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浅谈林亿对《内经》的校…
讀楚竹書《内豊》篇箚記
最新热门    
 
《内豊》篇与《昔者君老》篇的编联问题

时间:2009-8-8 16:58:45  来源:不详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所収《内豊》篇的書體,一瞥看來,筆勢有力,筆法也很有特色。起筆鋒利,終筆迅捷。其實,《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所収《昔者君老》篇的筆法也有同様的特色。
  我比較了兩篇的文字,特別對于兩篇共同的“君子曰”“母(毋)”“弟”“者”“之”“言”“不”“命”“事”“是”“以”“能”“於”等字,進行了詳細的観察。我認爲兩篇的書寫者應當是同一人。
  如果我的観察没有錯誤,《内豊》篇與《昔者君老》篇,有可能聯綴爲一篇。
  第一,兩篇的竹簡長度和編綫都一致。
  李朝遠先生的“説明”指出,《内豊》篇“現存完殘簡共十支,其中完簡四支,全長四十四・二釐米;由二支斷簡接綴而成的整簡三支,全長亦爲四十四・二釐米;僅存上半段的殘簡一支;僅存下半段的殘簡一支;存上、下段但中段有缼失的一支。整簡的編綫爲上、中、下三編,第一編綫距頭端一・二至一・四釐米,第三編綫距尾端○・八至一・一釐米;第一編綫與第二編綫,第二編綫與第三編綫的間距均爲二十一釐米。”又,現存文字數:第一簡三十七字(背面篇題二字),第二簡四十字,第三簡四十二字,第四簡四十一字,第五簡(殘下半段)三十一字(其中重文五),第六簡五十字(其中重文三,合文二),第七簡三十三字(中間缼失約有六個字的空間),第八簡四十五字,第九簡(僅存上段)十八字(其中重文二),第十簡三十九字,附簡(僅存下段)二十二字。
  陳佩芬先生的“説明”指出,《昔者君老》篇“僅存四枝簡,其中三枝完簡,一枝殘簡,共存一百五十八字,其中重文八,合文一。”“簡文書於竹黄面,字體端正,字距劃一,各簡上下皆爲平頭。書寫時上端留白一・二釐米,下端留白一釐米,完簡全長四十四・二釐米。簡有三道編線痕迹,按編線有右契口,自上端至第一契口之間距爲一・二釐米,第一契口至第二契口之間距爲二十一釐米,第二契口至第三契口之間距與上同,第三契口至下端之間距爲一釐米。”又,毎簡文字數:第一簡五十字(其中重文四),第二簡(僅存二十二・六釐米)二十八字(其中重文三,合文一),第三簡四十五字(其中重文一),第四簡三十五字(文末有斷句符號,以下空白)。
  按,兩篇的完簡是長度都是四十四・二釐米,皆有三道的編綴痕跡,自上端至上編之間距有一・二釐米,上編至中編、中編至下編之間距均有二十一釐米,下編至下端之間距有一釐米。就容字來説,毎簡約有四十字左右,字距也整齊劃一。
  如上所示,《内豊》篇與《昔者君老》篇的書體和尺寸皆一致,从物理角度看,兩篇的類同是明顯的。
  第二,我想進一歩檢討兩篇的内容。《昔者君老》篇云(採用所謂寛式隷定表示),
 
  君子曰,昔者君老。太子朝君。君之母弟是相。太子側聽,庶叩,叩進。太子前之母弟,母弟遜退,前之太子再三,然後竝聽之。太子、母弟1
至,命於閤門,以告寺人。寺人入,告于君。君曰,召之。太子入見,如祭祀之事2(下闕)
能事其親。君子曰,子性割,喜於内,不見於外,喜於外,不見於内。慍於外,不見於内。内言不以出,外言不以入。舉美廢惡3
尓司,各恭尓事,廢命不赦。君卒。太子乃無聞無聽,不問不命。唯哀悲是思,唯邦之大屏是敬。4
 
  陳佩芬先生的“説明”云,“四簡簡文均不能連讀,第一簡和第四簡有起首語和結語,第二簡和第三簡皆無可承接,祇能按記載事態進展的前後關係排列,其間缼失多寡無法判定。内容記述國君自衰老至亡故,太子朝見過程中的行爲規範。國君之母弟爲太子入宮的佑導者,太子從早朝候至日昃,經多次叩問而進入宮門,母弟將太子送入宮後即退避,太子返回並再三要求與母弟同去見君,於是太子和母弟同時進宮聽君之命。惜命辭前段殘,後段云「各共尓事,發命不夜」。國君卒,太子則不聞不命,唯哀悲是思。”
  按,就第一、二簡和第四簡而言,記載内容前後一貫。簡文“太子朝君”以下,雖有含意未明之處,但是,陳先生説的“朝見過程中的行爲”之看法,可以接受。《禮記・文王世子》篇云,


 
  文王之爲世子,朝於王季日三。雞初鳴而衣服,至於寢門外,問内豎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豎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節,則内豎以告文王。文王色憂,行不能正履。王季復膳,然後亦復初。
 
  這裏説的朝見,與簡文很相似。
  簡文“再三”前後,大概記述“三揖”“三譲”之禮。三揖、三譲是入門、昇堂的方式,頻見于《儀禮》等。然後,太子至於閤門(所以第一、二簡可能連讀),命寺人(與《文王世子》裏的“内豎之御者”相似),寺人傳命,君召之,太子入見。以下,簡文闕失。第四簡,始于君命之末尾,在“君卒”之後,以記述太子的悲哀結束。
  但是,第三簡是有問題的。趙炳清先生在《〈昔者君老〉與楚國的太子教育》(簡帛研究網站2005年4月30日)中,認爲第三簡當編聯於第一簡“太子、母弟”之後。不過,第三簡的文面是“論議”形式的文章結構,不是像第一、二簡和第四簡那様的“説話”形式的文章結構。
  我認爲《昔者君老》篇的第三簡,與《内豊》篇有關。如衆周知,《内豊》篇與《大戴禮記》中的《曾子立孝》篇和《曾子事父母》篇的内容有關聯,這些所説都是儒家的孝道思想。而且,《昔者君老》篇的第三簡云“能事其親”,也是孝子之謂。對于“子性割”,雖然諸家讀爲“子省,蓋”,但是下文云“喜”“慍”的感情要均衡地維持在内外,因此“子性”也是孝子性質的意思。又関于“内言不以出,外言不以内”,《禮記・内則》篇云,
 
  男不言内,女不言外。非祭非喪,不相授器。其相授,則女受以篚,其無篚,則皆坐,奠之而后取之。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寢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内言不出、外言不入。男子入内,不嘯不指,夜行以燭,無燭則止。女子出門,必擁蔽其面,夜行以燭,無燭則止。道路,男子由右,女子由左。
 
  簡文是就“事父母”而言,今本是就“男女”而言。内容雖有別,可是表現大致一様。《内豊》篇的第六、七簡和第九簡,就“事父母”而言。《昔者君老》篇的第三簡,與第一、二簡和第四簡文意不合。因此,第三簡可以移至《内豊》篇。
  《内豊》篇的第九簡“是謂君子”之前闕失,《昔者君老》篇的第三簡“舉美廢惡”之後也闕失;如果“舉美廢惡”也是君子之謂,兩簡則有可能編聯。
  此外《昔者君老》篇的第一簡云“君子曰”,諸家大概認爲“君子”是太子之師等。但是,《内豊》篇第八、九、十簡亦有“君子曰”。《昔者君老》篇的第二簡云“太子入見、如祭祀之事”。《大戴禮記・曾子事父母》亦云:
 
  單居離問於曽子曰,事父母有道乎。曽子曰,有。愛而敬。父母之行,若中道則從,若不中道則諌。諌而不用,行之如由己。從而不諌,非孝也。諌而不從,亦非孝也。孝子之諌,達善而不敢爭辨。爭辨者,作亂之所由興也。由己爲無咎則寧,由己爲賢人則亂。孝子無私樂。父母所憂憂之,父母所樂樂之。孝子唯巧變,故父母安之。若夫坐如尸,立如齊,弗訊不言,言必齊色,此成人之善者也,未得爲人子之道也。
 
  盧辯注云“齊,謂祭祀時”。簡文雖説“成人之善者”,本文上也有關。而且,今本以“愛而敬”爲事父母之道,簡文第四簡也云“唯哀悲是思,唯邦之大屏是敬”。“敬”的議論,亦見于《内豊》篇附簡。不過,李朝遠先生云,附簡的“編綫不整”。
  総的説來,《昔者君老》篇的内容,可以認爲是説“太子”的孝行,所以與《内豊》篇的内容有關。而且,可能相當于《内豊》篇的篇末部分。但是,這裏説的“有關”并不一定是“同篇”的意思。對于編聯的問題,應當采取小心謹慎的態度。
  據上記愚見,以下排列兩篇的簡文,謹供参考。庶諸賢批正,以期推進兩篇的研究。


 
 
  内禮
  君子之立孝,愛是用,禮是貴。故爲人君者,言人之君之不能使其臣者,不與言人之臣之不能事1其君者。故爲人臣者,言人之臣之不能事其君者,不與言人之君之不能使其臣者。故爲人父者,言人之2父之不能畜子者,不與言人之子之不孝者。故爲人子者,言人之子之不孝者,不與言人之父之不能畜子者。3故爲人兄者,言人之兄之不能慈弟者,不與言人之弟之不能承兄者。故爲人弟者,言人之弟之不能承兄4(者,不與言人之兄之不能慈弟者。故)曰,與君言,言使臣。與臣言,言事君。與父言,言畜子。與子言,言孝父。與兄言,言慈弟。5與弟言,言承兄。反此亂也。
  君子事父母,無私樂,無私憂。父母所樂樂之,父母所憂憂之。善則從之,不善則止之。止之而不可,忞而任6不可。雖至於死,從之。孝(從)而不諫,不成(「孝。諫而不從,亦」)不成孝。君子(曰),孝子不食,若在腹中巧變,故父毋安。7
  能事其親。君子曰,子性割,喜於内,不見於外,喜於外,不見於内。慍於外,不見於内。内言不以出,外言不以内。舉美廢惡③
  …是謂君子。君子曰,孝子事父母,以食惡美下之。…9
  …之,如從己起。君子曰,孝子,父母有疾,冠不飭,行不容,不卒立,不庶語。時昧攻縈,行祝於五祀,豈必有益,君子以成其孝。8
  君子曰,悌,民之經也。在小不爭,在大不亂。故爲少必聽長之命,爲賤必聽貴之命。從人懽然,則免於戾。10
 
  君子曰,昔者君老。太子朝君。君之母弟是相。太子側聽,庶叩,叩進。太子前之母弟,母弟遜退,前之太子再三,然後竝聽之。太子、母弟①/至,命於閤門,以告寺人。寺人入,告于君。君曰,召之。太子入見,如祭祀之事②(以下闕)尓司,各恭尓事,廢命不赦。君卒。太子乃無聞無聽,不問不命。唯哀悲是思,唯邦之大屏是敬。④
 
  …□無戁。毋忘姑丘妹而遠敬之,則民有禮。然後,奉之以中庸。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