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美国记者眼中的1942:30…
美国记者眼中的1942:30…
美国记者眼中的1942:30…
美国记者眼中的1942:30…
美国记者眼中的1942:30…
那一整版的棋缘与书缘—…
60幅美国藏中国古代书画…
10月23日 冯玉祥发动北…
记者探访莫言老家山东高…
诺奖旋风席卷美国出版界…
最新热门    
 
美国记者眼中的1942:3000万人饥荒中颠沛流离(3)

时间:2012-12-4 12:04:28  来源:不详
980),原名德鹏,天津人。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我国卓越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王芸生1901年9月26日出生在天津郊区,早年家贫,曾在天津当学徒。]字字血泪的社评《看重庆,念中原!》。
  王芸生在文中写道:“忆童时读杜甫所咏叹的《石壕吏》,辄为之掩卷叹息,乃不意竟依稀见之于今日的事实”。
  就是这两篇稿子,戳到了蒋介石的痛处,他即刻下令,《大公报》停刊三天。
  根据王芸生后来的回忆,他当时对蒋介石的做法不是很理解,他曾向时任蒋介石秘书的陈布雷询问,而陈布雷说:“委员长根本不相信河南有灾,说什么‘赤地千里’、‘哀鸿遍野’、‘嗷嗷待哺’,委员长就骂是谎报滥调,并严令河南征缴不得缓免。”
  《大公报》因报道河南饥荒被停刊的事件触动了白修德。凭着对国民政府的新闻管制和蒋介石行事方法的了解,他认定河南灾荒的惨重超乎想象,在重庆所得到的信息远远不够。
  白修德决定到河南实地采访。于是,他拉着好朋友、《泰晤士报》记者哈里森·福尔曼一起,向国民政府新闻处提出了采访申请。他们得到的批准并不是到河南,而是“乘陇海路火车从宝鸡经西安到达黄河和陇海路所经过的潼关。”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