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部队军官士兵八一建军节…
最新热门    
 
苏小和:萨缪尔森,上帝派来的经济学家?

时间:2009-12-19 10:41:11  来源:南都周刊

  10年之前,萨缪尔森就已经预言了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可惜,人们再一次对先知的语言视而不见。

  萨缪尔森是那种非常有人文精神的经济学家,他对文学,对古典音乐和绘画的鉴赏力,让他言辞高雅,举手投足之间,吐气若兰。1962年,萨缪尔森甚至被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名誉法学博士,这让枯燥的经济学从此闪耀着人文的光芒。事实上,古典经济学史上,萨缪尔森第一次将更加枯燥的数学模型引入经济学领域,让经济学看上去更具有科学的架构。这种融科学与人文于一身的优美局面,让萨缪尔森真的是迷倒众生。读过他的《经济学》的人,可看到他从宏观经济学到微观经济学,从生产到消费,从经济思想史到经济制度,均是创见迭出,而这本书的形式,更是充满了人文主义的审美风范,他在每一章的开头加上历代名人的警句,言简意赅地概括全章的主题,使读者不像是在啃枯燥的理论书,而是在读一部有文学色彩的史书。经济学在萨缪尔森的手上,终于变得优美绝伦,人见人爱了。

  据说,1960年代,年轻的肯尼迪总统曾经与萨缪尔森分享过一首杰出的诗歌,那是奥布·雷门隆的诗句:

  有三样东西是真实的

  那就是上帝、人类的智慧和大笑

  前两样超出我们的理解能力

  所以我们必须做我们能做的第三样。

  在长达8年的时间内,萨缪尔森以肯尼迪总统首席经济顾问的身份推动美国经济高速增长,并真正远离梦魇一样的经济危机。一直到今天,人们都缅怀这一段黄金岁月,并把美国经济生活中的这一段了不起的成就视为“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功绩。而这个令人怀想的“新古典综合学派”,正是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五版中,对自己理论体系的正式命名。从此,“新古典综合学派”成为经济学史上最伟大的体系之一。1961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萨缪尔森再次对其理论的核心部分、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做了较为详细的解释。他的此番解释,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人们一致推选他做该年度学会的会长。

  某种意义上,萨缪尔森一面仰望上帝之光,一面深深开掘内心的智慧。这是一名犹太人与生俱来的人生态度。《宏观经济动态》的编辑威廉姆·巴奈特曾经采访过萨缪尔森,他这样描述这位被经济学界称为“最后一位通才”的大师:“保罗·萨缪尔森的成就有点唐突,他在经济学领域的贡献如此辽阔,以至于在现代经济学中,很难找出他没有开创性贡献的领域”。巴奈特的表述并非言过其实,萨缪尔森的力之所向,除了经济学,诸如国际贸易与计量经济,经济理论与景气循环,人口与劳力,金融与独占性竞争,教条历史与区位经济,几乎无所不能。他不仅开创了经济学数理分析的时代,而且是微观经济学帕累托主义复兴和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综合的伟大先驱。

  而他自己给自己的定位,是“中间道路经济学”,核心思想是主张“混合经济”。正如他在《中间道路经济学》中写的:“左派和右派的思想家喜欢用极端对立的方式思考问题,这不是我作为一个经济学家的作风,认真研究经济的经验,加上50年来学习和发展错综复杂的经济理论,都迫使我不得不成为折中主义者:在个人的创造性和最优社会规则之间,寻找一条中庸之道。可以肯定地说,完全放任的自由主义,不仅会导致个人之间的不平等发展到完全不必要的程度,而且会带来不可避免的宏观经济不稳定性——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经济衰退与经济不景气,还有投资型金融泡沫与狂躁的价格暴跌危机”。

  如此警世恒言,萨缪尔森写于1998年10月。这让人不得不惊叹,10年之前,萨缪尔森就已经预言了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可惜,人们再一次对先知的语言视而不见。事实上,10年前,萨缪尔森甚至谈到了转型中的中国经济,他说:“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正在从一种命令式的计划经济发展成为一种混合的市场经济,为什么我不说中国正在从共产主义转向资本主义,这是因为,纯粹的资本主义只有在本世纪的20年代的美国才能找到,我就是在这种制度下长大的,现在,它成了一个已经灭绝的物种,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无论哪里也找不到它了”。

  10年之后,先生去了天堂,他的话却犹在耳边。萨缪尔森似乎提前告诉我们一个忧伤的事实,真正的自由企业时代正在远离我们,人类的自由精神在一浪高过一浪之后,正在疲倦地退去。无论是传统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转型中的中国,都在将市场价格机制和政府的国家经济干预结合起来。这究竟是灾祸,还是福音?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人告诉我们答案。为此,萨缪尔森甚至和另外一名伟大的经济学家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