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草根学者在美发论文:中…
专家:春节庙会不能抓“…
垓下遗址:目前发现的最…
广州“沙河粉”申请非物…
文化创意产业成香饽饽 …
2009年中国文化的崛起:…
文化精英云集南京 汇聚…
梵宫设计团队获“二00九…
星云大师获“中华文化人…
第3版《汉英大词典》:…
最新热门    
 
“宅文化”易变“懒虫文化”

时间:2010-1-17 11:16:49  来源:解放日报

  上下班 “两点一线”,除了上网泡论坛、打游戏,没有其他娱乐,现实生活中经常联系的朋友数量几乎为零——岁末年初,本市某视频网站技术工程师小马如此总结自己的社会新鲜人生活。无疑,他是“宅”一族的一员。

  如何看待“宅”生活?各方观点不一。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宅”一族缺乏和社会的真实触碰,仿佛“生活在透明容器中”。

  尊重全新的生活方式

  “宅”这个名词起源于日本,是“御宅族”的缩略,最早由日本漫画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主要指那些几乎不顾时间和精力,全身心投入动漫的人。后来,“宅”逐渐变成指那些待在家里,沉迷于个人兴趣爱好,与社会脱节的青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电影、动漫、夸张的电动玩具等,给当时的孩子以强烈刺激,并逐渐占据了对这些孩子精神需求的主导权。其中一部分孩子长大后,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让他们更愿意在网络上寻求真正能由自己意志主导的虚拟世界。

  心理学家分析,当一些人的欲求在现实中无法得到满足时,“宅”就成为一种输出压力的方式,而网络、物流等新技术的爆炸式发展,无疑也为此推波助澜。

  “对任何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们首要的态度是尊重”,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表示。也有专家指出,对待这一新现象,既不能“妖魔化”,更不能渲染夸张成一种“潮流”、“品位”,两个极端都是对当今青少年发展不负责任的表现。

  “宅文化”易变“懒虫文化”

  专家指出,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形的青少年来说,“宅文化”很容易被演绎成“懒虫文化”。国外曾有极端例子:一女孩长到18岁,一直“宅”在家中上网不愿意上学,语言能力比小学生还要差,只能求助心理医生。

  在我国大学生中,也存在一些“宅男宅女”。他们多数没有经济来源,更倾向于呆在寝室,严重者缺课逃课,沉溺网络、游戏、动漫。也有学生毕业后因求职、工作的一时挫折,消极逃避在家,甚至沦为“啃老族”。这一人群往往缺乏生活目标,容易抑郁、消沉,难以实现自我价值,更谈不上为社会创造财富。

  社会学家指出,只有打开“玻璃防护罩”,在真实社会中多多锻炼自己,才能真正增长见识,提升素养。

  “宅”一族可转型为“生产者”

  “万事不可过度,‘宅’也是如此,”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大众文化专家孙玮说。“宅”固然是现实社会环境下的个人选择,但虚拟总不能代替现实,绝不能分不清两者而陷入极端。

  专家建议,“宅男宅女”们应努力摆脱人际障碍和网络沉溺,以所及之能力实现自我价值。通常,这些年轻人是动漫、游戏、IT产品等方面的拥趸,也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们或可完成从消费者到生产者的身份转变。事实上,在“宅”一族中,不乏具有创造性的精英,他们通过编写免费软件、撰写网络小说、发表画作等方式,默默贡献着自己的才识力量。

  “宅”族特征

  -不喜欢说话,与陌生人交流有障碍-比起说话,更喜欢用网络聊天工具-因缺乏锻炼,体型趋向过胖或过瘦-熟知一切网络新语言的意思和用法-比起上街,更热衷于在购物网站消费-觉得社会复杂,处处提防,迷茫无助

  本报记者 彭德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