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泰山岱庙观花灯 火树银…
最新热门    
 
银花丝工序复杂面临后继无人 部分技艺已失传

时间:2011-05-29 14:37:32  来源:不详

本月28日,第三届中国成都[注: 成都市-成都市,简称“蓉”,别称“锦城”、“锦官城”,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是中国四川省的省会,中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行政级别为副省级。]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注: 文化遗产,中文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简称《世界遗产公约》),]节将正式拉开序幕,而“非遗艺术品”的展演展销,更是本届非遗节的重中之重。“银花丝”国家级传承人道安[注: 道安(314─385),东晋、前秦时高僧、佛经翻译家。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西南)人。道安著述、译经很多,对佛教贡献很大。]女士将与她的女儿一同在这里现场演示“银花丝”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银花丝技术[注: 不论何种文化,技术都是异曲同工的词汇。它可以指物质,如机器、硬件或器皿,但它也可以包含更广的架构,如系统、组织方法和技巧。],几乎包含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各种精华。然而,能掌握银花丝技术全部流程的艺术家,全国则仅剩身在成都的道安女士一人了。昨日,成都晚报记者专程前往位于锦里附近的道安“银花丝”工作室,探访了这一即将失传的传统技艺。

难过

工序复杂面临后继无人

走进道安老师小小的工作室,成都晚报记者不免有些惊讶,这间工作室无非就是一间居民小区内的套一房,埋头专心做“银花丝”工艺品的匠工也不过四五人。与其他“非遗项目”传承人前门庭若市的繁荣景象不同,道安老师的工作室显得实在太过冷清。道安似乎看出了记者的疑虑,她叹了口气,缓缓说道:“现在没人愿意学这项技艺了,我收学徒最开始都是倒给他们钱的,但依然留不下人,更别谈开班授课了。”道安接着解释说,“银花丝”与其他非遗项目有很大的不同,它不能由一人独自完成,很多匠工即使学会了制作,也无法独立门户,这也是银花丝学徒大量流失的原因之一。“现在很尴尬,全国能掌握银花丝全部制作流程的可能就我一个人了。”说到这里,道安叹了口气。

心痛

已有银花丝技艺完全失传

银花丝技艺是成都最具特色的传统金银工艺之一,这项工艺在中国明清时就已经达到过极高的艺术水平,它与蜀绣、竹编、漆器一起更号称成都的“四大名旦”。然而,因为后继无人,银花丝的烧蓝、堆景、无胎成型等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