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陈生玺:“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何以不仕

时间:2010-9-14 12:14:46  来源:不详

 

 

 

有一位学者说孔子是“丧家狗”,所谓丧家狗就是无家可归的狗,现在叫流浪狗。他很牺惺,也很无奈,焦唇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流浪狗。这位先生不仅辱骂了孔子是丧家狗,而且把所有怀抱理想而未能如愿的知识分子都骂为丧家狗。在这里,他不仅骂了孔子,也可以说是骂了几千年尊崇孔子的中国人。这位先生骂孔子为“丧家狗”的根据,无非说孔子牺牺惶惶,周游列国,没有被诸侯所任用,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实际上这是用世俗的势利眼光来观察问题,好像只有被诸侯任用做了官,才算成功,否则就是失败。没有用是非原因来做判断。孔子为什么不被当时的诸侯所任用,孔子曾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政治主张不同,不能共同谋事。孔子周游列国的目的,就是要诸侯接受他的政治主张,进行治国,而不是相反,为了做官以适应诸侯的需要而放弃自己的主张,这正是孔子的伟大之处。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去)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富和贵是人所想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接受;贫和贱是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掉它,就不抛弃。君子抛弃了仁德,怎么成就他的名声呢?孔子一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没有放弃他所坚持的仁政学说原则,也未丧失信心。从来没有像商鞅去见秦孝公那样,先说以尧舜的帝道,秦孝公不悦,复说以三代的王道,秦孝公仍然不悦,最后迎合秦孝公说以霸道,才被重用了。孔子是以自己的政治主张为原则的,合则留,不合则去。

 

    孔子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论语·为政》)十五岁就立志学问,到三十岁就学有所成,能自立于社会了,开办私学,教授生徒,在社会上已有很大的名声。这一年齐景公和晏婴访问鲁国,齐景公就问孔子说,过去秦穆公为西鄙小国,何以能够称霸。孔子回答说,秦国虽小而志向大,地处虽然偏僻,行政措施得当,能够任用贤人百里奚,齐景公听了非常高兴。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孔子三十五岁,因鲁国内乱,他到齐国去为贵族高昭子家臣,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君主要尽君道,臣子要尽臣道,父亲要尽父道,儿子要尽子道。齐景公说:“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史记·孔子世家》)好哇!如果君不像个君,臣不像个臣,父不像个父,儿子不像儿子,即使有粮食,我能够吃得着吗?当时齐国大夫田氏专政,有不臣之心,所以孔子针对这种情况,是强调加强公室的权力,所以齐景公非常高兴,打算任用孔子,要以尼谿一块齐地封孔子,却遭到晏子的反对,因为晏子主张理财,孔子主张礼制,齐国的其他大夫也害怕齐景公重用孔子之后对己不利,打算谋害孔子。致使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同前)孔子便离开齐国,回到鲁国。当时的鲁国由三桓(季孙氏、仲孙氏、孟孙氏)执掌政权、而季孙氏的家臣杨虎又操纵了季氏的政权,“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同前)所以他不做官,杨虎曾以送豚的名义,邀他出来做官,他拒绝了(《论语·阳货》),便专门从事诗、书、礼、乐的修习和教学工作。

 

    鲁定公九年(前501),孔子为中都宰(今山东汶上县东),治理一年,大见成效,四方各地都来效法。遂由中都宰升为司空(管理田土工程),由司空升为大司寇(掌鲁国刑狱)。鲁定公十年(前500),孔子五十二岁,齐国和鲁国讲和。齐国的大夫黎鉏向齐景建议说,鲁国重用孔子,势必危害齐国,建议和鲁君和好,相会于夹谷(今山东莱芜市东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夹谷之会。鲁定公准备乘着车子前往,由孔子代理司仪事务。孔子建议说:“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史记·孔子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