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拜曾哥教和乌合之众:曾轶可不配在音乐节出现?

时间:2010-5-6 12:03:20  来源:新京报

  原题:拜曾哥教和乌合之众

  5月2日的通州运河公园,草莓音乐节的最大风景莫过于曾轶可午后在最大的草莓舞台上的登场以及台下非轰轰烈烈”一词所不能形容的“拜曾哥团”的行为艺术表演。一众讪笑不已的年轻人拿着准备好的三炷香,以及充气娃娃等“道具”,对着台上表演的曾轶可大喊“曾哥”。当网络上常见的暴力演化到现实,群氓的表演在阳光下更加具有狂欢效果,被拍下的照片让人想起岳敏君笔下咧嘴痴笑的众人画像。

  “拜曾哥”以及“拜春哥”在网络上都是种不负责任的恶搞,当围观和调笑成了网络上的重要生产力,众人隐藏在各自的网络ID下,所有的嬉笑怒骂都可以有着不负责任的快乐。而这种恶搞一旦演变到现实生活中,众人的心态更接近于被传播学者研究了两个世纪的“乌合之众”:他们参与公开的社会行动,屈从于某种激情,而因为隐藏在众人中,意识到不会因为出格之举遭到惩罚,所以责任感彻底消失,被一种残忍、短暂而又巨大的力量所控制。只是200年前,法国思想家勒庞在为这个群体命名时,这些“乌合之众”大多参与着社会运动,支撑他们的大多是某个领袖的煽动。光阴荏苒后,这些大多年轻,埋藏着反叛种子的年轻人则拜倒在娱乐工业下,用讪笑的表情嘲弄着被嘲弄者,自立神教,自行膜拜。

  群氓大多年轻,有人在网络上发言“围攻曾哥是因为她不配在摇滚音乐节上出现”,一派捍卫正义之态;更有人言之凿凿:“出来娱乐大家就得有被娱乐的心态,这点嘲弄都受不了怎么当明星”之类。围观和审丑在网络环境中可以被当做生产力使用,然而一旦这种热情进入了现实生活面对面,未免对于表演者过于残忍。好在演员曾轶可的心理状态很好,现场回应“你们怎么样都可以,只是要注意安全”,大有超然之态,这种完全无视的态度也被人一语道破:“她的一举一动都是被人教的”。

  教她怎么在公众场合回应“拜曾哥教”的人才最聪明,曾轶可不着急不上火的回应方式最大限度地显示了一个偶像应该有的超然态度,让更多的舆论倒向这个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小女孩。这样也正暗合了勒庞的理论:时代没有变,所谓领导社会潮流的精英群体和那些乌合之众之间永远有分野。

  □咪咩(北京 记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