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南极科考日志:冰山南移,臭氧空洞扩大

时间:2009-12-20 10:46:05  来源:浙江日报

  今年10月11日,作为唯一一位来自我省高校的科研人员,浙江万里学院青年教师熊尚凌博士参加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前往南极进行为期半年的科考活动。

  科考途中,熊尚凌给我们发来了他的日记,记录下全球气候变化给南极环境造成的影响。

  11月1日

  南极冰山南移

  从上海出发到现在,短短20天,却经历了四季的转换。终于进入南极圈了,高涨的热情和十足的干劲鼓舞着我一路前行。

  上午,广播里突然传来船长的声音:“在船右舷700米处发现冰山。”大家都涌向甲板,争睹本次科考之旅的首个冰山。在蓝天与白云相接处,一座冰山凸显出来,我赶紧拿相机拍了几张。

  过去在南极初次遇见冰山的纬度一般在58度左右,今年出现在了61.18度,可见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也在逐渐融化,随着海流南移了。

  11月16日

  磷虾资源锐减

  12日凌晨,考察队抵达长城站。

  几位做磷虾资源研究的学者发现,现在磷虾的资源明显减少。多年前,长城站周边海域都能直接捞到磷虾,现在很难监测到了。我特意沿海边走了约3公里,没有发现成年体的磷虾。

  磷虾是帽带企鹅的主要食物,它的减少对帽带企鹅的物种生存有很大影响。人类的活动让越来越多的生物处境艰难,甚至灭绝,我们是否该反省一下自身的生活方式?

  12月10日

  冰层厚度减少

  12月8日,“雪龙号”终于接近中山站,航行进入拱冰前行模式。科考船先退行400米左右,然后加速前行撞开冰层,每往返一次只能前行约70米,每天前行不到8公里,船掀开的海冰厚度约为1.7米。

  虽然进程很慢,但老队员们都说,这已经是历年来最快的速度了,去年这儿冰上的积雪就有1米多深,冰的厚度在2米左右,当时“雪龙号”还尝试了炮弹炸冰前行的办法。

  拱冰容易对我们的前行是件好事,但是如果某一天南极圈的冰块真的完全融化了,下面的水汽化合物散发出来,那时我们的生存环境真的不敢想象。

  12月14日

  臭氧空洞扩大

  这里的紫外线十分强烈,我的脸严重晒伤。在冰面上工作的队员除了眼圈周围有墨镜的保护,其他部分都被晒成黑色,有的甚至被灼伤。看来,臭氧层的破坏在这儿已经直接显现。

  队医一直呼吁大家戴面罩,可实际上干活戴面罩很不方便,于是大家干脆直接暴晒。用老队员的话讲,“作为一支国家队出来,就得对得起胸前的五星红旗”。大家都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这次科考工作努力拼搏着,但愿我们的研究能为人类更好地生活下去提供一些帮助。

  记者感言:我们可以理解熊老师的急迫心情,当亲眼目睹温室效应给南极环境造成的破坏,那种内心的震动以及对于人类未来的焦虑是何等强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即将闭幕,我们不希望“低碳”仅仅是岁末昙花一现的新闻名词,而是能在今后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是每一个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因为与任何物种一样,我们只是这个美丽星球的客人。

    本报记者 陈扬渲 通讯员 严希希 整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