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李满园:“如何评价拿破
最新热门    
 
李满园等:研究性学习课例“如何评价拿破仑?”

时间:2009-10-18 17:54:13  来源:李满园
 

   “如何评价拿破仑?”研究性学习课例(案例分析)

    编者按:中学历史教学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倡导“探究式学习”,为此,本刊从去年第12期连续发表了若干篇华东师范大学聂幼犁教授对具体教学案例的点评,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其中有一些不同意见。本期特编发李满园、陈志雄二位老师的案例及点评,欢迎广大教师比较分析,并将你的意见和想法告诉我们,以推动“探究式学习”的深入发展。

一、课题的提出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我校高二(8)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遵循刘宗绪教授指出的“实事求是,还原历史”的原则,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评价拿破仑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认识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对于拿破仑建立帝制,恩格斯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

    对于这段话,同学们提出疑问:假若没有拿破仑,有没有其他人能代替拿破仑?拿破仑建立帝制是进步还是倒退?对外战争是导致拿破仑失败的原因吗?

    这些问题反映出学生们在动脑筋思考。我抓住这个机会,以“如何评价拿破仑?”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讨论拿破仑掌权的背景、资产阶级建立第一帝国的目的和拿破仑对外战争,要求学生依据历史条件和史料,全面、客观地评述拿破仑,从而形成正确的英雄史观和个人价值观。

二、发展目标

1.知识拓展目标

    针对学生历史知识片面、零碎,我们补充了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著作节选,补充了《拿破仑传》《拿破仑一世传》《拿破仑时代》《德国状况》《神圣家族》《法国通史》等著作中的有关部分内容,巩固和扩充以下知识:

(1)了解天赋人权学说、人民主权学说及资本主义社会民主、自由、平等的基本原则,认识资产阶级的革命要求。

(2)了解拿破仑上台的历史契机及拿破仑的主观努力。

(3)了解拿破仑制定的内外政策及其开拓创新的特点。

(4)认识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性、渗透性。

2.能力发展目标针对同学们思维单一化,力求发展立体思维、抽象思维,使之向理性思维、辩证思维发展。

3.思想认识提升目标

探讨历史唯物主义的英雄史观,定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与点评

师:二百年前(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此,恩格斯有一段精彩的论述(略,见上)有位同学对此提出疑问,好,我们请这位同学陈述自己的看法。

生1:假若没有拿破仑,也就没有雾月政变,没有法国的军事独裁政权,没有法兰西第一帝国,没有资产阶级稳定的统治秩序,没有狂热的对外征战。拿破仑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的典型代表,他的成功与失败,都与他的勃勃雄心(或野心)、军事才能、性格禀赋密切相关。可以说,拿破仑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奇才。没有拿破仑,地球虽然也在转,但转法不一样。

师:这位同学的观点很独特。我们现在来探讨一下,如果没有拿破仑,换成其他人,会不会称帝。

生2:拿破仑熟读启蒙思想家著作,深谙社会契约论中天赋人权学说、人民主权学说,具有一定民主意识。但他为何称帝呢?启蒙思想家关于资产阶级政体的认识不同,有人主张君主立宪制,有人主张三权分立制,也有人主张开明君主专制。我认为拿破仑第一帝国比较接近开明君主专制模式,是历史的进步。

生3:我觉得建立帝制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资产阶级建立正常统治秩序的需要。当时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尚未充分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法国资产阶级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保护他们的利益。用督政府执政官西哀士的话来说:“我需要一把利剑。”拿破仑就是这把利剑。在法国危急的时刻,拿破仑成为革命的领头羊。因此,资产阶级必定要选择一个拿破仑式的人物。没有拿破仑,也会有人扮演他的角色。

生4:我认为拿破仑掌权并建立帝制是他个人野心不断膨胀的结果。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1804年称帝时,加冕典礼声势浩大。请问:为什么非要请千百万人所崇拜的罗马教皇亲自参加加冕典礼?而且要教皇到巴黎来呢?“是因为他要复活查理大帝的那种权力和野心”,即满足他个人的权力欲与虚荣心。称帝后,“恢复朝仪,分封贵族,把自己的宫廷搞得和欧洲帝国的宫廷一样”,这不是为满足个人私欲又是什么?

生5:我补充一下,在征服了欧洲许多国家后,拿破仑把法国邻近的一些国家或地区并入法国领土,使其成为法国附属国。但为什么附属国担任国王的尽是他的亲戚?如他哥哥约瑟夫担任那不勒斯国王,后又转任西班牙国王,又让妹夫缪拉继任那不勒斯国王,让弟弟路易当荷兰国王……难道是因为他们善于治国?由此,可以看出:拿破仑称帝是个人欲望的膨胀,是历史的倒退。没有拿破仑,也许法国会进入真正的理性王国,建立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或美国三权分立式的共和国,而不会废议会而建帝国。

生6: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不同政体,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这说明,如果换成其他人执政,法国历史不一定会朝拿破仑军事独裁发展。

师:刚才同学们探讨了拿破仑称帝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对于第一帝国的出现,我们还能从其他方面找原因吗?

生7:我认为,换了其他人,也会搞专制独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法国当时生产力水平来分析,那时法国仍比较落后,处于工场手工业时代,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执政者。拿破仑废议会搞专制独裁,是由当时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只有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随着经济发展及资产阶级实力的增强,才为资产阶级民主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条件。

生8:从法国大革命的负面影响来看,也可证明这一点。大革命时期革命领导机构中缺乏民主精神,不容许有不同的政见。君主立宪派是这样,吉伦特派是这样,雅各宾派也是这样,都是派系集权,而拿破仑不过是将派系集权发展为个人专权。拿破仑声称:“要主宰世界只有一个绝窍,那就是强权。”这恰恰说明,拿破仑是所处的历史环境塑造出来的,换成其他人,也会被“逼”成拿破仑。(全班鼓掌)

师:怎么看待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呢?

生9:我承认,拿破仑的独裁有历史必然性一面,如果拿破仑不是一位军事天才,他就不会处于这个位置。因为,资产阶级的确需要这把利剑。然而,战争导致国力空虚,影响工业资本发展,资产阶级真正需要的是稳定而不是战争。拿破仑实行军事独裁,进行对外战争,不符合资产阶级的要求。(全班热烈鼓掌)

生10:我认为,资产阶级选择拿破仑,一方面是因为反法联盟的武装干涉,另一方面是因为武力解决问题是大革命的后遗症。在法国历史传统中,起义、暴动、政变是斗争的主要形式,而议会斗争不是主要形式。

生11:我觉得对外战争这一点,充分体现拿破仑的个性,也就是他的个人英雄主义。拿破仑一生征战无数,创造了几乎不可战胜的神话,他对武力的迷信到达峰巅。于是,“几年后这位伟大、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不顾俄国与法国冬季气候上的巨大差异,也不考虑俄罗斯辽阔地域会导致补给上的困难,轻率地率军远征,结果失败,近百万人的生命毁在战争上。而且,他不反思失败的原因,又进行了莱比锡之战,与整个欧洲为敌,结果一败涂地。造就这个战争狂人的根本动因,是拿破仑沉醉在“成为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西方文明列国的统一者”的迷梦中。

生12:我们不能把战争的动因简单地归结为拿破仑个人。拿破仑不仅用法典维护资产阶级政权,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他还“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摧毁封建旧制度,在欧洲传播法国的革命思想,客观上促进欧洲封建制度瓦解。因此,恩格斯说:“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师:好。一部分同学认为拿破仑上台,是启蒙思想广泛影响下大资产阶级为维护其统治的需要,拿破仑建立的独裁政权和对外扩张战争代表了大资产阶级利益,拿破仑不过是资产阶级手中的一把利剑,没有拿破仑,也会有其他人来充当这把利剑;而另一部分同学则认为拿破仑个人欲望膨胀,才导致他实行独裁,穷兵黩武,最后招致覆灭,这表明,有拿破仑和没拿破仑,法国的历史大不一样,没有谁能代替拿破仑。讨论到此,我想起一个古老的命题: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生13:刘宗绪教授说:“人们只能做历史所要求做和所允许做的事情,违反了规律必遭失败,至少一事无成。”拿破仑一生证明了这一点,历史要求他建立强有力的统治,因此他独裁,但并没有使法国回到封建社会,而是维护了资产阶级政权。他运用专制权力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面临的问题,受到资产阶级信任。由此,我认为是时势造英雄。

生14:拿破仑采用专制权力和对外扩张解决了大资产阶级所要求的社会秩序;如果另一个拿破仑也在历史所允许的范围内,采用君主立宪制或三权分立制,难道不会创造出一个更加稳定、更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吗?在这一点上,我看是英雄创造历史。

师:“历史所要求做和所允许做的范围”告诉我们,历史发展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但历史发展必然性中有无数偶然性的因素,因而历史具有多样性。历史的创造者应遵循客观规律,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如拿破仑所说:“无愧于自己的命运。”

 

 

    四、点评古人云:学贵善疑。该课以学生的疑问“有没有其他人能代替拿破仑”为切入点,以如何评价拿破仑为核心,探讨了其军事独裁、对外战争等教学内容,是一节在教师参与、启发下的课堂讨论式研究型学习课例。大胆质疑,是探究型学习的重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该课大胆地从学生的质疑入手,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充分体现了教师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细心求证,是教学活动化和活动教学化的有机统一过程。教学活动化即拓展教学发展的思维空间、调适学生的心理空间、激活学生自由畅谈的语境空间的过程。所谓活动教学化即将课堂从智化到美化进而到优化的过程,让教学生态的各个成分从自然生成到力争优存的过程。现从该课教学生态上的四个生态链(即:1.导引;2.过程;3.总结;4.升华)出发,来对其进行考察。

1.导引教师从生一对恩格斯至理名言的质疑切入研究课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2.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从拿破仑称帝探讨,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有机调控:生2从思想意识形态出发认为拿破仑第一帝国是进步的;生3从法国大革命前后历史背景出发认为拿破仑第一帝国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建立帝制也是历史必然性的结果。这些都体现了学生善于运用已学知识探究新知的能力;生4、生5、生6则认为拿破仑建立第一帝国和称霸欧洲是个人权力欲望不断膨胀的结果,否定了拿破仑第一帝国的进步性。认为没有拿破仑,法国政体可能会完全不同,从而说明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生7从经济基础出发,生8从当时的历史环境出发,都赞同恩格斯的观点,认为拿破仑第一帝制不可避免。生9承认拿破仑称帝是必然的,但是认为拿破仑对外战争不可取;生10则分析了拿破仑军事独裁的客观原因。生11把拿破仑对外战争归结为拿破仑的个人因素;生12则分析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正面因素。

    课堂上,同学们对拿破仑军事独裁统治的成因大胆提出了启蒙思想影响说、资产阶级需要说、个人野心膨胀说、经济基础决定说、武力后遗症说、个人英雄特质说,突破单一的模式框架,向立体、辩证思维发展。

3.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引入“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命题,生13、生14发站在不同角度,说出了自己对历史与英雄的辩证关系的理解。

4.升华教师最后发言从历史转移到现实,引导学生从历史中看世界,看人生,看未来。

    在研究型学习课程的开发中,如何以深入学习为手段,以学以致用为目的,达到认知的建构、情感的培育、技能的发展、品德的养成的和谐发展呢?关键在大胆质疑、细心探究。这就是该课给我们的一个启迪。

【作者简介】李满园(湖北省洪湖市文泉中学),男,1967年生,华中师范大学2003级教育硕士研究生,曾获荆州市历史优质课一等奖。

陈志雄(湖北省荆州市教科院),男,1962年生,湖北省荆州市教育科学院教研员,高级教师,湖北省中学历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摘自:《历史教学》2004.1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