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如何不被“无用的幽灵”…
评:伪娘遭反感,非伪娘…
最新热门    
 
不被狂轰乱炸的信息侵扰

时间:2011-06-12 11:08:58  来源:不详
的都是坏事吗?《圣经》上说,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他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泰勒·科恩在《达蜜经济学》一书中似乎就不这样认为。科恩认为多任务不是坏事。当处理短小信息的时候,同时干好几个任务,比如说一边看新闻一边聊天,是高效的方式,而且人的多任务能力可以训练[注: 训练 training 为了胜任指定的工作和完成分配给系统的任务所要求学习的程度。(防务采办术语-98)-xunlian]。更重要的是,多任务工作可以让我们对这些小事情保持兴趣。科恩热烈欢迎互联网技术[注: 不论何种文化,技术都是异曲同工的词汇。它可以指物质,如机器、硬件或器皿,但它也可以包含更广的架构,如系统、组织方法和技巧。]给人们带来的种种方便。  


    注意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了大脑与其他类似的神秘处理过程诸如情感、记忆、身份、愿望、动机、情绪之间密不可分的交互作用。和其他器官有所不同的是,大脑是能根据经验来改变工作方式的,这种功能被称为神经的可塑性。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我们的信息量在一天一天地变大,互联网也在逐步地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注: 语出:孙中山 《民权主义》第五讲:“自己一方面要做驾驶的汽车夫,又一方面要做修理的机器匠,那是很麻烦的,是很难得方方面面都做好的。],主动拒绝网络的侵袭似乎很快被网络的力量所淹没。也许,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我们对网络世界适应的如何?  


    我们专注于一项复杂任务的技能似乎正在被泛滥的信息所消解,而能让我们有所发展的,也许是另外一种技能,即把[注: 介绍 对人的行为表示出无奈的称呼。 相关信息 即使 即便 门把-jiba]网络上杂乱无章的、不相干的东西又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东西,正是网络社会才能够帮助我们在之前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事情之中找到强有力的关联。很难想象,在互联网、电子时代成长起来的下一代,会不会如我们消极地认为的那样,注意力会永久地分散下去。集中与分散也许是一对矛盾,人们不可能只需要分散而不需要集中。这种在网络中生成的集中注意力的技能也许还需要时间加以训练,或许我们适应网络环境的时代才刚刚开始。(若尘)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