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马善昀:历史点拨教学“八法”

时间:2009-10-18 17:55:09  来源:马善昀
 

马善昀:高中历史点拨教学八法

                    
    广东省吴川市第一中学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流、互动。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传播知识,而是师生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具体到历史教学来说,要解析教材中的历史材料,理解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等基础知识,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让学生借助工具书、互联网等手段来独立地学习、讨论、探究而达到初识,以培养学生互动交流的自主学习习惯。而对其中的疑难点,教师就要加以点拨引导,以使学生明白。


  如何点拨引导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介绍八种常用的点拨式教法,以求教于方家。


  一、“温故”点拨法。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是要“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本领①。所谓“温故”点拨法,就是通过已学知识的辐射和延伸来点拨学生学习新知识,让学生学会寻找新旧知识、前后知识之间的纽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例如学习“洋务运动”时,我提问学生:“开展洋务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对洋务运动开展的条件,教材并未清楚交代,它隐含在先前刚学过的知识之中。我引导学生回顾前面章节的几个知识点,把总理衙门(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的设立,中外“和好”局面的形成(为洋务派“师夷”制造了“拜师学艺”的气氛,西方列强这帮“洋师傅”愿意在技术、设备、贷款等方面与洋务派合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内部产生了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地方实力派。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和“借师助剿”,实力派体会到了“洋枪洋炮”比“土枪土矛”的厉害,意识到了“师夷长技”以便更好地“剿发捻”、“勤远略”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洋务派不仅手握地方实权,还得到了外国侵略者的赏识,这使慈禧太后不得不为了倚重他们而暂时支持他们的策略,这就为洋务派进行“师法自强”的改革提供了政权基础。而掌握政权、靠政府自上而下地推行改革正是“改革”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特征),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加剧侵华(鸦片战争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列强加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原料掠夺和资本输出,中国社会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利益更受损害,为此洋务派觉得单办“军事工业”也不行,应该再办“民用工业”、开学堂、派留学、筹划海防。)四点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旧知”,又启发了学生“知新”。

  二、背景点拨法。


  为了使所编写的内容史论结合,浅显易懂,方便教学双方的理解,编者会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下来进行思辨性地阐释。但限于篇幅,编者也不能面面俱到,有些知识点的背景语焉不详,学生自主理解有困难,为此教师就得补充背景知识,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比如:学习“辛酉政变”时,有学生问:“为什么‘顾命八大臣'之中没有奕訢这位‘皇弟'?奕訢为什么会与嫂嫂慈禧太后勾结发动宫廷政变?”为此我向学生介绍了当年道光帝是如何选定太子的事:“道光帝晚年为立太子一事犯愁。道光帝前三子早夭,四子奕詝最长,欲立其为太子,可奕詝腿有毛病,文才武略都不及六子奕訢。清人尚武喜猎。某年春猎,道光帝有意考察诸皇子,皇子们也明白老父用意。校猎开始,奕訢即抖擞精神,左右开弓,跃马当先,获猎最多。奕詝纳老师林受用之计,虚张声势,一箭不发,道光帝不明其意,遂问其故。奕詝说:‘时才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道光帝听后大喜,赞道:‘此真皇帝言!'于是立奕詝为太子,即日后咸丰帝。”②听完介绍后同学们明白了原来咸丰帝与奕訢兄弟俩的“梁子”早就结下了,怪不得咸丰帝会疑忌弟弟而拒之于辅政大臣之外,防其擅权篡位。兄弟俩的矛盾加深了。1861年咸丰帝死后奕訢与慈禧太后乘机密谋除掉了“顾命八大臣”。又比如学习“敌后军民的艰苦斗争”时,学生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为什么日军1941年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1941年初国民党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大“扫荡”的开始和“皖南事变”的爆发同处一时间段是否巧合?我点拨学生,其实不是。“皖南事变”和大“扫荡”的发生与“百团大战”有一定的关系。“百团大战”一方面确实打击了日军气焰,大大提高了共产党与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中共及其军队日益壮大的实力,因此,“百团大战”之后不但日寇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蒋介石国民党也觉得要加强反共,以免“赶走了日本人,却壮大了政敌共产党”,因此,1940年12月“百团大战”结束之后,1941年日军和国民党就各自发动了大“扫荡”和“皖南事变”,以严厉打击共产党的力量。将“百团大战”作为小背景,与大“扫荡”、“皖南事变”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学生明白了其中的一些关系。

 

 

   三、材料点拨法。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史料丰富,浩如烟海;现在互联网上有关古今中外、三教九流的资料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教学活动中教师恰当地择其一二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不仅可以使讲课趣味横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能丰富其阅历,拓宽其视野,增强其阅读材料和鉴别、鉴赏材料的能力。例如:学习老子的“无为”主张,引用其“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的话加以适当地解释,可帮助学生理解老子的主张,免生歧义;讲到孔子的“仁”时,引用“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之类的话进行讲解,则能使学生初步领会居儒学“五常”之首的“仁”义,使学生受启发而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学习“隋朝的大运河”时,将胡曾的“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③和皮日休的“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④的诗句引入并结合书本知识对照起来理解,能使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介绍孙中山时,引用对联:“持三字帖 见一品官 儒生安敢称兄弟;行千里路 读万卷书 布衣亦可傲王侯。”⑤“或入园中逐出袁还我国 余行道义无回首瞻前途”,能让学生领略一代伟人的风采,激发其爱国心。引用对联“骑奇马 张长弓 琵琶琴瑟八大王 王王在上 单戈能战 ;伪为人 袭龙服 魑魅魍魉四小鬼 鬼鬼犯边 合手并拿”⑥来讲述“《辛丑条约》的签订”,则可以让学生感受当时谈判桌上的“战火硝烟”。可见,材料与历史教学相得益彰,上课时材料点拨法用得好,能收到“信手拈来成趣味,旁征博引拓思维”的功效。


  四、比较点拨法。


  比较,容易使人分辨出事物的异同点。具有相似之处的事物,可以归纳分析;区别较大的事物则可以对比分析。比较点拨法就是教师要善于将具有可比性的事物组织在一起,让学生分析体会,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培养、提高、检验历史认知能力的重要手段。比较法在高考题尤其是主观性题型中经常出现,比如:“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差异的比较”、“维新派和义和团挽救民族危亡的观点在积极意义和局限性上的比较”、“拿破仑战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范围、性质、影响及其共同点的比较”等题目就要用这种方法来解答。如何用“比较法”点拨学生思维呢?这里以“北美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为例进行说明:一要明白“结果”是什么?二要抓住比较的中心点“……不同结果的原因”。三要注意比较“北美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时空范围。四要找准比较的切入点。根据政治学的有关理论,近代国家是建立在一定的民族共同体的基础上的⑦。因此解答这道题时可以“民族”的概念作为切入点,从民族形成的四大要素即“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语言文化和共同的心理素质”来对比分析北美和拉美地区的不同历史状况,并结合当时两地不同的宗主国的国情、起义过程中有无统一的组织领导等方面的知识来找出“原因”,作出较完整正确的答案。

 

 

  五、求异点拨法。


  所谓求异点拨法就是选择恰当的问题作为发散点,让学生通过联想、补充、借题发挥,拓展历史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向、灵活、变化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热情。因此,求异思维又叫扩散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它在解答高考开放性题型时常用到,比如1999年的:“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教学中也可用此法来处理教材知识点。比如“中法战争”一节,编者引用当时的一首诗来讽喻清政府李鸿章的停战求和行为:“电飞宰相和戎惯,雷厉班师撤战回。不使黄龙成痛饮,古今一辙使人哀。”我却提问学生:“秦桧与李鸿章真可以这样相提并论吗?”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讨论后发现二者还真不大一样:一是秦桧和李鸿章面对着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秦桧面对的是宋金“兄弟阋于墙”的中华民族的内部矛盾,而中法战争反映的是法国侵略者与我中华民族的外部矛盾。二是秦桧与李鸿章身处不同的形势,秦桧面对的是金欲灭南宋而吞并南宋的人口、土地和财产的形势,但这并没有变更中国的主权状况。而李鸿章所处的时代中国边疆群“狼”共舞,中国主权遭到西方列强的肆意践踏。三是不能把战事失败都归咎于秦桧、李鸿章,他俩只是当时整个地主阶级政府腐败无能的缩影,造成决策失当、战事不利的是以宋高宗为代表的南宋偏安政权和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满清腐朽王朝。这样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六、“他山石”点拨法。


  常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各门学科之间尽管在知识体系、教法、学法上存有差异,但也可以互相借鉴。所谓“他山石”点拨法,就是把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的知识、教法、学法迁移到历史教学中,丰富教学的艺术,促进历史学习。学界素有“文史哲不分家”之说,“他山石”点拨法在历史教学中有广泛的适用性。比如学习“鸦片战争”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材料“驱迫妇女逃窜山谷,数日夜不敢归里门”的意思,我提示学生回忆《祝福》中祥林嫂儿子阿毛被害的情节,以使学生明白,妇女逃窜山谷,数日夜不敢归里门,虽然或许能暂时躲避穷凶极恶的官府污吏,但又要面对山谷里豺狼虎豹的威胁,处境相当危险,令人同情,学生体会了为什么会“官逼民反”?又如学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时,为了让学生弄懂“棉纺织业为什么能发展得尤其突出?”我提示学生联系明清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知识,结合地理科、政治科中有关中国土壤与气候的特点、轻工业、棉花种植业、纺织业等方面的知识来理解分析。可见,“他山石”点拨法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训练学生嫁接和整合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学习能力,为此教师也要具备扎实的业务功底。

 


  
   七、悬念点拨法。


  历史教材里有些内容平淡而又有一定的理论性,若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话,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倘若我们能精心设计,上课时象小说、戏文等用悬念来吸引人一样把难解的、有分歧的问题暂时“悬挂”,情形就大不一样了。它不但能使学生在这种教师有意设置的问题情境中自己去反复琢磨,探讨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最佳方案,还能使学生从中得到“我能行”的成功情感体验,激发其创造力,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例如学习“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时,我首先投影了几则有关中国资本主义工业起源说的材料,让学生阅读,再提出问题:“有人说‘中国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你以为呢?”材料一出现,问题一提出,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他们带着问题仔细琢磨材料,反复阅读课文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明白了是非,得出了合理的结论。通过打破旧习惯教学模式,一节平板的教学内容上得积极活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启发后,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我也采用悬念法,提出问题:“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当今的改革是对‘一五'计划的否定,你们觉得呢?”让学生带着疑问上网搜索资料,互动合作,调查讨论,反复酝酿,自圆其说,达到了教学目的。当然用悬念点拨法要得当,忌故意“卖关子”,否则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八、形象点拨法。


  历史是已经逝去的东西。为了使其鲜活起来,或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或以丰富细腻的画面展示,或以精妙绝伦的旋律演绎,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触其物。正是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接近历史,体验历史,增强教材的现实性、直观性、可读性,中学课本穿插了大量的地图、表格、漫画、照片、实物构图等类型的资料。比如高中历史教材仅漫画就有《维也纳会议上的分赃》、《垄断资本主义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听到股市崩溃的消息》、《古巴导弹危机》、《刀大杀人多》、《五卅运动》、《茶店一角》等等杰作可供教学参考。形象点拨法运用得好,常常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变枯燥为风趣。毛泽东就擅长运用形象点拨法,使一些道理通俗易懂。比如,他讽刺博古、李德生搬硬套地指挥第五次反“围剿”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又用“叫化子打狗,边打边走”比喻王明“左倾”错误的逃跑主义;为了增强中国人民与美蒋反动派进行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他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又用“哑铃”比喻国民党“重点进攻”的态势,指出蒋介石兵力部署上的弱点;他还把中共中央进北平主持大政比作“进京赶考”⑧把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的拉拢腐蚀比作“糖衣炮弹”,用“另起炉灶”“扫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这些富于生活气息的语言来阐述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我们上课时也可以用形象通俗的语言来点拨学生,帮助其理解一些历史知识,增强历史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比如学习“南京临时政府的对外政策”时,针对其《告各友邦书》,我这样点拨学生:依据1840年以来列强的一系列侵华事实,列强不但不是中国之“友”,反而是中国之“敌”、是一群恶“狼”。南京临时政府称列强为“友邦”,虽然说是一种外交辞令,却又有视“敌”为“友”、“与—狼—共—伍”的嫌疑。说话的语气上要突出“狼”,突出“伍”而非“舞”。学生听后对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和幼稚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总之,殊途同归。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立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上“相机诱导,适时点拨”⑨,充分发挥点拨式教法的作用,使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附部分参考资料:
①、⑨:《点拨法的精髓及课堂动作》,王茂明,《中学语文教学》2000.2;
②、⑤:《中国革命史轶闻》,赵友慈、赵爱斯编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8;
③:
http://www.cnpoet.com/gudian/f/f1957/index.htm
④:
http://www.lingshidao.com/gushi/pirixiu.htm
⑥:
http://www.shiandci.net/dl10.htm
⑦:《政治学原理》,王惠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
⑧:《领袖泪》,权岩赤著,求实出版社,1990.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