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四柱」算命与「八字」…
最新热门    
 
分别与计较——谈谈佛教的一个基本观念

时间:2010-9-8 10:53:08  来源:不详

佛教对于中国的影响很大,自东汉末年传入后,历经六朝隋唐的发展,已深入民间,成为中国人生活标准之一种。在宗教上,佛教与其它宗教的比较,是个大问题;它对于中国民族性格的左右,也是个大问题。这些问题,是民族文化上的问题。

 

  宗教总是劝人为善。佛教强调主动的为善,也强调被动的逆来顺受。逆来顺受自然是善的表现,它和忍耐有很相似的地方。只是现世中的忍耐,有忍辱负重、忍辱待时的积极性。而佛教的忍耐,却有完全放下的意味。这种完全放下,是对于人生本质的高度认识。这种认识的建立,在于彻底了解死亡是人生的必然结果与归宿。一个人要是真切地知道自己必死,是会放下很多事的。问题是,一个人得知自己必死,和一个人要不要在死前好好活,是两码事情。就像鞋带系上了,终究要解开。难道因为它终究要解开,我们就不把它系上吗?

 

  佛教劝人放下,基本上,其道理的根源在于因果。认为若是不放下,而与各种逆境相抗,便会造业,便会形成下一轮事件的因。有因即有果,因此烦恼不断。这种业,不但在这一世发生作用,还影响下一世。有人不愿意现世有烦恼,有人怕下世受恶果,所以,放下就成了佛教的重要旨趣。而放下的方法,在佛教而言,可以大约分为两种:一是被动的由戒律来约束之,使人不得不放下;一是主动的透过各种修行,使人面对逆境,而不生分别心——面对事件,不见其利弊得失的分别差异。

 

  不生分别心,是佛教的重要观念;甚至,分别心的有无,可以看作佛法果位的指标。有分别心是众生,无分别心是佛菩萨。这种分别心的减少,的确是离去烦恼的妙方。但是分别心要减少多少?是不是可以无限制地减少?对于深究佛法,而非盲目信从的佛徒而言,是个应该思索的问题。

 

  事实上,人的分别心自婴儿出世便已开始。婴儿对事物的第一个分别,大概是冷热。随着年龄增长,渐渐地由分别而会分类;又渐渐地由分类而会分析;以致长大成人。人若是如佛教讲的完全没有分别心,就是由分析而退至分类,由分类而退至分别,最后,进入心智丧失的,不如一个婴儿的,无分别无反应状态。一旦他人对自己做什么事,完全没有分别没有反应,也就失去了生物应该具备的趋吉避凶本能。由他人操纵生活、生命甚或生死的人,是不必存在的生命体。因为,活着还是死了,也没有什么分别。死了,也就算了;活着,也是苟活。这种思想,和生物的求生意志相反。这种不分别的无反应思想,真是一种彻底的虚无思想。它对于个人,团体,甚至一个物种,没有什么好处。

 

  怎么办呢?其实分别和不分别,并不是绝对的两极化。凡事两极化,就是极端。佛法不是要讲圆融吗?(中国传统的诸子思想,特别是重量级的儒道二家,则更不讲极端,更讲究圆融)在分别与不分别之间,在所谓的世间法与出世法之间,并不是完全地没有空间。禅宗六祖慧能和尚于《法宝坛经》上就说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同样的,不分别这种出世的观念,也可以有入世的讲法。那就是:并非不分别,而是分别后不计较。

 

  没有疑问,计较是件坏事。当然,那也要看计较什么事。我常喜欢说,“和小人物计较,就变成小人物。和大人物计较,就变成大人物。和时间计较,就变成历史人物”。这个说法,也武断了些。不过我真的把它写下,视为座右。记得见过一个偈子:“何必多计较,自有大乘除。”文辞虽然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