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公正:和谐的基石—解读…
最新热门    
 
周正:孝子岂能靠“工程”培养

时间:2011-11-3 9:13:27  来源:不详

据报道,由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开展的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近日在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启动。该工程将吸收孔子[注: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孟子[注: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主要代表之一。]、曾子等圣贤有关孝行教育的思想精华,结合国内外青少年专家和成功培养孩子成才的优秀家长的先进理念和经验,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培养百万中华小孝子,为全国亿万孩子树立道德榜样。

 

    道德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在青少年中[注: 年中niánzhōng 解释 【midyear】 一个历年的中间或中间一段时间 相关词条 年头 年尾 年头 年岁-nianzhong]开展孝行教育,引领青少年从小养成孝亲敬老的美德,是促进整个社会道德风气改善的重要途径。但是,如果我们将孝心片面理解,将孝子通过“工程”来培养,其结果不仅会一无所获,恐怕还要南辕北辙,在背离孝心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是道德的基础,是诸多伦理观念的前提。“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作为有灵性的人类,更要有过之。在孝的基础上,中国传统道德还把“孝”、“悌”相连,由家庭推向社会,把家庭内部之爱普遍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最终构成全社会的共有道德准则。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这种从家庭伦理发散出来的道德观,更多地强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陶冶[注: 【词语】:陶冶【注音】:táo/yáo yě【释义】:1.陶工和铸工。2.谓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3.制作和烧炼(陶瓷器)。]和感化,而把道德形式化的种种行为,则会破坏人发自内心的道德感。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