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韩寒昨澄清传言:难道我…
最新热门    
 
卞岐:难忘的背影——写在《卞孝萱文集》出版之时

时间:2010-9-16 11:54:33  来源:不详
央电视台《新闻周刊》“人物”专栏开场白所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故事。”1924620,父亲出生于扬州没落的书香门第。祖父是前清捐纳的国子监生,因为是中年得子,所以格外珍爱。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父亲出生不到两个月,祖父便因病去世,祖母与父亲相依为命。按照家族“尊、宗、敬、祖”的排行,父亲行“敬”,谱名卞敬堂,字孝萱,取“孝敬萱堂”之意。父亲到了读书识字的年龄,却因家境贫寒,根本请不起私塾先生。于是,不识字的祖母每天先向邻人学写几个字,回来再教给父亲。后来,柳亚子先生在赠给父亲的诗中写到:“教儿先就学,即学即传人,此是弥天愿,宁关一室春。”形象地记录了父亲幼年接受启蒙教育的情形。到了青少年时期,日军侵华,战火频仍。扬州沦陷,物价飞涨。父亲为了求学,来到苏北水乡溱潼,就读于江苏省立第一临时高级中学,在恶劣的环境里读完了高中。18岁毕业后,便只身前往上海谋生。白天在银行工作,晚间进夜校补习,走上自学之路。遇到疑难问题,便向学者求教。

 

    父亲学术生涯的开始,应该是在20世纪40年代。1949年父亲调动到北京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刻苦自学,从收集、整理辛亥革命时期重要人物碑传入手,研究清以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人物的墓碑、墓志铭、家传、行状等,发表了一批学术文章。后来整理出版的《辛亥人物碑传集》、《民国人物碑传集》两书,正是他早年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总结。1956年调动到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作为范文澜的助手,参与编写《中国通史简编》,学术研究的方向亦转为专攻唐代文史。多年的磨砺,以及名师的指点、提携,父亲养成了“专通坚虚”的学风,探索出文史互证的治学方法,突破了治文者不治史、治史者不治文的单一范围,开拓出点面结合、文史结合的广阔领域。20世纪70年代,曾协助章士钊先生校订《柳文指要》。《柳文指要》出版后,章士钊在赠书上题词:“孝萱老棣指疵。此书出版,荷君襄校之力,甚为感谢。”父亲先后出版了《刘禹锡年谱》、《元稹年谱》、《唐代文史论丛》、《刘禹锡丛考》等专著。在唐传奇小说研究方面,《唐传奇新探》、《唐人小说与政治》等书,备受学界称道。20091231《中国社会科学报》开辟“2009逝去的背影”专栏,悼念一年中离去的学人。中华书局编审、著名学者程毅中先生在致辞中写到:“卞先生绩学多能,博闻强记,贯通文史,兼识书画,著述丰繁,名驰中外。对唐代小说之新探,独具慧眼,别出匠心,于学者启迪尤多。”父亲晚年锐意于新领域的探索,《郑板桥丛考》、《现代国学大师学记》、《家谱中的名人身影——家谱丛考》等,都是耄耋之年的力作。

 

    屈指算来,父亲潜心学术研究,前后长达60年,留下了丰硕的著述。既有《刘禹锡年谱》等专著,也有与他人合作的《五代史话》、《刘禹锡评传》等论著,还主编了《中华大典·文学典·隋唐五代文学分典》、《唐代文学百科辞典》、《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丛书》(45)、《六朝文学丛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