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郑州:中华民族最早文明…
张晓政:古代科举对官宦…
杭州:300万元扶持资金…
专家指出:古籍质量关乎…
杨伯峻:古籍整理开新篇
马银琴:古代文学研究年…
“清华简”证实:古文《…
傅璇琮:古籍影印事业的…
破茧成蝶:古籍数字化的…
破茧成蝶:古籍数字化的…
最新热门    
 
赣州:古城踏上文化振兴路

时间:2012-5-7 21:22:16  来源:不详
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汇报演出在赣州浓情上演。正在赣州进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联合调研的国家42个部委140多人,看后很多人泪流满面,“这台戏让我更直观、深刻地感受到当年苏区人民的重大牺牲与贡献,感受到苏区人民的坚定的理想信念。”
    《八子参军》取材于真实的苏区故事,生动再现了当年赣南苏区历史,公演近半年来取得巨大成[注: 大成(1989年4月26日—)男,歌手。韩国5人男子组合BIGBANG成员之一。另外也有同名韩国演员姜大成(1980年08月22日—2010年10月29日)。]功,把这段红色记忆紧紧地印在人们记忆深处。
    赣州是红色故都,万里长征从这里起步,共和国从这里走来,苏区精神从这里诞生,在这片红土地上,处处可见红色文化的激情飞扬。
    在瑞金叶坪旧址群、兴国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景点,一条条红色标语、一张张发黄照片、一个个红色故事,将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深深感染。国家商务部青年干部徐紫光说:“每来到一处革命旧址,我都增添了一份内在的精神力量!”
    在民间,新一代苏区儿女用点点滴滴的行动,为传承红色文化添薪助燃。宁都七旬老党员李艳生,46年来省吃俭用,凭一己之力收藏了两万多枚(件)红色藏品,被称为“红色收藏家”。赣州市红土地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一级编剧舒龙,心中紧抱“红色家谱”,创作和研究了30多部“红土地文艺”。
    公共文化全民享
    4月16日,赣州龙南县桃江乡窑头村的十里竹里深处,飘来一阵阵悠扬的山歌声。一群身着客家服饰的村民正对着摄像机放声高歌,一位七旬老人熟练地指挥着众人走位。这是窑头山歌剧团的农民演员们在拍摄客家山歌电视片《杨梅情歌》,老人就是当地被称为“客家山歌大王”的剧团团长陈科发。他告诉记者,剧团已经拍摄了12辑山歌MTV,收集改编了民间原生态山歌近4000首。
    农民演给农民看,农民爱看农民演。赣州将公共文化服务触角向最基层延伸,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送戏下乡等一系列[注: 一系列 拼音: 解释: 1.犹言一连串。-yixilie]文化惠民工程,使广大农[注: 读音 大农dà nónɡ 注解 1.即大司农。参考百度百科、GG百科、114百科、雅虎百科-danong]民以空前的热情与文化“相约”。
    沐浴着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春风,日前,又一个乡村文化大舞台——信丰“红色油山群众艺术团”成立。“艺术团把百姓对党和政府的恩情传唱。”年近花甲的艺术团艺人王定武说。
    文化产业泛“涟漪”
    赣州深入挖掘红色、客家、宋城、生态、脐橙、矿业等地域特色文化,进行全方位规划、设计,巧打“文化经济”牌。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苏区精神研究会、客家围屋文化旅游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