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为共和革命而牺牲之第一…
品诗读人:为何李煜开辟…
正月初七为何成为人类的…
中华文化智慧为何化不掉…
唐诗爱情千年不老
顾农:《中国小说史略》…
今年春节为何早到了11天…
盗墓者为何敢向帝王陵下…
重庆《读点经典》编委会…
“公开课”为何成了“表…
最新热门    
 
唐诗为何多悲情?

时间:2011-03-06 09:57:07  来源:不详

讲述唐代诗人人生命运的拙作,最近被出版社编辑定名为《歌者的悲欢》予以问世。我认为,这个书名取得不错。人的一生,无论长短顺逆,总离不开“悲欢离合”四个字;处于中国诗歌史巅峰时期的唐朝诗人,大多善于表现人间的悲欢之情。究其原因,固然跟他们出色的艺术造诣不无关系。但是,他们自身性情敏感、遭遇坎坷,也是两条不可忽视的原因。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最感人的作品,其所蕴含的感情,无不源自诗人的亲身体验,发自诗人的内心深处。

韩愈《荆潭唱和诗序》一文有这样一番话:“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这一番话,实在是诗歌创作者的甘苦之言,道出了诗歌创作的普遍规律。在阅读唐诗的时候,我们也能充分感受到这个规律的存在:表现悲情的好诗、佳句,俯拾皆是。

表现失志、孤独悲情的,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杜甫《述怀一首》“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丹青引曹将军霸》“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其中有些,说的似乎是古人的遭遇,但实际上也是诗人自己的人生遭遇,自己心中的块垒。

表现思乡悲情的,如:王勃《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刘皂《旅次朔方》“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王勃的思乡,以秋天为节令,黄叶飘零为背景,将乡愁与悲秋融为一体。岑参的思乡,通过一个偶然事件(路遇入京使者,托其给家人捎信),表现羁旅之人内心的纠结。刘皂的思乡,因为“离家日以远”,而更加悲切动人。

表现离别悲情的,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别韦参军》“……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欢娱未尽分散去,是我惆怅惊心神。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若参与商……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梦李白二首》之一“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长恨歌》“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江淹《别赋》有言“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在交通严重不便的古代,生离往往等于死别。无论是朋友、亲戚、家人、爱人,一旦离别,都不免会生出悲苦之情。至于像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