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毕晓黎:打造魅力课堂做引导型教师

时间:2009-10-18 17:55:07  来源:毕晓黎
 

毕晓黎:打造魅力课堂做引导型教师

山东淄博实验中学,山东淄博 255000  


     高中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也旨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必须首先完成从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到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的角色转换,还学生以课堂的主体地位。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高中历史教师应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呢?引导的方法多种多样,笔者结合新课程教学的初步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第一,问题引导

    问题是学习的根本动力。问题引导应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三维教学目标。高中的历史课应当有思维的含量,那种简单地让学生回答“是不是”、“对不对”,或者师生间填空式的问答,不是真正的问题引导。


    1.巧选设疑处


    疑问的设计必须有悬念、有曲折、有思维含量,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教师的作用只需适当引导点拨,由学生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我在新课程实验有如下体会:


    一是于无解处生疑——利用教材提供的空间设问。新课程模块教学的形式和以学习主题为中心的编排,为教师提供了灵活处理的空间。我们使用的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很少给结论,而提供的史料比较多,这就为问题引导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如课后附件部分的练习题,在教材内容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刚开始接触时学生和教师都觉得不适应。但没有结论恰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正可以借此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如太平天国运动课后“自我测评”第1题: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教材并没有集中的表述,教师只要借此设问:这场革命坚持斗争14年,席卷大半个中国,堪称规模巨大,但为什么还是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呢?即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二是于无疑处生疑——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很多历史内容教材的表述可能完整全面,然而各章节或各事件之间的联系不可能面面俱到。挖掘这些教材未直接表述出来的隐性知识,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还可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由此形成密切关联的知识网络。如岳麓版必修I把“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两个单元并列,就隐含了中国和希腊政治制度的比较,教师设问“中国和希腊的政治制度孰优孰劣?既然雅典的民主制是古代世界最先进的政体形式,设想古代中国能否也实行民主制?为什么?”学生结合教材、又查找资料对古代中、希不同国情进行比较分析,不但可以认识到“各国国情的不同决定了政治制度的差异”,而且通过这番比较,在无形中培养了全球史观。再如将巴黎公社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比较,设问“两场革命同为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和城市斗争,结局为何一成一败?”引导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是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等,都是设问的好题材。

 


    2.巧置问题情境


    简单地问个为什么、怎么样,往往很难收到吸引学生的效果。若是合理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用相应的情节推出问题,渲染烘托气氛,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厚,思维会更主动、更积极。


    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适当补充相关背景资料,突出历史感和趣味性;二是角色互换,用“假如你是(在)……”让学生“置身事内”。如岳麓版必修(I)“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这一课,学生比较熟悉“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史实,若只设问原因如何、过程怎样,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可以设计以下历史情境和问题链:1982年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出示图片),就香港问题举行会谈。撒切尔夫人以强硬的外交风格被誉为“铁娘子”,而邓小平也被毛泽东称为“钢铁公司”、“钢小平”,那么钢和铁碰撞会发生什么呢?形象的比喻马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思考的积极性。然后出示撒切尔夫人会谈时“铁”一般的言论,设问:“假如你是邓小平,你会怎样反驳她?”学生模拟回答后对照邓小平的实际言论,看看谁的言论更能体现邓小平“钢”的气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教师接着指出,1984年两人再度会晤时(出示图片),已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可见“钢”战胜了“铁”,再设问:“你认为邓小平为什么会有钢铁般的外交风格?”导入分析回归的原因。这一系列再现的历史场景、形象、有趣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思考和解答问题的积极性,由学生独立完成对香港回归原因和过程的探讨,圆满完成了教学目标。


    3.巧激学生疑问


    问题引导的最高目标是给学生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舞台,从而形成问题意识,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义重大。教师在设问时,要有意留给学生提问的空间,学生能够想出的问题尽量由学生提出并解决,不论学生的疑问是否符合教师的既定思路,教师都要予以肯定、给予鼓励,培养学生善疑好问、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


    如学习岳麓版必修(I)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时,教师先提出问题:英、美、法、德四国最终分别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学生查找后发现各国政体各有特点,一系列疑问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同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为什么各国政体会有这样的差异呢?同为资本主义较早发展的国家,英、美的政体为什么差异很大?各国政体是怎样确立的?国情有何不同?有无历史渊源?把学生的一系列疑问列出,由学生分工负责,结合教材进行分析探究。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至此,我们是否可以用“各不相同”来盖棺定论近代西方各国的政体呢?学生的新问题继续涌现出来:各国各具特色的政体中有无相同之处?根源何在?最后得出结论: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国分别形成了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等不同政体,但是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本质。这样,从教师提出问题,到学生探究问题、产生新问题,再到解决问题,没有过多的讲述,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

 

 

    第二,活动引导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是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培养学生多元化素质和适应多样化新课程的必然途径。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学史的兴趣。活动引导并不是把每节历史课都上成探究活动课。历史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必须选择或设计一些具有可参与性、趣味性,并且易操作的小型学科活动,营造轻松、活跃、高效的课堂。


    1.“说一说”——交流型活动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说”的主角,而新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学习,这就应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型活动在这方面效果显著,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有助于发展学生尊重、宽容等健康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从而形成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讨论是课堂最常用的活动方式。新课程下要更好地强化广泛参与、成果共享。在讨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加强小组合作,让学生感到集思广益、交流共享才能共同提高。如学完岳麓版必修(II)第一单元后,我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要求每组综合列出本组同学的观点,看哪个小组列的最多、最有道理。小组成员为了本组能总结得更全面,结合教材,查阅资料,积极思考,为小组“献计献策”。并列展示各组成果后,再引导学生把所有成果进一步综合归纳,最后完善的是所有同学思考的结晶,因此也最为系统和深入。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了合作的经验,尝到了合作学习的甘甜。


    历史课常常布置一些小论文写作、历史报编辑、历史小小说等创作性的作业,这些成果的静态展示效果往往不明显,若采用动态的有声交流,不但可以彰显创作成果的优点,激励学生创作的热情,而且学生通过赏析、点评还可以群思广益、互相借鉴。如用作者朗读的方式交流专题小论文比赛的优秀作品,然后自由点评,效果就比较好。


    2.“比一比”——竞赛型活动


    竞争是激发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在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为了增强实用性,竞赛型活动的设计必须围绕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结合不同课型和不同教学目的,设计成不同的形式。


    针对史学争鸣的观点采用历史辩论赛的形式。如: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洋务运动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为了弥补辩论形式的不足,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可以自由辩论为主,双方轮流发言,人人都是辩手,调动大部分同学的积极性。还可以设计一些细节,增强趣味性,如由学生事先自行制作获胜方和最佳辩手的象征性奖品。这些纸做的王冠、幸运花环、泡沫雕刻等,在无形中鼓励了学生的竞争,每次课堂辩论都十分激烈,得奖的备加珍惜,没得到的立志下次夺回。


    复习课和检查课采用填图、填空游戏或者趣味竞赛的形式。如在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后,把本阶段的知识设计成竞赛题目,选择、改错、简答题型多样,赋以相应分值,由学生分组抢答,累积计分。这样的活动与简单的提问相比可以说是“事半功倍”。填图比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空间观念。


    3.“秀一秀”——展示型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假如学生对历史课课前充满期待,课上兴致盎然,课后回味无穷,课堂效率自会倍增。展示型活动往往最能吸引学生,它的效果不只在于课上给学生以表现的舞台,还在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于准备的过程中,学生收获了更加丰富的历史知识。


    短剧表演。角色扮演既能重现历史场景,又能让学生获得对历史事物的直接体验。如让学生“导演”学过的历史人物,招募编剧,结合史实设计相关场景,编写短剧剧本,再根据剧中角色需要自由组成剧组,集中一节课时间“演出”,效果非常好。“导演”们比老师更了解他们的同学,分工更恰当明确,有的查找资料,有的编写剧本,有的为了演出揣摩角色性格,还有的巧手制作道具,使许多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展示了才能,收获了自信,而相关的历史知识被他们反复咀嚼、理解后,掌握自然更加深入。


    主题讲座。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历史专题,由学生独立或分组研究,形成完整的认识,用多样的形式展示、讲解给大家。这种活动既可以集中进行,也可拿出相关课堂上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展示。如学习岳麓版必修(I)“新中国的外交”一课前,学生反映对周恩来的外交成就十分敬仰。我借机布置查找资料,结合自己的观感制作演示文稿,课上由学生用几分钟的时间演示,图文并茂,配上学生生动的讲演,比教师亲自讲述的效果更好,不但解决了教学问题,还给了学生一个深入研究的空间,提高了他们学史的兴趣。


    引导的方法多种多样,以上仅是抛砖引玉。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只要转变教学观念,着眼于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就可以被解放出来,方法的创新自然会水到渠成。新课程的关键是教学的实施,而教师是其直接实践者。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丰富知识储备,钻研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完成向引导型教师的角色转换,才能迎接挑战,实现新课程的成功实践。


    毕晓黎(1975-),山东德州人,山东淄博实验中学一级教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