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结言端直 意气骏爽 藻耀而高翔

时间:2009-8-8 16:57:10  来源:不详
还复来”。正因为李白的信念建筑在坚定然而又似乎有点乐观的基础之上,所以他才会采取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接着,他改变了诗的语言节奏:“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以表达诗人急促跳荡的情感节奏。吴功正先生对此分析道:“诗人在酒上形成情感的盘旋、情感的激荡,以酒来消解寂寞、烦恼,在酒中形成情绪的狂放和旷达。他一个劲地呼唤着美酒,情绪始终在高亢激越的状态中流动,最后表示‘与尔同消万古愁’,在旷达解脱的状态中形成情绪的波荡。”[7](p347)变化多端的语言节奏,反映了诗人波动不息的情感节奏,正所谓“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这首诗很好地反映了李白雄浑、劲健、豪放的美学风格。

     杜甫是处于由盛唐进入中唐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巨人。他的诗歌的美学风格是“沉郁顿挫”。“沉郁”是指作品深沉含蓄,意味深长,感情浓郁,气势雄壮;“顿挫”是指情感起伏变化,抑扬抗坠,跌宕多姿。严羽在《沧浪诗活》中将杜甫的诗风概括为“沉着痛快”,故可用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沉著”中的两句诗来形容杜甫的诗风:“海风碧云,夜渚月明”。郭绍虞先生在《诗品集解》中解释说:“海风碧云,指动态的沉著;夜渚月明,指静态的沉著。海风而衬以碧云,阔大浩瀚,状壮美的沉著;夜渚而兼以月明,幽静明彻,状优美的沉著。”[8](p154-155)即:“沉著”风格既有雄伟壮阔的一面,又有幽深雅致的一面。明代胡震亨在《唐音癸鉴》中说:“少陵变幻闳深,如涉昆仑,泛溟渤,千峰罗列,万汇汪洋”。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杜诗高、大、深俱不可及。吐弃到人所不能吐弃为高,涵茹到人所不能涵茹为大,曲折到人所不能曲折为深”。以杜甫的《登高》为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秋空高阔,狂风急吹,猿猴哀鸣,落木萧萧,群鸟乱飞,怒涛滚滚。在这广阔而萧索的背景下,苍白憔悴的诗人,听秋风,观落叶,望江涛,其心酸忧愤,可想而知。与李白的“大鹏”相对,杜甫的形象可用沙鸥来象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星垂平野,月涌江流,天地何其宽广!然而自己身如转蓬,四处飘泊,又何其渺小!杜甫虽身世悲凄,但仍关心民生疾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表达的愿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冻安如山”,只要他人能得到幸福,那么“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何等悲天悯人的境界!杜甫的诗歌确实具有“汉魏风骨”的沉雄悲壮。此外,杜甫诗歌还特别强调一个“神”字,王运熙先生对此的分析最为精辟:“诗应有神助”(《游修觉寺》),是指“诗歌创作中那种超奇的思维和表现功夫,伤佛出自鬼神的帮助”;“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指“通过读书,从而使作家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达到高超神妙的境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则是指“在它写成以后,因艺术造诣的神妙异常,又可以使鬼神惊心垂泪。”[9](p518-519)
     总之,做人作文,都应该要有风骨。“风清骨峻”,“藻耀而高翔”,如同凤凰那样,既毛羽艳丽,又能振翅高飞,才是艺术及人生的最高审美境界。

     参考文献:

     [1] 周振甫. 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 黄岳洲,茅宗祥.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卷 [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3] [清]何文焕. 历代诗话(全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 王运熙.从文心雕龙风骨谈到建安风骨[J].文心雕龙研究论文选[C].济南:齐鲁书社,1988. 转引自:童庆炳.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宗白华. 美学散步[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6] 郭绍虞. 中国历代文论选(全四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7] 吴功正. 唐代美学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 耿庸. 新编美学百科词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9] 王运熙.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王运熙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