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易》道观 |
 |
时间:2009-9-8 20:03:35 来源:风水网
|
|
|
《周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逻辑元点,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典。换言之,我国的文化传统是《易》文化传统。《易》的主要功能是卜筮,反映的是先民们在所环境下的认识水平。《周易》的阴阳奇偶爻画给了道、儒哲学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为道儒两家的一源双流之源,此后道家《易》学与儒家《易》学并行不悖,相资相补。
道家《易》学,以天地自然和人体和人体自身健康长寿为关怀起点,由之延及到人君南面之术,从而实现天地人事的承阴阳和谐,建立一种自然无为的中和的社会秩序。它更多地着眼于人自身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诸于人身精、气、神的吐纳、治病延年的药物烧炼以至于天文、历律、节候、地理等方面,所以有科学《易》学或象数《易》学的说法。
儒家《易》学主要以人际关系为关怀的起点,由之及人类所结成的社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依然是统治秩序问题,希望通过有为建立一种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外壳的、和而不同的等级制度化的中和社会秩序。它更强调人的“慎独”、“克已复礼”,人的“恭、宽、信、惠、敏”的道德品格的培养和尊卑、长幼、贵贱等级秩序的构建、纲常伦理的论证与维护。有人文《易》学或义理《易》学的说法。
儒家《易传》作为解经之作,融汇了先秦诸子的《易》道观,而以道家《易》道居首,儒家次之。《易传》追求“化成天下”的境界,就是人和自然和谐统一,不同阶级、身份的人之间和谐统一,亦即个人与群体与社会与天地自然协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