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哗众”即能“取宠”折射了什么

时间:2010-5-20 11:37:18  来源:新华日报

  最近网络点击率和媒体曝光率最高的总离不开这样几个人:“雷语”不断的凤姐、雌雄莫辨的“快男”著姐以及深陷不雅照风波的闫凤娇。

  娱乐事件的主角们以不怕出丑、不惧指责的自信和承受力,不断碰触大众道德底线,似乎越能令围观者“哗然”,就越容易“成名”。“哗众”即能“取宠”,甚至不出位就难以成名,构成了当下一种奇特并益发频现的娱乐审“丑”现象。

  盘点这股审“丑”潮流中的主角类型,通常包括两种:一种是本身的容貌就不是很漂亮,但刻意通过自我夸张颠覆大众的审美观,从而一举成名。从芙蓉姐姐到凤姐,这种以丑为美的独特成名方式已经发挥到极致。另一种则是道德上的“丑”,通过出位的言行甚至是“一脱成名”来颠覆大众传统道德观,“名声大振”从而身价倍增。从兽兽到闫凤娇,越来越频繁曝光的“艳照门”就是明证。

  娱乐无罪,在日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审美情趣上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似乎本不是一件错事。然而,种种光怪陆离现象的出现敲响了警钟:人们追求的不再是光明、正当、高尚的美,而转为对离奇、低俗的人与事的热烈追逐。这种审“丑”的潮流已经从网上走到网下,从“个人作怪”走向“机构运作”,从“话题”变为“现实”。观众们热捧、追随这些所谓的网络红人和娱乐事件,暴露的是现代人空虚、猎奇的审美取向,凸显的是精神真空和价值虚无。

  部分媒体对此不仅不能客观评价和反思,反而任由这股低俗化娱乐浪潮的裹挟,炮制出更多的话题和报道。这种明显的“缺位”和“越位”,客观上成为种种怪现象的放大镜和吹鼓手,甚至产生一种示范效应,令更多丑陋的人与事跟风而上,直至扭曲并腐蚀了整个社会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这似乎更值得关注。

    蒋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