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野鸭子博客:关于历史探究

时间:2009-10-18 17:54:48  来源:野鸭子
 

 

关于历史探究

 

在近年的研究性学习和新课程实践中,我发现在历史研究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历史研究对象不清晰(历史事实与历史问题混淆),二是历史探究过程简单化、机械化。

为什么要研究历史?或更加直接功利点,研究历史究竟有什么用?

中国历代史家,一贯认为历史之用在于以古鉴今。司马迁作《史记》,标举“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光著《资治通鉴》,更直接表明史为世鉴的宗旨。如果脱离这一点,即不得谓之良史。这可说是史家的一脉心传。直到最近,还有学者继续阐述。如有的学者就说:“研究历史,目的就是希望能对人类的未来,做出更完美的规划,帮助人们创造更为光明的前程。”

以“史”的什么“为鉴”?历史事实?经验教训?无疑是后者——以历史的经验教训作为借鉴。

经验教训属于历史结论,从历史事实到历史结论之间,其实存在一个中介——历史问题。从历史事实和现象里发现问题,通过研究,作出解释,得到一定的经验、教训、启示等结论,这个过程,是一种历史研究过程。

于是提出了问题:

历史研究的对象是历史事实还是历史问题?如何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问题?

借助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的定义,是否也可作如是说:

历史问题,是“指历史认识主体在特定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历史认识和历史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尚未解决的矛盾,是历史认识中目标状态与目前状态的差距。”对历史问题的研究“最终要作出解释”。

    历史事实是“指人们对所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作出的描述”,“只需描述清楚事实”。

 

 

 

 

    历史研究的对象应是历史问题。

    然而与科学研究的自然客观事实现象不同的是,要描述清楚、准确的历史事实并不容易:一是人的历史有假,有伪造;二是历史具有过去性、不可重复性,不能通过直接观察实验得出结论,需要依据各种一手或二手材料去解读,去伪存真,发现事实真相。揭示历史中的事实真相往往成为历史爱好者的探究方向,收集各种历史事实往往成为历史探究性学习的主要任务。

于是在目前历史教学实践中,许多探究也表现为以调查收集事实为目的,以获得和表现大量事实描述性材料而终止。

 

 

 

如果历史探究是以解决历史问题为目的,达到“以史为鉴”的话,我们还缺乏对历史事实提出 “为什么”、“有没有其他可能”、“有哪些异同点”等疑问,从而使历史事实转化为历史问题。

 缺乏“问题”意识与问题研究也许是我们教学的通病。虽然我们的课堂充满问题,但大多数是为了验证教师或课本的某种固定结论和答案。即使有一些看起来学生充分自主的演讲、表演、演示活动,但因缺乏探究的目的性,表面热闹之后,最终还是找不出事物的某些特征和规律。这种形式多了激不起学生多少“研究”兴趣。学生们的课堂反馈可以看出对大量事实堆积的历史教学的厌烦,他们的评语往往是“沉闷”、“无聊”。

对于“如何探究”,基本过程和原则也是相似的。研究过程各个环节也是复杂的、相互交织甚至交叉循环的、非线性的。不同的是,第二、三、四环节不断交叉循环的表现。

 在处理证据上,科学讲究严密逻辑的真理唯一性,历史也讲究严密逻辑,但得出的真理却是多元的。

 允许人们对历史多元化的独立理解与阐释,是培养独立思考、破除权威、追求真理的好方法,也是让历史教学变得更有魅力的方式。不过,现实压力很大,这也是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最大不同。

 以“郑和下西洋”的探究为例。新课标只要求掌握一些基本史实,能不能从史实中发现问题,有所启迪?

 设计一:“郑和下西洋可能遭遇哪些困难和危险?为什么郑和船队远航能成功?”学生预测了各种困难和危险和可能采取的对策,表现活跃;但后面的问题是一种定性结论——远航是“成功”的,排除了“是否成功”的探讨,只能沿着“成功”的预设去寻找老师预设的答案,学生兴趣降低。原因:没有顺应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特点,没有让学生充分自主去探究,探究流于形式。

 设计二:“郑和下西洋可能遭遇哪些困难和危险?你认为郑和下西洋是否成功?”在学生前期讨论基础上,围绕“成功”或“失败”的假设,各自收集证据,当证据不足以得出结论时,再重新假设和收集新的证据,经历否定之否定的矛盾,通过交流和讨论,最后抽象出个人比较认可的结论。在这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当时的困难,可以从各种角度分析判断历史事件的作用,得到一些启示,也许,这才是探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