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学而优则士? 传统知识分…
学而优则仕 官员如何能…
叶嘉莹:学而时习之,不…
【校训故事】复旦大学:…
谷超豪“为数学而生” …
由左翼文学而引起的思考
最新热门    
 
学而优则士? 传统知识分子为何总爱参与政治(2)

时间:2012-8-11 22:51:09  来源:不详

“曲终人不见”这一辑,探讨被动卷入政治运动中的学者和文人,从师生关系的变化来观察社会变迁。1949年之后,一系列[注: 一系列 拼音: 解释: 1.犹言一连串。-yixilie]的政治运动成为时代潮流,一波接一波,无人能置之度外。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之后,批判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批判丁玲[注: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女,原名蒋伟。湖南临澧人。中国共产党员。毕业于上海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央警卫团政治部副主任,]、陈企霞,批判冯雪峰,批判胡适,批判胡风,在文艺界,在教育界,不仅流行与旧我划清界限,更流行与资产阶级的学术权威和反动思想划清界限。吕荧是国内第一个被批判的中文系主任,学生批老师之风由此开始;俞平伯是被批判的红学家,批判俞平伯矛头的背后是清算胡适的思想。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在知识分子的心中留下阴影和创伤。沈从文自杀未遂后,被时代的风暴分裂为文学家和文物专家两截;俞平伯“倦说红楼”,家人在他面前一度避免提及“红楼梦”三个字;陈梦家因反对简化汉字被打成“右派”,“文革”中因不堪受辱自杀;柔弱的吕荧敢为胡风公然辩护,最后成为美的殉道者……

几代知识分子的悲剧,难道是历史的宿命,不可避免?当文艺、学术沦为政治支配的工具,成为思想改造的工具,学者的尊严何处寻?历次学生整老师以后,老辈心寒,这次整完,还希望下次老师悉心教授,岂不荒谬?槐聚翁言“弟子墨守者累师,出蓝者害师”,最有代表性。

大师的成长通常只有两条路,一则出世家,如俞平伯,二则从名师,如启功。1949年后,追溯师承被认为是学术陋习而被喝止。“浴乎雩,咏而归”的教学方式被中止,真正能继承大师的又有谁?

中国知识分子经受的苦难、遭遇的悲剧,不应成为轻飘飘的一页往事,如过往烟云。我在本书中特意书写了几位国学大师生命的最后时光,聚焦大师与弟子之间的温情和恩怨,这些在中国社会近代转型中发生的历史场景,寓意薪尽火传。他们播下文明的种子,经受了疾风骤雨,需要几代人的精心呵护,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历史的漩涡具有强大的力量,将个人吸纳,身不由己的沉浮、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紧密结合在一起。不论是“行到水穷处”,还是“出入风波里”,风浪相激,凸现出抗争的勇气、担当的力量。他们是动乱[注: 动乱 拼音: 解释: (社会 )骚动变乱。-dongluan]年代的牺牲者,却成为历史航向的校正者。他们迸发出来的人性的灿烂光辉,让战争、离乱等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略显黯淡。他们不是历史的创造者,也不是可无可有的历史的注脚。让后人景仰的是那些柔弱的身躯,犹如在强权的车轮下傲然开放的菊花,没有让精神的花朵零落成泥碾作尘。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