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夹边沟记事》作者杨显…
最新热门    
 
《夹边沟记事》作者杨显惠:我不愿再描述苦难(1)

时间:2012-5-15 22:44:22  来源:不详

即便是凭借《甘南纪事》获得小说大奖,杨显惠在华语文学传媒奖的颁奖礼上依然保留观察[注: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力是人们从事观察活动的能力。观察时运用外部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形态的一种计划性和目的性很强的自觉感受活动。]者的习惯:他随身携带单反相机,不停地抓拍会场上的瞬间。不少作家们围过来向他致意,他不太适应,碰完杯后总低声问身边的人:“这是谁?那一位是谁?”大部分时间,他总是埋头按快门。 
      作家马原亦举着酒杯过来祝贺。“杨老,您知道他是谁吗?”旁边的人问他。 
     “不知道。”杨显惠有些迟疑,“我在作家圈里来往的人真的不多。”对方愣了愣,笑着说:“看来,不认识其他作家的作家,才是好作家。”


      饥荒主题已经完成


     《甘南纪事》共16万字,比之前的《夹边沟记事》、《定西孤儿院纪事》薄了不少。从2006年春天开始,连续五年,杨显惠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驻扎甘南藏区,住在藏民的牛毛帐房和沓板房,记录了近10万字的采访笔记,数千张照片。全书用12个故事讲述了甘南的风土人情故事,是他之前在《上海文学》杂志上连载了一年的同名作品。
      1946年生于甘肃[注: 甘肃省-甘肃省位于中国中部偏北。简称甘,又简称陇。介于北纬32°36′~42°47′,东经92°10′~108°43′。],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到甘肃生产建设兵团当知青,经历[注: 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 片名 《经历》The Experience/Tajrobeh (1973) 伊朗电影,35毫米,黑白,60分钟。]过当农工、售货员、教师等。即便是在上世纪80年代加入天津作协,杨显惠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根始终是在甘肃。每年写作间隙,他总要离开天津回兰州小住。“我写的是那个地方的事情,我的根在那儿。”写完《甘南纪事》上半部,杨显惠回到兰州休息,决定今年冬天将下半部完成。
      此前的作品《夹边沟记事》直指上世纪60年代的大饥荒,通过近20个故事,揭开一段尘封50年的历史。近3000名“右派分子”在夹边沟劳改农场,经历三年饥荒,最后活下来的只有600人。命运三部曲的另一部《定西孤儿院纪事》亦重述三年饥荒的故事。灾难的三年过去,当时定西紧急成立孤儿院,收留了五六百个孤儿。即便是当事人杳如大海捞针,杨显惠还是顽固地做着这件事,一次又一次走在采访的路上。当受访者向杨显惠谈起当年的饥荒和灾难,再冷静地叙述,最后也不由得潸然泪下。
      “《甘南纪事》的写作比之前轻松很多。饥荒主题我已经完成,我想该创作一些轻松的主题,我不愿再描述苦难。采访中积攒了很多照片,也有过出摄影集的想法,那该是在写作完成后的事了。”在甘南呆的时间很长,杨显惠仍然不太习惯当地的饮食,“但是好多了,那边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