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6月30日 花冈惨案发生,…
最新热门    
 
杨牧之:编辑部里的年轻人

时间:2011-08-30 13:30:57  来源:不详
文史知识》这个小刊物恐怕留不住她!便说:“《文史知识》条件不好,人少,工作条件差,你看这办公室又挤又乱,不如到其它编辑室。”然而她说,喜欢这份工作,一定会好好干。不怕条件差。

 

    我说,你再考虑考虑,免得走弯路,浪费了时间。记得这样谈了不止一次,具体话记不清了,总之都是劝她别在这儿干,理由是这里条件不好。

 

    最后,我见她言谈诚恳,明事达礼[注: 【词语】: 达礼 【注音】: dá lǐ 【释义】: 1.通行的礼仪。2.具备。3.通晓礼义。4.懂得礼节﹑礼貌。-dali],就诚心诚意地说:“要说《文史知识》条件不好,也是事实,但那只是一个方面,《文史知识》也有好的地方。比如,这里特别锻炼人。中华书局其它编辑室,一部书稿,从组稿到成书,总得二三年[注: 电影 三年电影名:三年导 演:赵明编 剧:葛琴主 演:张瑞芳项埅舒适柏李蓝谷上 映:1954年地 区:中国大陆颜 色:黑白类 型:剧情片三年 (1954)故事梗概1950年2月,]时间。而《文史知识》从组稿到出刊,周期也就两个多月。两个多月就能见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知道你的策划是否受读者欢迎,能够及时总结、及时调整,那种锻炼不是一部校点书稿可以相比的……”

 

    后来,时间长了,我真正明白了马欣来到《文史知识》工作的原因。

 

    早在1980年,马欣来还是北京景山学校高二学生的时候,就写出《〈秦可卿晚死考〉质疑》一文,与当时小有名气、任《红楼梦学刊》编委的戴不凡商榷,令红学界啧啧称奇。这篇文章很得冯其庸的欣赏,冯先生便和她的老师说,马欣来不用考大学,直接作他的研究生吧。马欣来没有同意,坚持参加高考。大学毕业时,一些大报大刊,一些研究单位、大学都有名额,她却执意要到中华书局来。她说,单位名气大小,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