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生产性保护让周村非遗老…
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非…
传统体育类非遗:冷热不…
西北丝绸之路的非遗保护
“全国《弟子规》学术研…
桐乡:蚕桑舞春秋 非遗…
桐乡:蚕桑舞春秋 非遗…
桐乡:蚕桑舞春秋 非遗…
南水北调为山东一文物遗…
他们,让非遗文化生生不…
最新热门    
 
山东非遗“泊里红席”传承难 技艺始于春秋战国

时间:2011-12-9 11:08:27  来源:不详
泊里红席制作技艺是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该技艺始于春秋战国[注: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时期,是用高粱秸劈成红白两色的篾子,交叉编织出各种不同花纹的图案。近日,“泊里红席”的传承人张学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泊里红席”正面临后继乏人的现状。

据张学明介绍,该技艺的整套工序没有一个步骤能用机器代替,像一床宽1.7米、长2.8米的红席,一个人编要编整整5天,售价是170元/平方米。“我们这里的习俗是过年、结婚的时候要铺红席。现在城里人讲究健康环保,红席无毒无味、纯天然,大家都喜欢,但售价偏低。”

张学明从7岁起就开始跟着父亲和外公学习编织红席,到现在已经有33年了,“这些年编红席的人越来越少了,让我这个传承人感觉压力挺大。现在出去打工一天差不多能挣100多块钱,我们蹲在地上编一天席子,又累还赚不了100块钱,年轻人没有人愿意干这个,现在我们村会编红席的不超过10个人。”(卞雨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