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亳州市博物馆前馆长李灿…
最新热门    
 
程章灿:学者周勋初的魏晋风度

时间:2010-11-11 11:28:50  来源:不详
 

  细思起来,这都只是表面现象,实质上,周先生身姿玉树临风,为人洒脱自然,文章简洁明快,清峻通脱,处处透着魏晋风度。

 

  1950年,周先生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在早年所接触的老辈学者中,还颇有一些存魏晋风度之流风余韵者,他深受濡染。周先生总是干一行爱一行,抓住一切机会读书写作。《九歌新考》、《韩非子札记》和《高适年谱》等书,都是在完全看不到出版前景的日子里撰写的。新时期以后,学术环境改善,周先生焕发精神,开始快乐地工作着。学术任务和社会活动与日俱增,但他毫无怨言,而是随顺世缘,广有撰作,直到耄耋之年,犹然笔耕不辍。

 

  “以不变应万变”、“无为而无不为”,是周先生爱说的两句话。记得1980年代中期,汹涌澎湃的经济大潮席卷中国大地,也冲击着本该宁静的大学校园,“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生动描述开始广为流传。刚读博士的我,心里也不免有烦躁。有一天,在南园橱窗里,见到研究生院正在展出“名家寄语”,有周先生题写的六个字:“以不变应万变”,当下真如醍醐灌顶,感觉周身顿时清凉了起来。后来,我又在另一篇文章中,看到他对这句话的详细解释,更加深了理解:“如果你热爱专业,深信自己在这领域中可以作出应有的贡献,那就要有以不变应万变的精神,应该抓住目前的青春时期,努力攀登,而不要左顾右盼。”如今,时过境迁,学界的浮躁早已花样翻新,但对天下有志向学的年青人来说,周先生的这句寄语仍是针对性很强的智慧箴言。

 

  2000年9月,七卷本的《周勋初文集》在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周先生将第七卷题为《无为集》,亦有深意存焉。“无为”二字,可以用周先生另一句话来解释:“顺其自然地登攀”,“若用传统文化中的哲理来说,这或许也可以说是道家的处世态度和儒家的进取精神相结合吧。”在我看来,“以不变应万变”和“无为而无不为”,两句正好可以凑成一对,互文见义,阐释了周先生魏晋风度的具体内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