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霍米·巴巴中国行:“在场”感受学术魅力

时间:2010-5-20 11:37:54  来源:新京报

  “在场”感受学术魅力

  ———写在霍米·巴巴教授北大演讲之际

  - 思想现场

  后殖民理论家、哈佛大学人文中心主任霍米·巴巴(Homi Bhabha)教授在欧美学界大名鼎鼎,而在中国,无论名声还是著作,都远未普及。这样也好,没有先入为主的偏见,读者及听众反而获得了自由,可以海阔天空地倾听与驰骋想象。说实话,大学者如色相俱足的千手观音,只是在传播中,常常被大大压缩,简称为某某主义者。这样一来,固然容易记忆,实则多有遮蔽;久而久之,只能从某一角度观看,有点可惜。这回可是真身出现,不仅允许、而且鼓励诸位从不同的角度阅读与欣赏。

  一百多年的“开眼看世界”,虚心好学的中国人,逐渐习惯于阅读外国学者的著述。没做详细统计,但书店里的人文及社科新书,外国人写的,远比中国人的好卖。同是译作,哪些流传久远,哪些如过眼烟云,不完全取决于在其本国的学术地位。在众声喧哗的当下,要想长久吸引读者的目光,其实很不容易———大众传媒如此,学界也不例外。

  在文化传播与理论旅行中,“译介”的作用不可低估,但“在场”更值得期许。

  记得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时,恰逢美国哲学家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和英国哲学家罗素 (Bertrand Russell,1872-1970)先后访华,前者从1919年4月30日到1921年7月11日,在中国整整待了两年零两个月,后者在华也住了九个月。这两位大思想家的南北奔波,巡回讲演,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教育。正因其不仅仅是“旅行”加“讲演”,而是直接介入了当下中国的思想文化建设,杜威与罗素的“中国行”,至今仍为学界所津津乐道。

  各家政治及学术立场有异,很难横向比较;但有一点,来华讲学,有的纯是收获掌声,有的则在开拓疆土。放长视野,焉知后者不若前者。2001年的4月和9月,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JürgenHabermas,1929—)和法国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 2004)先后来华,在北大等校讲学,可谓盛况空前。但说实话,对他们二位而言,中国之行除了扩大社会声誉,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推进。

  至于开拓疆土的例子,最典型的莫过于詹明信的故事。 1985年9月到12月,美国杜克大学教授詹明信(Fredric Jameson,1934-)在北大做了四个月的系列演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年轻一代的中国学者(如唐小兵、张旭东、王宁、陈晓明、王一川、王岳川、张颐武等),都是借助这次演讲和这册演讲集,初步接触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话语,进而奋起直追,推动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国学界的“后现代”热潮。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后现代,也不管你认同不认同詹明信,从理论传播的角度,没有比这更成功的了。

  我不至于糊涂到乱点鸳鸯谱,将霍米·巴巴教授与詹明信教授混为一谈,我只是表达一种愿望:北大有好讲台,有好听众,希望若干年后回首,当初播下的种子,竟有如此好收获,实在让人欣慰。若如是,则幸甚。

  此次霍米·巴巴教授的中国之行,有三次演讲和一次座谈,允许北大中文系先挑,我一眼就看上了“全球过渡时期的人文学科”。之所以如此选择,就因中文系同人(包括我自己)这二十年来,围绕“当代中国人文学者的命运及其选择”、“数码时代的人文研究”、“人文学的困境、魅力及出路”,以及“当代中国人文学之‘ 内外兼修’”等,有过很多的困惑与挣扎、思考与突进。谈论转型期的人文学,可以是学者得失,可以是学科兴衰,更可以是知识系统的调整以及价值体系的重建。我关注的是,全球化时代,“人文学”应该是什么、目前状态如何、我们怎样用力、希望达到何种境界。至于论者持何种理论模式,是后殖民还是前现代,只要有所创获,悉听君便。这也是我们没有过多铺垫,绕过已有的转述与评说,让诸位直接聆听,并与之展开对话的缘故。

  五年前,我曾应杜维明教授之邀,在其“儒学研讨班”上做一专题演讲,地点就在哈佛大学人文中心。作为中心主任,霍米·巴巴教授出面接待,礼节性地表示,对我的演讲很感兴趣,可惜太忙……

  霍米·巴巴教授这次北大之行,从“全球过渡时期的人文学科”,到“全球共同体的伦理与美学”,再到“展示现代性”,视野越来越宏阔,与之相对应的是,演讲的场地也越来越大,从一百多个位子的新闻报告厅,到可以容纳四百人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