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老北京过年习俗:正月初…
最新热门    
 
走亲访友先问Wi-Fi密码 学者:折射年俗变化

时间:2013-02-27 23:15:38  来源:不详
过年,在许多人的儿时记忆里是喜庆、热闹的,又是庄重而肃穆的仪式。无论是集体奔三的80后还是他们的父辈,“春节”在他们的记忆里是极为盛大的节日,无论这一年过的如何,一定要把春节过好。随着经济发展[注: 概念 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社会变迁,民间的春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年货采购方式各异
  腊月二十九,记者在山东省[注: 东省 拼音: dōn?? shěn?? 解释: 1.古代中央官署之一。南朝齐指集书省,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以散骑常侍为长官。]宁阳县最大的一家商场看到,虽然已是除夕当天的下午,商场仍人流集中,每人手上都是刚采购的大包小包的年货。售货员称,商场要到下午5点才关门。
  宁阳县传统上的忙年是从小年就开始的,家家户户打扫卫生、准备年货。这些年,人们并没有在过年上耗费那么多精力。
  50岁的刘春梅记得,小时候过年就是小孩的节日,“那时物资紧缺,年货也都是凭票供应。春节期间,白面馒头能吃饱,还能吃上平时吃不到的肉、水果。父母会拿布票扯上新布给孩子做新衣服。”她记得上世纪80年代自己帮家里采购年货,有面、肉、水果、糖果、瓜子等,每样各买上几斤。“以前东西少,流通也不方便。所以大家都早早地备下,恐怕买不到。现在商店几乎不关门,想哪天买都行。WWw.lsQN.CN”
  记者在超市发现,各种各样的年货占据了食品区的大部分空间,糖果、坚果、礼包、酒水饮料,琳琅满目。在这家超市工作多年的一位售货员介绍,相比前些年炒货热销,现在高档的坚果如大杏仁、开心果等更受欢迎。
  在上海工作的王君第一次开车回老家过年,他的后备箱装满了进口小吃、地方特色食品等网购的年货。他说:“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全国各地年货就能送货上门,价格比市场上的还便宜。”
  生活富足年味变淡
  放鞭炮,一直是人们最喜爱的庆祝新年的方式。如今新泰市赵家庄村民搬进了新楼房,变成赵家庄社区,过年的鞭炮声少了。回乡过年的王先生说:“今年买的鞭炮很少,现在放鞭炮也就图个吉利,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整宿地放了。一是没有地方放了,二是怕影响到别人休息。”
  以往赵家庄有守岁的习俗。人们从吃年夜饭开始,一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来。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饱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然而,现在能够坚持守岁至天明的人并不多。
  现在人们守岁基本上都是看春晚、玩电脑、打麻将等,只有少数的老人在坚守着守岁的习俗。74岁的张爷爷说:“现在说守岁也不是以前的样子了,小孩子早早的就睡了,年轻的不是玩游戏就是打牌。”
  正月初一,本家的年轻人要一起去给长辈磕头拜年。“从爷爷奶奶家开始拜,然后是各个叔伯。今年都搬楼上了,大家都不出来磕头了,只要见面说声过年好就行,原来的拜年习俗也渐渐淡了。”回乡的徐先生说。
  对于这种现象,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称,自古以来的村落被高楼大厦所代替,城镇化进程导致了当前社会人们对传统文化缺乏重视。这虽是时代趋势潜移默化所致,但是人们还是应该兼顾、尊重传统礼节,保护传统民俗文化,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从而增添传承、保护民族文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