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余秋雨:河姆渡告诉全世…
余秋雨批判:没落的人文…
反思“余秋雨批评”
余秋雨,你为什么不忏悔…
最新热门    
 
余秋雨为钟山撰写碑文 建议风景区去掉标语口号

时间:2009-12-3 13:14:59  来源:扬子晚报

  著名学者余秋雨应邀撰文书写

  赞其为世上最美的去处之一

  像一片叶子掉落在深秋的金色中,昨日,当著名学者余秋雨再次来到南京,再次下榻在南京钟山风景区时,他又一次醉倒在那种“诗意的栖居”中。而这一次,有一个更有纪念意义的事情,与他身处其间的这个地方有关:由他撰写的南京钟山风景区碑文将于今日在美丽的梅花谷揭幕,正式向广大市民开放。千年钟山,从此结束了无碑文的历史。

  沉醉:

  钟山兼具历史与自然之美

  已经不是第一次来钟山风景区,但那种沉醉,却当真是让人“不知归路”。写碑文,只是余秋雨一个“心意的表达”,“把一直以来的一些想法”诉诸笔墨。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时,他告诉记者,现在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这个时候,对居住环境就有了要求,也让人油然想起海德格尔所言“诗意的居住”,“南京的钟山风景区正是中国最值得挖掘的有诗意境界的地方之一”。这也是他所撰碑文中“中国文化之最高诗境”评语的由来。

  为什么有这样的评语?他很细致地为记者分析:首先,在于钟山是历史和自然的融合,“光是沧桑历史,不免缺少诗意;光是自然,则又缺少人的温度”,钟山积淀的历史内容异常丰厚,如他在碑文所概括“六朝熏风、南唐遗韵、大明王气、伟人身影”,而它沉淀后的自然风光也异常丰富壮观,四时美景,层次分明,“钟山之诗意,是大诗意,同处江苏的苏州园林格局就小一些”。钟山又不似兵马俑、万里长城,历史显露在外,它不外露,“一切都归于枫叶、山色,归于安静”——这在他撰的碑文中也有落笔:“重重悲欢归于枫叶,滔滔故事凝于静穆”。

  其次,很特别的一点,钟山的自然景观非常适合于普通市民的日常休闲,“人们可以非常自然地在此漫步、休闲,这样走向平民的景观,是很多历史胜迹所不能比的”。他说,在世界上,确实“有很多奇丽的自然风光、壮观的历史胜迹,然而,有几处是像这里一样,能够让你带着自己的母亲、祖母一起来漫步?”他惊叹,“这么一个风景,和历史紧紧联系在一起,却又在一座大城市的环抱里,不仅让南京人、江苏人感受到一种诗意的居住,也让远近的游客感受到一种诗意的游憩,一种风景的示范”。

  欣然:

  为“最美的去处之一”撰碑文

  钟山,曾经留下过余秋雨与夫人马兰的俪影双双。在这儿,他们与古树对话,与秋叶相戏,人与自然,如此契合无间。这儿,也是踏遍世间风景的余秋雨一见倾心的“最美的去处之一”。所以,今年年初,当南京钟山陵园管理局的有关负责人找到他,请他写碑文时,他几乎是不假思索,一口答应。

  那么,世间有哪些去处符合他心目中“诗意的居住”理想呢?他一一为记者数来:“奥地利的山区、法国地中海的海滨、日本京都的枫叶寺苑”,他沉思,“接下来,就是南京的钟山风景区了,不错,确实可以相提并论,完全是民间的生态,大家非常愿意去的一个地方”。他感叹:“深秋时节到南京东郊,那是天下至高无上的享受”。

  让他感佩的是,钟山风景区近年的综合整治“不止于恢复历史风貌,而是超越了过去,做得更丰富,延伸了古代的历史诗意,对六朝古都的文明进行了更集中的渲染”。在碑文中,他着意对此进行了刻画:“南京人民于甲申之年启动整治宏图,斥资五十亿,搬迁十三村,移民两万余,增绿七千亩,新建栈道,呼集物种,辟出诸多公园,重修两大陵墓,一时气象万千……”昨天在这儿,他还碰到了一个曾经住在此地的女孩,“是搬迁走的移民,南京人甘为景观让路的精神很让人折服,他们为历史、为文化、为诗意的居住,作出了自己的牺牲”。

  据了解,纪念碑为从安徽运来的天然巨石,长12米,高4.8米,厚1.6米,重达136吨。正面由著名书法家管峻先生书写“龙”字,背面则阴刻余秋雨所撰并以行书写成的碑文,用金字刻成,充满文人气息,可见清心雅韵,余先生“很满意刻出来的效果”。这也是余先生所撰的少有的长碑之一。他说,给许多地方题过碑,但大多是几个字的,长的碑文,除了钟山,就只有法门寺碑。

  建议:

  风景区都要去掉标语口号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