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占卜 >> 六爻 >> 正文
八卦六爻预测模式
六爻预测朝“核爆”
六爻八卦预测
六爻断卦内容
六爻别称
六爻变化断卦
六爻成卦及断卦的方法
六爻断卦
六爻的起卦及排卦
六爻占卦法
最新热门    
 
六爻测疾病新论及实践

时间:2009-9-8 20:19:16  来源:风水网
 《周易》被誉为包罗万象的宇宙代数学。它是我国先智的结晶。经历千百年来的不断完善、演变,其理论体系及实际应用功能愈来愈得到世人的认可。六爻预测学是《周易》的一个分支,由于它预测面广、信息量大、精确度高,所以普及面最广。然而任何学科都有它的局限性,也存在偏差或谬论。我们不能因为它有偏差和谬论的成分,就断定《周易》全是无稽之谈,这种以偏概全的做法不可取。我们要用科学的眼光,要用发展的思维去认识它、研究它,挖掘正确有用的部分,舍弃谬误的东西,用科学的手段来充实完善它。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是此意。
  笔者在研究六爻预测学中,翻阅了大量古今六爻专著,在论测疾病都以“官鬼爻”为病,其精确度如何?有过用六爻测疾病切身体验的学者都会坠入五里雾中,争议颇多,例如自测病官鬼爻持世,既然官鬼为病,就应衰弱受克为好,而官鬼爻临世爻,代表病人自己,如果官鬼爻受克或衰弱,也是世爻受克是不利之象,那么此种情况世爻旺好还是衰好?受克好还是不受克好?再如自测病父母爻持世,官鬼爻是世爻的原神,是生世爻的,如果以官鬼爻为病,把它确定为忌神,岂不是自相矛盾?!还有,测夫病、测父母长辈病,官鬼爻是用神、原神,不能被克,要求旺相才好,如果把官鬼爻视为病,让人难以理解难以操作,又如何去判断病的总类和吉凶?等等,这些问题一直以来是易学界争论的焦点,而谁也没有拿出一个充分而有力的理论和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多年来笔者经过大量的思考和实践,终于有所突破,在笔者的拙著《六爻详真》、《六爻特训班讲义》及我主编的《易理点窍》小报中还有国 内多家易刊上都披露了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许许多多的易学专家及易学爱好者的高度肯定。
  笔者在拙著《六爻详真》“测疾病”一章中提出:“凡测疾病,不论自测代测,欲看病人得何病症,只看整体卦象,这一卦的上上下下,就标示这个病人的身体,不必寻求官鬼爻。至于看病人何时好,或何时应凶,则看用神(自测看世爻,代测以六亲关系取用)及原神救应情况来判断”。此法经过大量实际验证屡试不爽!笔者翻阅了很多易理著作,在测疾病实际应用举例中,大多例子举的是病人何时好或何时应凶,这些都是从用神及原神救应情况来论的,而很少有判断是何病症的例子。究其原因主要是自古沿袭下来用官鬼爻为主判断疾病准确率不高,得到应验的例子太少之故。
  既然不论代测自测病,看病症主要从整体卦象入手,那么如何具体操作运用呢?我们知道从阴阳五行角度论,阴阳失衡、五行失衡是造成人体有病的主要原因,因此看卦测病,就看卦中太旺与不及之五行,看阴阳五行是否失衡。往往一卦之中,最旺五行及被最旺五行克制之五行就是病症所在。另外,动爻及被日或月建冲之爻位或五行,往往也标示病症所在。结合具体爻位及其五行所代表身体部位和器官就不难推断出患的是何病,根本不用看官鬼爻。一个具有指导性和实际应用性的理论成立,必须具有普遍代表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此为了验证这一立论成立,特从其它易著中摘录测病卦例以证之,这样可以避免有自造卦例之嫌,更证明此理论具有普遍适用性。
  摘录一(邵伟华著《周易预测例题解》 P265)自测病
    寅月               癸亥日
  《地泽临》       《雷泽归妹》
  子孙酉金、、   兄弟戌土、、
  妻财亥水、、应  子孙申金、、
  兄弟丑土×    父母午火、
  兄弟丑土、、   兄弟丑土、、
  官鬼卯木、 世  官鬼卯木、
  父母巳火、    父母巳火、
     原断:患肝病。按笔者的理论,看病首先从卦中最旺或不及五行入手,此卦中五行卯木得日月建生扶最旺,所以可以初步判断木五行及被木克制之五行所代表的身体部位有病。但由于此卦卯木虽最旺,但没有发动,力量只能积蓄下来,自身五行所代表的身体部位就会憋出病的,卯木为肝,因此患肝病。若此卦卯木发动,有克处,卯木力量有转移,那么就会去克土,则脾胃会有病。此正应:“病症在卦中最旺之五行所代表的器官之上”。三月好转者,从世爻角度论,世爻太旺,生扶不利,耗泄最宜(这同四柱日主太旺取用之理完全一样。),所以进入三四月病情得以抑制。
  摘录二(邵伟华著《周易预测例题解》 P265)父测子病:
&nb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