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也同欢乐也同愁》选载…
《也同欢乐也同愁》选载…
天地同欢“耍歌堂”
最新热门    
 
《也同欢乐也同愁》选载二:“我国最有希望的读书种子”

时间:2011-01-08 11:28:06  来源:不详
    父亲此次由美国转学德国,与表弟俞大维一路同行;在柏林学习期间,两人也过从甚密。父亲与俞大维从191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1921年至1925年在德国柏林大学,连续同窗七年,朝夕相处的共同学习生活经历,奠定了他们日后的深厚情谊。二人都好学深思,孜孜不倦,说诗谈词间论经史,每多共识,志趣相投,深为默契。他们不仅经常谈论学问、理想及人生,还注意国际国内时局动向。生活上也同甘共苦,有一次,赵元任、杨步伟夫妇从美国来到德国,父亲和俞大维招待他们看歌剧,将客人送到戏院门口,自己却要离去。赵、杨感到诧异,父亲才解释说:“我们两个人只有这点钱,不够再买自己的戏票了。若也陪你们看戏,就得吃好几天干面包。”赵元任夫妇领了这份情,感慨万千。父亲和俞大维海外留学,不时遇到“经济危机”,有时是因公费接济不上,或与其他中国留学生经济上相互支持,更多时候是手上有钱都拿去买书了,所以生活不免常会拮据。哈佛同学都知道,陈寅恪和俞大维是中国留学生中,在海外藏书最多、搜购书籍最勤者。父亲在德国学习期间还与傅斯年(孟真)、毛凖(子水)等我国留学生交往较多。傅曾对毛说:“在柏林有两位中国留学生,是我国最有希望的读书种子,一是陈寅恪,一是俞大维。”

 

    由于同窗共处,时时交流,俞大维对表哥寅恪的治学重点、目的和准备,了解多,体会深。他在《怀念陈寅恪先生》一文中曾介绍说:“关于国学方面,他常说:‘读书须先识字。’”“他对十三经不但大部分能背诵,而且对每字必求正解。”“对文,最推崇欧阳文忠公、韩文公……诸大家。”“诗,佩服陶、杜,……他特别喜好平民化的诗,故最推崇白香山。”“他所作的诗不多,但都很精美。”“对于史,他无书不读……尤其推崇司马温公通鉴的见解”,“他研究的重点是历史。目的是在历史中寻求历史的教训。他常说:‘在史中求史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