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清室之亡实亡于上海 报…
台北故宫将联手沈阳等地…
枕室之吉凶要点分析
最新热门    
 
清室之亡实亡于上海 报刊舆论促成了辛亥革命(1)

时间:2012-2-8 11:33:14  来源:不详

关于报刊舆论力量在辛亥革命[注: 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1911年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中的作用,孙中山曾说过:“此次民国成立,舆论之势力与军队之势力相辅而行,故曾不数月,遂竟成功”。也就是说,辛亥革命成功,一靠“枪杆子”,一靠“笔杆子”。所谓“枪杆子”,即以新军为主的军队,所谓“笔杆子”,即革命报刊的宣传鼓动。武昌起义之后,冯国璋等人在给袁世凯[注: 袁世凯,河南项城人,故又称袁项城,清末民初的军事和政治人物,1909年辛亥革命时,出任内阁总理大臣,1916年1月1日,]的呈文中说道,此次起义的发生“首恃报纸鼓吹之力”。民国时期,清朝遗老恽毓鼎[注: 恽毓鼎(1862—1917),字薇孙,一字澄斋,河北大兴人,祖籍江苏常州。光绪十五年考中进 士,历任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总结清亡之教训时也认为,上海报馆是导致清亡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在1917年2月8日的日记中写道:“况宣统之季,构乱之奸徒,煽乱之报馆,议和逊位之奸谋,皆聚于此。清室之亡,实亡于上海。”如果说辛亥革命中军队之势力的中心是武昌,那么,舆论之势力的中心当然是在上海。

《苏报》及“苏报案”:反清革命先声

清末10年,上海一直是革命党在国内的重要宣传基地。众所周知,反清革命思想酝酿于海外,但是推动革命思想在国内的传播,《苏报》功不可没。

《苏报》1896年创办于上海,起初是一份以外商名义办的报纸,内容以市井琐事、社会新闻为主,后由一清朝落职官员陈范接办。1903年前后,一批来自海内外的革命志士相继落脚上海,并组织革命团体中国教育会和上海爱国学社。此时的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汇集了一批激进人士,除了原在上海的蔡元培、章太炎外,还有率领南京陆师学堂学生罢学来沪的章士钊,“成城入学”事件后由日本回沪的吴稚晖[注: 吴敬恒-吴敬恒,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一生追随国民党革命却一生不入官门。1950年代他位于台北市敦化北路跟南京东路交叉口的铜像,为台北市的地标之一。]以及因剪留日学生监督姚文甫发辫被日本驱逐出境的邹容、张继。他们定期在张园演说,更希望能有一“言论机关,供吾徒恣意挥发”。恰逢陈范正苦于《苏报》稿源匮乏,于是他与爱国学社订约,每日由蔡元培、吴稚晖、章太炎等轮流为《苏报》撰写论说一篇,报馆每月资助学社一百元作为报酬。这样,《苏报》有了更多的稿源,爱国学社师生也有了发表言论的园地。不仅如此,1903年5月,陈范又聘请章士钊为主笔,这样,《苏报》与革命党的关系更为密切,实际上成为爱国学社的机关报。

章士钊任主笔后,《苏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