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李文恒:历史探究课的实效性

时间:2009-10-18 17:52:50  来源:李文恒
 

 

新课标下历史探究活动课的实效性

 

宝坻区大钟高中

李文恒

 

内容摘要:历史探究活动课是人教版历史教材设立的新的历史课程资源。它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历史现象发生的背景,探究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方法。同时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能够充分锻炼搜集历史资料并正确评价历史资料的能力,对历史结论的质疑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等。但由于其操作性很难把握,因此很多农村普通高中开设的很少。笔者根据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在实践中进行了初步尝试。本文将从实施探究活动课的依据、探究活动课的操作实践等方面探讨其实施的有效性。

 

关键词:探究活动课  实效性


新课改的核心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发生重大变化。而从历史学科来看,为了实现新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目标,人教版教材中推出的历史探究活动课在历史课程资源中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根据笔者在教学一线的了解,很多普通高中校对这种课程认识不够,尤其是农村,造成设置探究活动课的基本功能不能发挥。因此笔者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探究活动课的实效性作初步的探讨,以期同仁批评指正。

 

探究活动课实施的依据

 


探究活动课是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的课程。它是一种主张通过活动方式来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及个性培养的教育形式。其依据有:

历史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三维目标中规定:历史学习要“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因此,笔者认为人教版历史教材所设立的历史探究活动课能使学生独立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与同学、老师之间进行平等地互动交流,真正起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目的。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历史教学创新所追求的也是培养创新人才。人是在创造活动中并通过创造活动来完善自己的,要使学生具备创新的能力,教学必须是具有创新性的教学,通过不断追求的,不断探索的教学实践,最终使学生成为具有不断追求、勇于挑战和富于自主精神的创新性人才,这必须重视历史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也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学生往往被动的接受知识,合作意识难以萌发,缺乏合作精神,甚至把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对立起来。探究活动课的开放性特征决定了它的合作性。没有老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分工合作和沟通,就难以完成高质量要求的课题,也难以体现活动课的目标。所以,探究活动课的上课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合作意识的形成,为今后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探究活动课的实效

 


历史探究活动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型模式,必须摆脱传统教育的理念,以新的视角和层面来加以审视。笔者以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课一为例,探讨一下实施探究活动课的实效性。

1.转变了教师角色,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范围

通过探究活动课的实践,使教师真正从知识的传递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高中历史教学由历史老师一人唱主角变为大家都来唱的课程,老师更多地要营造民主、和谐、热烈、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心智都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到全面发展。比如,在人教版《从1913年的一份问卷谈起》这一探究活动课的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本节探究活动课介绍

探究活动课从1913年的一份问卷测试切入,由于这份问卷的对象是中小学生,在年龄上与现在学生相近,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从心理上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这份问卷调查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有助于学生认识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是对“辛亥革命”这节课的延伸和拓展。由于这节探究活动课是以问卷调查形式展开的,决定学生探究活动的形式最适合分析研讨,即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从中获得历史结论。

(2)参与学生小组的讨论,提出教师的观点。


教师在小组中作为一个参与者,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学生进行情感认识的交流,增进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程度。比如,我在参加学生探究小组讨论时,是这样操作的:

A组:选择的研究对象是为什么1913年中小学生问卷调查中最崇拜孔子?本组采用记者专访的形式进行,由小组长主持,其他学生发言。以下是学生发言的记录:

有学生说:“根据我对孔子生平的了解以及孔子的教育理念,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非常大,当然会得到中小学生的崇拜。因此这份调查中中小学生把孔子作为崇拜的第一人是有原因的。”

有学生说:“根据1913年的社会状况,民国建立以后,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意识根深蒂固。而且袁世凯在思想领域正在推行尊孔复古逆流,学校教育仍以儒家经典为主,因此当时的中小学生崇拜孔子。”

有学生说:“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这份调查有可能是伪造的。因为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根据教材中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文化教育法令中规定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由此可以判定学校不再推行封建教育了,那么问卷调查中所提到的50%以上学生都崇拜孔子就不成立了。老师,您怎么看?”

教师:听了几位同学的发言,我觉得同学们都坚持了论从史出的原则,所举史实都能支持自己的观点。老师认为大家探究问题时,还要注意用全面发展的眼光、辨证的去看问题。孔子的思想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前两个同学各从一个侧面去探究,能从史实出发提出自己的观点是值得肯定的。第三个同学提出的观点很值得赞扬,因为他对资料提出了质疑,这是我们探究问题要坚持的原则。

在这个小组讨论中,学生提出了很多观点,思路也很开阔,如果教师对学生的看法不加理睬对学生的独立思索没有给予肯定,也就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同时教师也应该适时的渗透一些看待问题的方法,以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探究活动中加以运用。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兴趣。

需要学生通读有关教材,掌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外,还要求学生去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充实知识,然后用自己的思路去论证所持观点。学生在大量的资料中既开阔了视野,又增强了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浓厚兴趣,真可谓是乐在其中。比如,我在这节探究活动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具体做法:

学生搜集资料,充分理解辛亥革命后的背景

比如:国内方面:中国刚刚摆脱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帝制,民国成立不足两年,各方面百废待兴;新兴资产阶级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是当时的社会进步思潮;封建思想意识残留浓厚;袁世凯政权复辟倾向日益明显;在文化领域内大兴封建复古之风为复辟造舆论,《四书》《五经》的儒家经典被列为学校的的正式教学科目;有识之士奋起抗争。国际方面: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日益膨胀,刚刚完成对朝鲜半岛的吞并,又把侵略目标指向中国,加紧对华经济渗透。欧美列强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日益激化,欧战一触即发。

采用辩论的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辩论形式在探究活动课中能够充分的利用,对于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学生的批判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学生对历史资料的审视、判断,去伪存真,也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比如:在小组讨论中,学生是这样操作的:

 

B组:选定的探究对象是根据1913年中小学生对孔子与孙中山认识,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是否深入人心。采用的形式是辩论的形式。正方同学认为: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反方同学认为1913年江苏中小学生最崇拜孔子,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没有深入人心。

简要记录:

正方同学: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通过的一系列法令中充分体现了民主的概念,而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确规定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反对君主专制,民主观念得到了充分体现。

反方同学:尽管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实行民主,但在1913年的材料调查中为什么中小学崇拜最多的是孔子和孟子,第三位才是孙中山。说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仍然是封建旧思想。

正方同学:这份材料只是对江苏一个地区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并不能代表全国的状况,单凭这一份材料不能说明问题。

反方同学:从中小校学生崇拜孔子、孟子,说明在辛亥革命以后,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革命是非常不彻底的,中国底层人士并没有接受民主共和的理念,我们还可以从语文课本中学过的鲁迅的小说《药》和《阿Q正转》充分认识到当时国人的愚昧。

通过以上辩论,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看法有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材料有自己的看法,特别是能够正确运用材料说明自己的观点,由此探究活动课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了解不同观点,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

探究活动课弥补了普通讲授课的缺陷,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从而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比如,在探究活动课最后,我又列举了其他历史教育人士的观点。何成刚、吕准能在2005年《历史教学》(第8期)的观点:

崇拜孙中山的中小学生只占所有学生的5.7%,比例非常小,在革命势力极强,风气极盛,教育又较为发达的江苏,学堂学生做出如此的选择,怎么能说明“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呢?再说,以一场并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便欲实现“民主共和深入人心”的目的,是否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急于求成的“大跃进”心理?尤其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形势下,“深入人心”更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学生崇拜“孔孟”,是否就一定反映了社会发展“旧”的一面?这也是值得商榷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孔孟”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教育活动和政治思想(比如“仁”及“仁政”思想)而获得了非常高的地位,那么学生崇拜“孔孟”难到就“错”了?即使在今天的学校历史教育和语文教育中仍在提倡。

学生通过了解他人的观点,对1913年出现的问卷分析得更为透彻,自己的思维水平得到了升华。

通过以上对探究活动课实效性的认识,要求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提倡教师积极引导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课堂模拟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求、体验历史过程,使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由“教师→学生”的单一途径变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等多元途径。

同时在实施活动课过程中,我感觉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在课堂探究中教师的主导性和组织的有序性需进一步提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这就对教师的课堂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主导性不能因为充分给了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而上失去作用;其二学生所需探究材料缺乏。因为学生的视野和所占有的材料有限,特别是农村,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提供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比如提供有关书籍、历史学习网站、百家争鸣的观点等等。

总之,以上所述是我在实践操作中的一点做法和想法,目的是要增强历史探究活动课的实效性,使其真正成为学生活动的舞台。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之中,让他们在活动中运用学到的历史方法,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不失时机地巩固历史知识和技能,同时设计好学生展示活动成果方式,把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转化为对历史学科的爱好,使历史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的新天地。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