的記
載,台灣並不是中國的版圖。再者,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接收台灣,
是不是等於「回到祖國懷抱」?恐怕仍有討論之餘地。
    3.台灣版將鄭成功進取台灣後,設府、縣、鎮、司描述為從此漢人的典章制度正式移植臺灣。並指出鄭成功實施軍屯政策,雖然沒有完全解決當時臺灣的缺糧問題,但因鄭氏大量吸納中國大陸移民來臺墾殖。藉著移民的開墾土地,提高了臺灣的農業生產量。但原住民各族,大體上仍然維持原有的生活方式。大陸版則指出鄭成功招來福建、廣東移民墾荒地,派人攜帶農具、耕牛,去高山族村社傳授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使台灣的農業生產迅速擺脫落後狀態。他又親自率部下,帶著茶、布等日用品,到高山族村社訪問。高山族人民熱烈歡迎他們。突顯鄭成功對台灣農業的貢獻與原住民和諧相處情形。兩岸關於原住民的說法並不相同。
    4.台灣版未敘述鄭成功生後事情,大陸版說明「一六八三年,鄭成功的後代歸順清朝。第二年,清朝設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台灣府的設置,加強了台灣同祖國內地的聯繫,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

    5.大陸版刻意於108頁提到「清朝統一台灣以後,……」這種用詞也顯得突然,因為從沒有歷史教科書(大陸除外)如此敘述。
  三、清朝洋務運動
   (一)台灣版歷史第二冊,第32頁
    「咸豐時期橫行中國的英、俄、法列強,到了同治、光緒年間,
  又加入更多帝國主義國家。外力對中國的壓迫愈為加緊,日軍一面南擾台灣,吞併琉球,一面西圖朝鮮,進窺大陸;中法戰爭中,法國侵入安南,英國則藉機併有緬甸。帝國過去『千邦進貢、萬國來朝』的盛況不再,從東面砍殺而來的日本,嚴酷的考驗了洋務運動的成敗。

   (二)大陸版中國歷史,並無相關的記載,也未提到台灣。
  四、中日甲午戰爭‧馬關條約
   (一)大陸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
    第16頁,「動腦筋」:
    「一八九五年,有人寫出這樣的對聯:『台灣今已歸日本,頤和園又搭天棚。』想一想,台灣是中國的領土,為什麼『今已歸日本』
?『頤和園又搭天棚』,幹什麼?這兩件事聯繫到一起,說明什麼問
題?」
    第17頁,正文部份:
    「一八九五年四月,李鴻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簽訂了中日《馬
關條約》。這個喪權辱國的條約規定:清政府割遼東半島、台灣、澎
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
;增闢通商口岸等。《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17頁,楷體字部分:
    「《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來,全國人民憤怒譴責清政府投降賣國。台灣人民鳴鑼罷市,集會示威,發誓『願人人戰死而失台,決不願拱手而讓台。』」
    「一八九五年,日軍在台灣基隆附近登陸。台灣巡撫逃往廈門。
  台灣人民在徐驤領導下組織義軍,同駐防台南的劉永福黑旗軍互相配合,共同戰鬥,先後在彰化、嘉義等地,重創日軍。
    八卦山是彰化城的天然屏障,日軍久攻不下。日軍指揮官到前沿觀察,被義軍發現。義軍從山上發砲轟擊,日軍少將山根負重傷,不久斃命。後來,日軍收買奸細,從小路包抄,奪取八卦山。接著,彰化城陷落。不久,台灣全部淪喪。但是,台灣各族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爭取回歸祖國的鬥爭一刻也沒有停止過。」
    第18頁,練習活動部分:
    「練一練」
    連線搭配
 1842年  《南京條約》 割讓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
 1860年  《馬關條約》 割讓烏蘇里江以東領土(包括庫頁島)
 1895年  《北京條約》 割讓香港島
   「活動與探究」
    「故事會:搜集台灣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故事,在班裡交流」
   (二)台灣版歷史第二冊
    第37頁,正文部分:
    「馬關條約;戰爭失敗,清廷求和,七十三歲的李鴻章親赴馬關,不只須應付盛氣凌人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還挨了刺客一槍。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三月簽下了屈辱的馬關條約,承認朝鮮獨立,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及澎湖給日本,賠款二萬萬兩,增開通商口岸,允日人可在通商口岸設廠製造。」
    第40頁,練習活動部分:
    「問題與討論」
    「二、閱讀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二月馬關議和中之李鴻章與伊藤博文問答節略,回答問題:
   伊(伊藤博文)云:只賠款、讓地與占守地方三節,譯有華文。
    中堂(李鴻章)閱後云:即以此已譯三節開議,第一,賠款二萬萬,為數甚鉅,不能擔當。
    伊云:減到如此,不能再減,再戰則款更鉅矣。
    李云:賠款如此,固不能給,更鉅更不能給,還請少減。
    伊云:萬難再減,此乃戰後之事,不能不如此。
   李云:台灣全島,日兵尚未侵犯,何故強讓?
    伊云:此係彼此定約商讓之事,不論兵力到否。
    李云:我不肯讓,又將如何?
    伊云:如所讓之地必須兵力所到之地,我兵若深入山東各省,將如之何?
    李云:此日本新創辦法。兵力所已到者,西國從未全據,日本如此,豈不貽笑西國?
    伊云:中國吉林黑龍江一帶,何以讓與俄國?
    李云:此非因戰而讓者。
    伊云:台灣亦然,此理更說得去。
    李云:中國前讓與俄之地,實係甌脫(『甌脫』即國界外三不管之地),荒寒實甚,人煙稀少,台灣則已立行省,人煙稠密,不能比也。
    伊云:尺土皆王家之地,無分荒涼與繁盛。
    李云:如此豈非輕我年髦不知分別?
    伊云:中堂見問,不得不答。
    李云:總之,現講三大端,二萬萬為數甚鉅,必請再減;營口還請退出;台灣不必提及。
   李云:賠款還須請再減五千萬,台灣不能相讓。
    伊云:如此當即遣兵至台灣。
    李云:我兩國比鄰,不必如此決裂,總須和好。
    伊云:賠款讓地猶債也,債還清,兩國自然和好。
    李云:我接台灣巡撫來電,聞將讓台灣,台民鼓譟,誓不肯為日民。
    伊云:聽彼鼓譟,我自有法。
    李云:此話並非相嚇,乃好意直言相告。
    伊云:我亦聞此事。
    馬關議和中日本要求賠款多少?李鴻章希望減多少?結果呢?
    李鴻章對割台的態度如何?伊藤的態度呢?
    台民聞割讓的消息,反應如何?試就認識台灣歷史篇第七章第一節的材料稍加憶述回答。」
   (三)台灣版「認識台灣」歷史篇第七章第一節,57~61頁
    臺灣民主國的抗日
    西元一八九五年(清光緒二十一年)四月,中、日兩國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給日本。臺灣官民再三爭取清廷挽回,並爭取列強聲援,但均告失敗,只好尋求自救。五月二十五日,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巡撫唐景崧為總統,設立議院等機構,以丘逢甲為義軍統領,抗拒日本的接收。
    然而,日軍登陸不久,守軍潰敗,唐景崧、丘逢甲等相繼內渡中國大陸。六月,日軍進入臺北城,宣布開始統治臺灣。鎮守臺南的劉永福繼續領導軍民抗日。
    六月下旬,日軍南下,各地民眾紛組義軍和留臺的新楚軍、黑旗軍英勇抗戰,終因兵力、武器與日軍相差懸殊,而節節退守。十月下旬,劉永福也棄守內渡,日軍占領臺南城,民主國的抗日完全瓦解。
    日本為對付臺灣軍民英勇的守土抗戰,曾出動大軍鎮壓。臺灣軍民戰死或遭殺害者多達一萬四千人,犧牲十分慘烈。
    各地義民的武裝抗日
    一八九五年十一月,臺灣總督府宣稱平定全島後,各地仍不斷有武力抗日事件發生。各地義民的武裝抗日,大致可分為前、後兩期。
至一九○二年止為前期,這一時期,抗日事件前仆後繼,參加的民眾
多者數千人,少者數百人,大多採取游擊戰術,使得日人猝不及防,
而受到嚴重的打擊。
    最初,總督府常採取殘酷的報復性鎮壓,而濫殺無辜,但更加驅使許多民眾加入抗日的行列。後來改實施「三段警備制」,依治安狀況,將全島劃分為危險、不穩、平靜三區,分別由軍隊、憲兵、警察負責警備,但效果不彰。一八九八年,總督兒玉源太郎進而改採鎮撫兼施策略,一面擴充警力,利用壯丁團協助,以武力進行鎮壓;一面制定招降辦法,誘降安撫抗日分子。一九○二年,各地抗日勢力悉數瓦解,民間私有武器全被沒收,這七年間因參加抗日而戰死或被捕殺者多達一萬餘人。
    一九○七年至一九一五年為後期。這一時期,臺灣各地先後發生十餘起具民族革命性質的抗日事件,各事件都密謀一舉消滅並驅逐在臺日人。不過,參加人數除了苗栗事件、西來庵(在今臺南市內)事件稍具規模外,其餘的僅約十餘人到百餘人。
    由於當時總督府對臺灣社會的控制已十分嚴密,所以各事件大多在密謀起事階段就被總督府偵知拏辦。一九一三年,涉嫌苗栗事件被判處死刑者,有羅福星等二十人,在刑場上均表現出從容赴死的氣魄,而使現場的日本官員為之動容。一九一五年,涉嫌西來庵事件被捕偵辦者將近二千人,最後,被處死者有余清芳等一百餘人。
    霧社事件
    一九三○年十月,霧社地區原住民因不滿日本官吏的橫暴和壓制,在酋長莫那魯道率領下,突擊參加學校運動會的日人,殺害一三四人,奪取武器彈藥,然後退入山中。
    事件爆發後,總督府調集軍隊、警察二千餘人,使用轟炸機、毒氣等,展開強力鎮壓。霧社原住民經五十餘日抵抗,終告失敗,原有人口一千四百人,僅剩五百人。翌年四月,日本警察唆使親日原住民加以突擊,又有多數人被殺。
    這次事件迫使總督府不得不再檢討其原住民政策,臺灣總督等有關官員均引咎辭職。
  (四)兩岸異同比較
   1.有關中日甲午戰爭的起因與過程,兩岸教科書均著墨不多,對
  於簽訂馬關條約的內容,及引起台灣人民的反抗,兩岸並無差異。
   2.兩岸教科書均強調抗日運動,並舉例說明。台灣版「認識台灣」提到當時成立「台灣民主國」,並推舉唐景崧為總統,大陸版則隻字未提。
   3.兩岸教科書均未深入探討,中日甲午戰爭與台灣毫無關係,為什麼馬關條約會要求割讓台灣、澎湖?如果能從此切入,則應不難窺知當年日本侵略亞洲的野心。
   4.雖然大陸版所提彰化八卦山抗日事件,與台灣版霧社事件等例子均不相同,但反映當年台灣人民的輿情則是一致的。
  五、對日抗戰(1937~1945)‧日本投降
   (一)大陸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83頁:
    「在中國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沈重打擊下,八月十五日,
  日本天皇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八年抗日戰爭,中國人民終於取得了偉大勝利,台灣也回到祖國的懷抱。」
   (二)台灣版歷史第二冊第143~144頁:
    「抗戰精神與意義 中日之戰,中國以弱抗強,是『自
  衛抗戰』,因此可以凝聚民氣,抗戰到底,打敗侵略。日本以小博大,企圖速戰速決,結果如蛇吞象,陷入泥沼,終於敗降。這一場戰爭,對中國人來說是道道地地的『全面抗戰』,它的涵義是『人人抗戰』、『處處抗戰』、『長期抗戰』。即使被日本殖民的台灣,也有不
少人潛返大陸,成立抗日團體,組織少年團、義勇隊等,爭相投入抗
戰的行列。」
   (三)台灣版「認識台灣」(歷史篇)第86~89頁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設立與臺灣的接收
    民國三十二年(西元一九四三年)底,中、美、英三國領袖發表開羅宣言,宣示戰後日本應將中國東北、臺灣、澎湖等歸還中華民國。翌年,政府設立臺灣調查委員會,展開接收的準備工作。
    三十四年八月,日本無條件投降。政府隨即成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任命陳儀為行政長官,負責接收。臺灣民眾熱烈歡迎前來接收的軍政人員。十月二十五日,在臺北舉行受降典禮和慶祝臺灣光復大會,臺灣正式脫離日本的殖民統治,而成為中華民國的一省,並訂這一天為「臺灣光復節」。
   (四)兩岸差異比較
    1.兩岸歷史教科書對於八年抗日戰爭,均有很多記載,但都未顯示與台灣有關。只有在台灣版歷史則寫著:「即使被日本統治的台灣,也有不少人潛返大陸,……,爭相投入抗戰的行列。」
    2.大陸版只提到「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台灣也回到祖國的懷抱」,但未提到開羅宣言。
    3.「認識台灣」歷史篇則更深入提到台灣的接收,以及後來「行
  政長官公署」的不當措施與「二二八事件」,但並未明白點出此乃造成台灣人民後來省籍情結的關鍵點。
  六、二戰後的變局
   (一)大陸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96頁
    「百萬雄師過大江 三大戰役後,人民解放軍乘勝追擊
  ,一直打到長江北岸。一九四九年四月,毛澤東和朱德對中國人民解放軍下達進軍的命令。等候在長江北岸的解放軍百萬雄師,分三路渡江作戰。國民黨的長江防線頃刻崩潰。二十三日,南京解放,統治中國二十二年的國民黨政權垮台了。南京解放以後,人民解放軍在各個戰場上,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繼續追殲國民黨殘餘軍隊。國民黨殘餘勢力退往台灣。」
   (二)台灣版歷史第二冊第155~156頁:
    「分裂局面的形成國共之爭的後期雙方是文爭加上武
  鬥。民國三十五年六月,中共把百萬軍隊整編為五個軍區,易名為『人民解放軍』,先以『鄉村包圍城市』的方式侵城略地,然後輔以洶湧的學潮,發動全面內戰。三年半的激戰,歷經遼瀋、徐蚌、平津三次重大戰役,國軍兵敗如山倒。三十八年一月蔣總統引退,代總統李宗仁求和遭拒,四月共軍渡江,南京失守,是年底中央政府播遷台灣,兩岸長期分裂的局面因此形成。中國大陸,在國民政府支撐下,挨過八年艱苦抗戰歲月,卻不料在對共黨三年多的戰爭中沈淪、變色。

   (三)台灣版「認識台灣」(歷史篇)第90~91頁:
    中央政府播遷來臺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共全面發動內戰,政府明令動員戡亂。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初,蔣中正總統被迫引退,局勢逆轉,共軍奪占整個中國大陸。十二月,中央政府播遷來臺。翌年三月,蔣中正復行總統職務,集中全力鞏固臺灣、澎湖、金門、馬祖等基地,進行政治、經濟、社會的改革。
    戒嚴的實施
    三十八年五月,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為了維護治安,宣布全省戒嚴,長期限制人民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自由,而備受輿論的批評。金門、馬祖則劃入戰地政務實驗區,實施軍事管理,限制住民的自由和參政權,成年民眾編為自衛隊,支援國軍作戰。
   (四)兩岸差異比較
    1.兩岸對於大陸的兩黨分裂戰爭,結果的敘述並無差異。台灣版說國軍「兵敗如山倒」;大陸版則形容為「秋風掃落葉」。一九四九
年國民黨退居台灣乃是不爭的事實。
    2.「認識台灣」歷史篇提到當年「蔣中正總統被迫引退,翌年又復行總統職務」,其原因、過程均未說明。何謂「引退」?是辭職嗎
  ?還是留職停薪?如何被迫?被誰所迫?到台灣後又根據什麼法律可以「復行總統職務」?歷史教科書都沒有說明。當然大陸版更不會提及。
    3.兩岸歷史教科書,似乎都沒有深入探討當年國民黨戰敗,丟掉整個大陸的真正原因,以致於後來在台灣執政也未能記取歷史的教訓。尤其是台灣的歷史教科書,未能誠實面對歷史,檢討錯誤,對學生的啟發意義就不大。

  參、兩岸歷史教科書插圖之比較
    一、台灣版歷史第一冊與大陸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下冊之比較
   (一)中國古文明部分
    1.台灣版:第8頁,「新石器時代重要文化遺址分布圖」,有台
  灣圖形,其上並畫註「大坌坑」。
    2.台灣版:第12頁,【問題與討論】一、比較山頂洞人文化和台灣「長濱文化」的異同。
    3.大陸版:上冊第3頁,「我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的分布」,有
  台灣圖形,上加小圈,於圖例中說明小圈為遠古人類遺址。    (二)春秋戰國時期
    1.台灣版:第26頁,「春秋列國形勢圖」及第27頁,「戰國七雄形勢圖」,皆畫出台灣,未標記任何文字。
    2.大陸版:同時期無任何有關台灣之文字圖像。
    (三)秦漢時期
    1.台灣版:第32頁,「秦朝疆域圖」及第35頁,「西漢盛世疆域圖」,皆畫出台灣,未標記任何文字。
    2.大陸版,上冊第54頁,「秦朝疆域圖」及第77頁,「西漢疆域圖」,皆畫出台灣,未標記任何文字。
   (四)三國、魏晉時期
    1.台灣版:第48頁,「三國鼎立形勢圖」,上有台灣圖形,並註明「夷洲」。第51頁,「南北朝對峙圖」,再分宋、齊、梁、陳四圖
  ,皆畫出台灣,未標記任何文字。第57頁,「兩晉間中原世族南渡示意圖」,畫出台灣,未標記任何文字。
    2.大陸版,上冊第97頁,「三國鼎立形勢圖」,上有台灣圖形,
  並註明「夷洲」。第98頁,活動與探究,又有「三國鼎立形勢圖」,
  上有台灣圖形,但未標記任何文字。第102頁,「淝水之戰形勢圖」
  ,上有台灣圖形,並註明「夷洲」。
   (五)隋唐時期
    1.台灣版在隋代部分無任何有關台灣之文字圖像,在唐代則有第61頁,「唐代盛世疆域圖」,上有台灣圖形,並註明「流求」。
    2.大陸版,下冊第2頁,「隋朝疆域」,上有台灣圖形,並註明
  「流求」。第23頁,「唐朝後期疆域和邊疆各族的分布」,上有台灣
  圖形,但未標記任何文字。第27頁,「唐朝對外主要交通路線圖」,
  上有台灣圖形,並註明「流求」,下加說明:流求,今台灣。
   (六)宋元時期
    1.台灣版:第72頁,「北宋遼夏關係圖」及第75頁,「南宋與金對峙圖」,上皆有台灣圖形,並皆註明「流求」。第80頁,「蒙古三
  次西征路線圖」及第81頁,「元初疆域圖」,上皆有台灣圖形,但未標記任何文字。
    2.大陸版,下冊第47頁,「遼、北宋、西夏形勢」及第49頁,「金、南宋對峙形勢」,上皆有台灣圖形,但皆未標記任何文字。第64頁,「元朝疆域」,上有台灣圖形,並註明「琉球」。
   (七)明代
    1.台灣版在明代部分無任何有關台灣之圖像,但在第107頁,清代主文後,以注釋方式敘述「明末,鄭成功東渡台灣,荷蘭人投降。
  鄭氏以台灣為反清復明的基地,並積極推動建設。到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施琅率兵攻打台灣,鄭克塽投降。鄭氏三代在台灣的統治,至此結束。」。
    2.大陸版,下冊第85頁,「鄭和下西洋路線」,上有台灣圖形,
  但未標記任何文字。
    3.大陸版,下冊第94頁,「導入框」部分,敘述如下:「一六二四年,一群荷蘭殖民者乘船來到我國台灣島西海岸,企圖登陸,被當地居民阻止。他們捧著白銀,乞求說:『船漏了,請租給我們一張牛皮大的土地歇歇腳,船一修好,我們就走。』善良的居民答應了。荷蘭殖民者用剪刀把一張牛皮裁成許多細條,連接起來,圈了一大片土地。就在這片土地上,他們修築城堡,架設大炮。從此,荷蘭殖民者逐漸佔領了台灣。與此同時,沙俄也不斷侵略我國北部邊疆。是誰收復了祖國的寶島台灣?又是誰遏制了沙俄的侵略?」
   (八)清代
    1.台灣版,第107頁,「問題與討論」,「二、對照『盛清時代
疆域圖』和『中華民國地圖』,說出你對『版圖』的認識。」中,於於(108)頁「盛清時代疆域圖」,繪出台灣圖形,並註明「台灣」

    2.大陸版,下冊第102頁,「清朝疆域」,上有台灣圖形,並註
明「台灣島」。次(103)頁,「活動與探究」,「填圖:請在下頁的清朝疆域圖上,填寫邊疆省級行政管轄機構的名稱。」活動中,
於再次(104)頁,「清朝疆域」,上有台灣圖形,並註明「台灣島
」。
  二、台灣版歷史第二冊與大陸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之比較
   (一)太平天國時期
    1.台灣版《歷史》:
    第21頁,「太平天國形勢圖」首次出現台灣,並註記「台灣」。
    2.大陸版《中國歷史》:
    無相關資料。
   (二)中日甲午戰爭時期
    1.台灣版《歷史》:
    第34頁,有「中日甲午戰爭圖」,角圖標註台灣為馬關條約割
讓地。
    第39頁,有「清季列強在華勢力範圍圖」台灣旁註「日占」。
    2.大陸版《中國歷史》:
    第16頁,有戰爭示意圖,未出現台灣。
    第17頁,有「台灣軍民在新竹痛擊日本侵略軍」圖。
   (三)辛亥革命時期
    1.大陸版《中國歷史》:
    第35頁,有「武昌起義形勢圖」,台灣內註「日占」。
    2.台灣版《歷史》:
    無相關資料。
   (四)北伐戰爭時期
    1.大陸版《中國歷史》:
    第51頁,有「北伐戰爭形勢示意圖」,畫出台灣,無標註任何
文字。
    2.台灣版《歷史》:
    第106頁,有「北伐經過概見圖」,未畫出台灣。
   (五)中共叛亂時期
    1.大陸版《中國歷史》:
    第61頁,有「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示意圖」,畫出一半台灣,無
標註任何文字。
    2.台灣版《歷史》:
    第127頁,有「抗戰前中共根據地形勢圖」,台灣內註「日占」
      。
    第130頁,有「國民政府追剿中共紅軍主要路線圖」,台灣內
無任何文字註記。
   (六)對日抗戰時期
    1.大陸版《中國歷史》:
    第83頁,有「台灣人民歡慶抗戰勝利」圖。
    2.台灣版《歷史》:
    第143頁,有「抗戰形勢概見圖」,畫出並註明台灣。
    第144頁,有「在浙閩地區活動的台灣義勇隊附設台灣醫院」
圖及「台灣少年團圖」。

肆、兩岸歷史教科書比較後之省思
  一、台灣何時與大陸發生關係,兩岸說法不一。
    大陸版提到早在三國時期,孫權便派將軍衛溫率領一萬多官兵橫渡台灣海峽,到達夷洲。「臨海水土志」便介紹了台灣的風土民情。
但是台灣版卻說,在唐末就有漢人在澎湖活動。兩岸的說法差距太大

    此事應該不難考證,因為台灣版「三國鼎立形勢圖」上有台灣圖形,而且註明「夷洲」,那麼只要再找「臨海水土志」來考證,就可以獲得證實。究竟兩岸的史事記載,何者有誤,不難分辨。
  二、何謂「台灣一向屬於中國」?
    大陸版說,鄭成功對荷蘭人說:「台灣一向屬於中國,如果你們繼續霸佔,我們就堅決進攻,把你們驅逐出去!」這一段話,有許多令人好奇的地方。
    首先,鄭成功當年真的說過這些話嗎?根據那一本史書的記載?其次,兩岸教科書在明朝以前,均無記載將台灣納入版圖的史實。「認識台灣」也提到,一直到明朝,才將澎湖納入版圖,但並未包括台灣本島。那麼究竟大陸版所謂:「台灣一向屬於中國」,是什麼意思
?對於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成功,大陸版說:「台灣重回祖國懷抱」,
這樣的說法,如果沒有根據,就不恰當。
  三、鄭成功是台灣的第一個漢人政權。
    台灣版特別提到鄭成功是台灣的第一個漢人政權。這個意思就是明白表示,在鄭成功以前的台灣政權,都不是漢人成立的。大陸版雖然沒有像台灣版強調「第一個漢人政權」,但對於鄭成功對台灣的經營,有不少描述。相較於此,大陸版從未曾提到鄭成功以前,有那一朝代的那一些歷史人物,曾經治理台灣。這樣看來,是不是也算是對台灣版歷史教科書的一種呼應呢?
    如果這種史實經過查證,確認的話,那麼前述「台灣一向屬於中國」、「台灣重回祖國懷抱」的記載,大陸版就必須重新思考。
  四、日本的動向如何?兩岸記載不多。
    台灣版提到,「咸豐時期,日軍一面南擾台灣、吞併琉球、西圖朝鮮,……。」這些都充分反映出日本侵略鄰國的野心。兩岸歷史教科書對於清朝初期,日本的動向敘述不多,甚至可以說,當年清朝由於不瞭解,以致於誤解日本,夜郎自大,有一點看不起日本,這些都是有脈絡可尋。可是兩岸的歷史教科書都沒有在這方面進行分析。這是由於故意的,認為不重要,還是編輯委員疏忽了呢?
  五、中日甲午戰爭與台灣何關係?
    光緒二十年的中日甲午戰爭,導火線是日軍出兵朝鮮,而當時清帝國是朝鮮的宗主國,因此中、日兩國才正式交戰。其實兩岸歷史教科書對中日甲午戰爭分析都不多。面對日本有備而來的挑戰,當年的清朝政府卻仍以軍事(海軍)強國自居,結果是不堪一擊。不只是清政府自己,全世界除了日本之外,都很意外。這內在的因素,值得探討。
    戰後的「馬關條約」,竟然割讓台灣、澎湖,開啟了台灣另一頁悲慘的命運,為什麼在朝鮮打戰,在日本簽約,卻割讓台灣?日本圖謀台灣的背景與動機何在?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只可惜兩岸教科書都沒有進行探討。
  六、日本統治台灣五十一年,教科書記錄不多。
    兩岸歷史教科書,對於日本統治台灣的情形,均沒有記載。台灣是近幾年增加「認識台灣」課程之後,才有專章討論。在國民黨統治台灣,實施戒嚴的四十多年裡,雖然歷史教科書未記載當年的那一段歷史,但受過日本統治的台籍人士,都會將歷史告訴孩子,並拿來與國民黨的統治作比較。
    如今,受過日本殖民教育的台籍人士日漸凋零,歷史教科書愈顯得重要。把日本人統治台灣的記錄寫下來,讓後代子孫都不會讀不到這段歷史。
  七、對日抗戰時,台灣的角色與定位是什麼?
    兩岸歷史教科書對於八年抗戰期間,台灣所扮演的角色並未述及。事實上,在日本統治之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台灣並沒有缺席。
據老一輩人回憶,當年躲盟軍空襲的經驗歷歷在目,也有許多台籍日兵被派赴海南、南洋作戰,當然也有慰安婦的問題。這些都是非常具體的歷史事實,也是台灣文化構建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雖然教科書上沒講,但是對大多數台籍人士而言,日治時代的戰爭經歷與大陸來台的國民黨部隊完全不一樣,這些都構成了台灣文化的一部分。但是歷史教科書似乎是忽略了。
  八、國共內戰,為何國民黨會輸?
    在第二次大戰結束,中國陷入內戰,但是對於國民黨戰敗,丟失大陸廣大河山,始終不見歷史教科書提出中肯的分析,針對當年國民黨敗戰的原因提出虛心的檢討,作為歷史的教訓。同樣的,國民黨又為什麼選擇播遷台灣?當年他們對台灣瞭解多少?有多少接觸?在兩岸歷史教科書中均未說明。歷史教科書原應就史實作出記錄,更應該針對其中原委,提出說明。台灣以前在國民黨執政時,歷史教科書是以「黨」為中心來撰寫,當然不會自我檢討。如今已不是國民黨執政,難道歷史教育不會進步嗎?
  九、蔣中正總統引退,遷台後又復行視事。
    什麼叫做「引退」?何謂「復行視事」?這兩個名詞在憲法中都沒有明文規定,可是卻都發生了。這便說明了歷史的詮釋權是掌握在執政者的手中。全世界大概找不出任何一個先進國家的總統,可以「想不做就不做,想恢復就恢復」的。這是一種「人治」、「集權」的
反映。
    當年的動亂、沒有制度,不能在歷史上美化,而應該誠實面對。
歷史的意義在此,歷史教育的價值也在此。只可惜台灣在政黨輪替後,新的執政者並未用心檢視教科書的內容,重親檢證,針對過去國民黨刻意隱瞞、美化的歷史教材提出檢討。誠一大遺憾。
  十、歷史不是為政治作服務,而是以國家為中心。
    兩岸過去許多恩怨,不應該成為教育下一代的歷史教育內容。大陸不宜為了統一台灣,而故意在教科書上有所設計;台灣也不應該因為執政黨不同,而否認台灣與大陸的源遠流長關係。過去國民黨長期在台灣執政,為所欲為,教育更是淪為政治的工具(大陸也差不多)
。如今政黨輪替之後,台灣的教育應該有其主體性,不論是誰執政,
都堅定不移地奉行教育的宗旨,為國家發展而服務,不是為政黨或政客作服務才對。
    除此之外,台灣文化構建的主流因素,也應該在歷史教科書上進行分析,教導學生認識當前台灣社會價值對立、矛盾、衝突的由來。
許多政客自稱代表「主流民意」,事實上學校並沒有說台灣的「主流
民意」在那裡。藉由歷史教育,來分析台灣主流民意的源起,是最恰
當不過的了。

  伍、結語
    兩岸歷史教科書中,記載「台灣」的史實多寡,過去並沒有人比較過。但藉由本文的比較,可以發現許多令人好奇的地方。兩岸政府應該敞開心胸,針對兩岸史實記錄的差異,深入檢討,並且截長補短,使歷史忠於史實,而非為政治作服務。
    記得有一次參訪四川重慶當年國民黨禁錮共產黨情治人員的「渣滓洞」,現在已成為大陸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貼有許多殉難的革命烈士相片和史蹟。西南師大教育學院張院長就問我有什麼感想。
  我當時的感受很強烈,只覺得兩黨政治人物為了爭領導權、統治權,
死了太多菁英。如果這些人才當年能夠合作,今天的中國絕對不止如此。回想歷史,看看今天的台灣,不禁令人感慨萬千;各黨的領導人
物為了爭當總統,彼此為反對而反對,國家不斷內耗,完全不團結、
合作,這與當年的國共內戰有何兩樣?人們完全沒有從歷史中學到教
訓。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歷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兩岸領導人都應該虛心認識這一點,並勤讀歷史,從中吸取智慧與知識。果真如此,則國家及人民都會受益無窮。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