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青城小曲《西厢调》产生及历史渊源

时间:2009-10-8 18:58:37  来源:不详
当地人一直是以唱“眉户小曲”为主。 
  1、 小曲 
  “小曲”是“眉户”的另一种名称。它常以“地滩”的方式活动,与大戏相比规模较小,故其名曰“小曲”。而“青城小曲”是在原“眉户”的基础上发展和变异的产物。 
  “眉户”是发源于眉县和户县的在民间流行的各种民间小调的集合体。它最适合于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思想,流行于陕、甘、宁、青和山西、湖北一带,它的胜地是眉县和户县,那里是牧歌、樵歌、情歌的发源地。因为它流行普遍,老百姓谁也能哼几句“眉户”,念几句曲子,所以也有叫“曲子戏”的。 
  2、“眉户”传入青城的途径 
  “眉户“传入青城等地的时间已无从考证,但其传入的途径主要是因为古丝绸之路的商贸和文化活动。汉唐以来,东路商家沿着丝绸之路相继而来,在兰州等地经商旅居,将东部文化带到了这里;另外,相传光绪三年(1877)关中大饥,以农村为基地的“眉户”艺人,遭遇到严重的打击,不得已纷纷外逃,将中西路的曲子带了出去,其中的部分流落到兰州、青城等地区。 
  3、《西厢调》的产生与外来文化的传入对当地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不无关系 
  清道光二十二(1842)年,青城出生了一位人物,名叫张海润,字晓霞(1842-1904)。清同治年间,由于陕甘回汉矛盾的激化,兵灾突起,许多村庄出现十室九空的悲惨局面。张海润的父亲张廷桂当时“作山堡于红圈湾以卫乡民”,后“堡遂陷,公及于难”。张海润和母亲等在其三叔的力救下从山后侥幸逃离。左宗棠平乱后,“善词曲”的张海润被保举入国子监。在国子监期间,张海润研读了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及其他戏曲作品,并结识了京城许多音律贤达,为其日后创作词曲奠定了基础。1870年,当时民间文娱渐兴,张海润便以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的内容为参考,结合当时社会发展走向和人们对爱情、婚姻、以及家庭、人生观的变化,开始创作了《西厢调》歌舞小曲,并于1875年完稿。《西厢调》全剧五千余字。曲调采用《阶州》、《降香》等近三十阕,且变换自如,绘声绘色,有板有眼,极具雅风古韵。再配以锣鼓的倾动,梆子的干脆强劲,铙钹的铿锵起伏,使人物性格愈加鲜明突出,更具特色魅力。 
  《西厢调》叙事简洁,对白婉约,文字典雅。无论张生的儒雅洒脱,莺莺的脱俗狡狯,还是红娘的成就良缘的聪明机智,均在谐和清雅的管弦竞奏、完美优雅的动作设计和温文古雅的对唱独白中完成了各自的角色塑造。光绪初年,为活跃乡里文娱,张海润将编辑的八句式歌舞小曲《西厢调》搬上舞台并取得成功,自此广为流传。当时青城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话:山里的大姑娘不进校,唱起《西厢调》,词曲记得最牢靠。 
  “曲因古调传雅韵”,由于词曲内容及形式本身的大众化特点,从光绪初到解放前,伴随着本地水陆交通和漕运业的兴起以及青城古镇移民的四处拓荒徙居,“西厢小调”先后流传到靖远、榆中、兰州、皋兰、景泰、中卫、银川、定西、永登、西宁等地,在甘肃乃至西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尽管地理位置、土语方言不同,生活习惯和耕作方式各异,但《西厢调》犹如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