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拒上春晚”也是一种文…
马未都与春晚的纠纷意义…
让春晚回归民间 应当让…
马未都拒绝春晚改编《量…
央视春晚广告费节节上升…
学者:央视春晚“啃老”…
本山春晚小品《捐款》:…
媒体与春晚剧组“智斗”…
学者:春晚是否要继续?…
春晚小品“笑果”欠佳?…
最新热门    
 
春晚何成鸡肋?陕西民俗学会会长:爱愈深痛愈切

时间:2010-2-12 11:03:05  来源:三秦都市报

  吃年夜饭、看央视春节文艺晚会,多年来已成为中国百姓过春节的民俗风尚,但对央视春晚表演模式的古板守旧,主持人、演员缺乏新人,看烦了的老面孔,网民和观众多有异议。

  近日,新浪网举办的2010年央视春晚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2月9日,有66857人参加此次调查活动,其中一定看春晚的人数50326人,占参与者总人数的75.3%。看心情而定的12728人,占总数的19.0%。坚决不看的3795人,占总数的5.7%。该调查显示,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除夕夜不再看或不打算看春节文艺晚会,以别的方式过大年迎新春。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春晚观众的流失?今年过年你还看春晚吗?随着虎年除夕的到来,这已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热点话题。

  各方观点

  春晚老矣 辉煌不再

  冷梦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省政协委员

  我看春节文艺晚会是从1984年家里有了电视机后开始的,那会看春晚给人的感觉比吃年夜还重要。当时晚会编导和创作者编创的节目大多来源于生活,作品表现的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内容。短短几年出了一大批文艺精品,包括相声《虎口遐想》、《五官争功》;小品《主角与配角》、《产房门前》;歌曲《爱的奉献》、《常回家看看》、《难忘今宵》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好作品,给人以美好的精神享受。那会的艺术家心比较沉静,一心想着艺术想着观众,不像现在想的就是出名获利。他们所创作的相声、小品、歌曲确实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把握着时代的脉搏。每年除夕夜,大家在家里坚守着不串门不放炮仗,在外边风里雨里往家赶,图的就是坐在电视机前看一台春节文艺联欢晚会。

  我看春晚已经看了二十几年了,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但最近几年春晚渐渐远离观众。有人认为这是春晚十几张老面孔以及节目形式的陈旧所致,但我不这样认为,这绝不是新老面孔的问题,可以说是晚会整个艺术创作和群众感情脱离衔接不上,缺乏心灵深处的沟通交流所致。这里边既有表演者的功利心——那就是参加春晚后形成的知名度,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有主办者想满足方方面面的需求,结果反遭人埋怨。春晚要上新台阶,关键要有精品意识,至少要有几个像样的作品。

  有人说,人们远离春晚是因为受网络和地方台的影响,而我不这样认为,网络对春晚的冲击力并非人们想象得那么厉害,因为春晚发展至今日,已成为百姓过春节不可或缺的精神享受,起码现在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

  用宽容之心看春晚

  韩鲁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过春节看春晚是中国人除夕夜最为重要的精神文化大餐,因为我国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使看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其他任何活动都无法替代。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春晚还要办下去,假如没有春晚,除夕晚上我们干什么?

  对于观众评价春晚媚俗媚商,我认为这不足为奇。上世纪90年代,对于网络时代的文化现象,我有一个评判,从此后文艺、文学、文化开始走向大众化世俗化媒介化,拒绝深刻,消解意义,寻求快乐感。如今从中央到地方许多电视台举办的娱乐节目都是这样出笼的,当娱乐节目和作秀成为一种文化时尚,入乡随俗便成了唯一的选择。对观众这是感官需要,对电视台这是高收视率和广告效益,因此春晚也不例外。公平地说,春晚办了这么多年,每年都有变化。导演也不容易,各个年龄段、各个阶层都要照顾到,还有爱好的不同地域差异等等,要想满足所有人的审美情趣很难很难,几无可能,所以要用宽容之心看春晚。

  说起央视的“赵本山现象”,我个人认为,赵本山赶上了这个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取向需要他走向大众,制造快乐。而他不负众望,已经走上中国喜剧小品的巅峰。比如对小沈阳的表演风格,我个人和我们50后这个年代的人无法接受,但他硬是凭借春晚火起来了,说明他还是有一定的市场。同样,春晚能走到今天,也有着市场广泛的需求。

  爱之愈深 痛之愈切

  梁荫 曾任陕西经济广播电台台长、现任陕西省民俗学会会长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初创时,曾经辉煌一时,用万人空巷形容亦不为过,但从1990年代起,一年不如一年。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