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卜算子》传说写于当涂…
农村丧葬礼仪与孝道思想…
李之仪卒年考实
最新热门    
 
李之仪与苏轼之交:朝夕唱酬 批讼理案

时间:2012-9-27 12:28:41  来源:不详
名诗人孟浩然[注: 孟浩然,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相提并论,并希望以后能够把自己的诗与李之仪的诗编在一起,可谓文人雅士,惺惺相惜。

 

  这段时间,苏轼与李之仪两人同朝为臣,一为中书省[注: 概况 古代官署名。   魏曹丕始设,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隋代因避讳改为“内史省”或“内书省”,唐代先后曾改称西台、凤阁、紫薇省,旋复旧称。](西省)中书舍人,一为枢密院编修,闲暇时常常凑在一起,切磋词句,谈古论今,雅集于西园。接下来的几年,是苏、李结识以来交往最密、情谊趋笃很值得回味的美好时光。对李之仪的文采、品行,苏轼给予很高评价。《苏轼诗集》中有《次韵答李端叔》诗:“若人如马亦如班,笑履壶头出玉关。己入西羌度沙碛,又向东海看涛山。识君小异千人里,慰我长思十载间。西省邻居时邂逅,相逢有味是偷闲。”

 

  苏轼在诗中回忆起二人初识的情景:尽管当时人众繁乱,但李之仪的不凡气度,却如秀木于林,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十多年来常常魂牵梦绕,难以释怀。

 

朝夕唱酬 批讼理案

 

  因朝中政权更迭,苏轼一直处于被贬和大赦的动乱当中。李之仪长期陪伴在苏轼的左右,吟诗作词,交流文字。元祐 八年(公元1093年)九月,支持旧党的高太后薨,哲宗亲政,旧党皆被贬谪。苏轼无奈出守定州。他奏请以李之仪为签判,一同赴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